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中科院知網停用怎麼辦

中科院知網停用怎麼辦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03:39:38

近日,一則落款為中科院文獻信息中心的通知在社交媒體流傳。

該通知指責知網近“千萬級别”的續訂費用和“苛刻”續訂條件,并表示因談判無法達成一緻,目前中國知網暫停中科院對CNKI數據庫的使用權限。

中科院軟件研究所教授羅嶼對九派新聞表示,該通知屬實,但停用知網對他的團隊影響不大。

中科院知網停用怎麼辦(中科院教授詳解停用知網)1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中科院并不是第一所因高昂費用問題,暫停使用中國知網的學術研究機構。由于知網的使用費連年上漲,近10年間,多所高校公開表示對知網的漲價行為“不堪重負”,其中包括北京大學。

在國内,知網數據庫資源内容具備獨有性、一站式搜索的特點,這在其他數據庫很難實現。多重因素導緻知網仍是學術界繞不開的一家網站。

中科院知網停用怎麼辦(中科院教授詳解停用知網)2

【1】停用知網對理工科影響不大

停訂知網後,中科院文獻信息中心正考慮通過維普期刊數據庫、萬方學位論文數據庫替代。中科院圖書館處某位老師向紅星新聞證實,中科院各大所正積極應對因停訂知網帶來的影響。

羅嶼告訴九派新聞,停用知網對他的工作沒什麼影響,因為他和同事一般不會用知網查最新文獻,更多的是用谷歌學術、中科院内部數據庫。

“知網的數據庫對于理工科來說沒什麼優勢,理工科會需要查一些英文文獻,停訂可能對社科類影響更大。社科跟國情有關系,要查中文文獻,國外研究中國還是差了一層。”羅嶼說。

羅嶼說,談到知網,他和同事們更多的是吐槽,因為其使用體驗差,需要單獨下載閱讀軟件,價格又貴。“我帶的研究生沒有用知網的,但本科生還是很需要它的,中科院的本科生就幾屆,但很多高校有大量本科生,學校要替學生着想,面對知網的強勢漲價,還是得續訂。”

【2】知網曾因天價查重費引關注

據中新經緯報道,博士論文、碩士論文在中國知網出版,作者本人最高僅可獲得100元現金,以及400元面值的檢索閱讀卡作為稿酬。但是作者的論文在中國知網被下載一次,平台就會收取15元到25元/本的費用。

财報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知網年收入近12億元,毛利率近54%。

目前,中國知網已經建成了世界上全文信息量規模最大的“CNKI數字圖書館”,成為中國高校師生最常用的文獻資料數據庫。

羅嶼教授早前曾收到過一個知網的鍊接,稱如果在知網上查到了畢業論文,可以填表索取稿費,“我沒時間去弄這個事,表格挺複雜,要填挺多東西的,稿費在幾十到一百,就是個象征性的費用。”

他對知網最印象最深的,就是存了高校很多屆學生的畢業論文,包括本碩博,“它最大的意義就是論文查重,我有幾個學生說過,他們要花錢去知網查重。”

據《新周刊》報道,不少學生吐槽“知網天價查重費”,在市面上,每篇論文的查重費用基本在750元以上,最高每篇950元,加急1200元,到了畢業季,更是一天一價。

知網的機械查重機制也讓學生們迷惑,文章中有重複文字就會觸發判定,但這對語言文學系、法學等,本來就需要大量引用原文的學生造成很大困難。有學生對比了同一論文在知網和其他數據庫的查重結果,知網比其他網站的查重率多了20%。

對此知網回應,他們并不向個人提供查重服務,隻想單位用戶提供,高額的查重是黑客竊取賬号私自銷售。但多名學生表示,論文最後查重是在知網,他們想提前測試,隻能花錢。

【3】因頻繁漲價遭到多家高校抵制

2016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發布了知網停用的通知。校方稱:“由于續訂價格漲價離譜,我校與中國知網公司的談判不成功。這些年來,CNKI公司漲價幅度過大的行為已經收到全國很多高校的抵制,包括許多知名的985高校。”

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稱,2000年以來,知網每年的報價漲幅都超過10%,從2010年到2016年的報價漲幅為132.86%,年平均漲幅為18.98%。但在不到1個月後,武漢理工大學又重新訂購并恢複開通中國知網數據。

武漢理工大學一位老教授向九派新聞透露,停訂知網後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不便,學校隻能繼續與知網合作。

同年3月,北京大學也曾貼出即将停用知網的通知,稱“不向商家過分的漲價行為輕易妥協”。當時,北大圖書館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知網的購買費用漲價過高,已超出了圖書館的預算。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産權中心研究員趙占領認為,“知網的優勢就是掌握了核心的版權資源,或者把絕大部分期刊的版權資源都買斷了。中國知網如果沒有理由或者理由不充分地不斷漲價,有可能會涉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問題。”

知網在公開資料中表示,其在國内高校市場的占有率已達100%。中國政府采購網顯示,武漢理工大學,2022年采購知網數據庫的價格為127.85萬元;中南大學圖書館以150萬元的價格采購中國知網數據庫。

中科院知網停用怎麼辦(中科院教授詳解停用知網)3

相比之下,萬方數據庫的采購價格要遠低于中國知網。2022年,西南民族大學采購萬方數據庫的金額是33.8萬元;青島哈爾濱工程大學創新發展中心采購萬方數據庫的金額是18萬元。

【4】“入門級”數據庫

成立于1999年的中國知網,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增值利用為目标的信息化建設項目。從正式建立起,知網就獲得了國家的全力扶持、衆多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鼎力相助。

上線之初,知網就與各個期刊社迅速展開合作,但因為早年間電子版權相關規定的不明确,很多版權都是知網從期刊社直接拿走,簽署知網對其進行數字化的合約,這樣的行為并不合規。

到2006年,國家出台相關規定,網絡轉載如果沒有得到著作人的許可,即構成侵權行為,但知網的做法依然沒有改變,所收錄的大量版權模糊的論文。高校的碩博士論文,對知網更是侵權收錄的“寶地”。很多學生說,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收錄了碩博士論文。

中科院知網停用怎麼辦(中科院教授詳解停用知網)4

此前人民日報曾在評論中指出,知網從論文查重高收費,到作者下載自己論文被收錢;從低價甚至不花錢就能收錄學術文章,到用戶下載時卻标上高價等等。究其因,就是一家獨大,作為國内大型中文數據庫,在學術界有着巨大影響力。

多名高校學生表示,對他們來說,知網隻是一個“入門級”數據庫。

一名本科畢業生說,學校本科生的畢業論文要求不高,“都是在知網随便搜搜。”一圈查下來會發現,知網的文章都比較“水”。

“本科生可能對知網更依賴一點,這局限于他們閱讀文獻的能力,還有畢業要求,”羅嶼說。

(文中受訪者為化名)

九派新聞記者 李沐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