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用批判性審視觀點背後的能力

如何用批判性審視觀點背後的能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01:34:12

筆者認為,根本沒有一種專門的思維類别叫做批判性思維。與其說這是一種思維方式,不如說是一種期望達到的思維結果。那麼筆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如何用批判性審視觀點背後的能力(打造批判性思考方式)1

批判性思維這個詞,今天已經耳熟能詳。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它到底指怎麼樣的一種思維呢?

你的答案也許是“不盲從一個觀點,批判地思考一個問題!”

你可真是一個小機靈鬼呢!把問題重複一遍就能回答問題的技能是哪裡get的?

好,不盲從一個觀點,質疑它成立的理由,是批判性思考。那麼研究一個問題,提出假設并驗證,算批判性思考嗎?比較不同解決方案利弊,權衡确定決策,算批判性思考嗎?

我們發現并不是!其實根本沒有一種思考叫批判性思考!

我甚至覺得,這個詞表達的不是一種思維方式,或是一種具體的方法。它更多是一種意圖,希望達到的結果。

當一個人說:請你批判地思考這個問題。TA 可能想表達:請你理性、有邏輯地思考。它甚至等同于思考或者理性、邏輯這樣的詞彙。

一、隐含假設

記得有一次,一個交互設計被合作方的老大怼了。

當時是個類似滴滴打車的業務。需要用戶選擇起終點和用車時間。場景和滴滴不太一樣,起點已知。所以設計的時候,終點需用戶填寫,在前;起點默認填好,在後。

合作方老大:為什麼不是起點信息展示在前呢?所有的行程類設計都是起點先終點後。

我一時語塞。事後回想,他這句話其實隐含了一些假設:

  1. 我們是行程類産品。
  2. 所有行程類設計都是起點先終點後,沒有例外。
  3. 所有行程類設計都是某種設計的話,這種設計就是好的,我們應該這麼設計。

這些假設隻要有一個不成立,他的結論也就不能成立。隐含假設最有威力的地方在于,它就像渣男的“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策略。你沒有挑出來“我不會負責”的假設,就相當于認可了。

學會找到隐含假設,是一種批判性的思考吧?但是這就完了嗎?

二、語義循環

為什麼小哥哥是個環保主義者呢?

因為他很關心自然環境吖。

——引自黃執中的《辯論十講》

環保主義者的定義(至少之一吧)就是關心自然環境的人。所以這個回答并沒有講理由。

這在邏輯學上叫“語義循環”,指的是結論并不是從前提推斷出來的,結論隻是前提的語義重複或是用了同義詞。

它和上面的隐含假設一樣,都是語言謬誤的一種,是一種并不好的論證方式。

…律師和法官會讨論一個論證或證據的證據力,也就是一個證據所具有的法律價值或證據力量。… 一個帶有謬誤的論證是說服力(修辭效果)遠遠超過證據力(證據價值)的論證。——《權衡 — 批判性思維之探究途徑》

還有一些根本就沒講理由的情況,黃執中在《辯論十講》第4講裡提到一個案例:

以下是一個好的論點嗎?

要推動教科書重複使用機制,重要的是編制具世界觀、國際觀,且能讓孩子從中學會思考的教科書。

把它拆開來:議題——如何推動教科書重複使用機制,結論——編制具世界觀、國際觀,且能讓孩子從中學會思考的教科書。

它根本沒有理由!雖然它用了高大上的詞彙:世界觀、國際觀,能讓孩子學會思考。這些詞彙暗示了這是一件好事。但這句話中并沒有任何足以支撐結論的理由。

所以在考察一個觀點時,第一步是問自己:理由是什麼?不要被一些具有修辭性、說服力的詞彙迷惑。

三、演繹 & 歸納

語言謬誤,如果算論證方式的話,是一種不好的論證方式。那什麼是好的論證方式呢?——演繹和歸納。

1. 演繹

演繹不具體展開了,不明白的同學可以百度查看定義。

舉其中一個例子,現代邏輯的演繹裡有個肯定後件謬誤,在生活中也容易見到。

簡單講就是,如果這個關系成立:如果 p 成立,那麼 q 成立。那麼我們可以說,當 p 成立的時候, q 一定成立。或者如果 q 是不成立的,那麼 p 也不成立。

但我們不能說,如果 q 成立,那麼 p 成立,那便是肯定後件謬誤。

聽暈了吧,我舉個例子:

假如你的女友(如果你有的話…) 和你說:你不愛我了。

你:???

女友:如果你不愛我的話,你會把我的話當耳邊風。你上次把我的話當耳邊風,所以你不愛我。

當然,你的女友大概率不會把話翻譯成這麼工整的三段論格式。但是如果她這麼做的話,你會發現她犯了肯定後件謬誤。

假設“如果你不愛我的話,你會把我的話當耳邊風。”成立的話,那麼我們隻能推斷出:當“你不愛我”成立,則“你會把我的話當耳邊風”成立。

或者,當“你會把我的話當耳邊風”不成立,則“你不愛我”不成立。即如果你沒把我的話當耳邊風,那麼你是愛我的。

但我們不能推斷出對話中的結論。

我把你的話當耳邊風,并不代表我不愛你啊。可能遊戲更好玩阿,不是,我是說,可能我聾了啊。喂,你别走……

說完演繹,再說歸納。

2. 歸納

類比論證、因果論證、例證法等都是典型的歸納法。拿類比論證舉例,怎樣的類比論證是更有說服力的呢?

假如你已經養了一隻胖橘,準備養條狗過上貓狗雙全的生活。你挑來挑去看中一隻柴犬。

那麼為什麼是這隻柴犬呢?因為你對自己說:我見過的柴犬我都很喜歡,而這是一隻柴犬,所以這隻柴犬我也一定喜歡。

這就是一個類比論證(當然,你大概率不會翻譯成這麼工整的三段論格式。但是,你也沒有過上貓狗雙全的生活啊,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那什麼情況下這将是一個有說服力的論證呢?應考量哪些因素呢?

1. 實體數量

實體數量,即過去的經曆數越大,論證強度越大。

和柴犬玩過10次,比隻在表情包鬥過圖說服力更大。

2. 前提中實例的多樣性

玩過的柴犬、有公的有母的、有幼犬也有成年犬等等,說服力更大。

3. 相似方面的數量

我玩過的柴犬和眼前這隻柴犬,在年齡性别等等相似度越高,說服力越大。

4. 相關性

上面說的相似性和結論相關性越大,越有說服力。

例如之前的柴犬是在周二見到的,這隻是周三。什麼時間見到和是否合适領養沒有相關性。

5. 差異性

跟相似性相對,差異性越大,論證越弱。

6. 結論所做的斷言

結論相對于前提而言是否适度。翻譯成白話就是,你做的類推是不是過于浮誇。

例如這個例子:

如果我朋友的新車每加侖汽油能行駛 30 英裡,我會得出如果我購買同品牌同型号的車,我至少能使該車每加侖汽油行駛 20 英裡。這個結論就是适度的,可靠性非常大。但如果我說,我将至少使每加侖汽油行駛 29 英裡,這個結論受我的證據支持程度就會低一些。——《邏輯學導論》

所以總結起來,批判一個觀點,首先看有沒有理由支持?

如果有理由,是否使用了合适的論證方式?

如果沒有使用,理由是否能支持結論?

如果使用了,是否有語言謬誤?

如果使用了演繹或歸納,它的論證強度如何?

學會了這些,算學會了批判性思考嗎?

有一位在美國教學批判性思維 40 多年的教授指出:

盡管我一直用批判性思維來指發現和檢驗假設的一般過程,但它并不是一個表述明确的概念,…… 它是一個飽受争議的概念。對這一術語的使用反映了使用者的思想觀念和學科背景。——《批判性思維教與學》

他指出批判性思維有五大思想淵源。它們是:

  1. 分析哲學與邏輯學
  2. 自然科學
  3. 實用主義
  4. 心理分析
  5. 批判理論

我今天寫的隻是邏輯學部分的批判性思維,剩下的留待下一篇寫啦~

本文由 @Tara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