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越多,擁有的越多 —雷人筆記
想象一下,小猴子下山,遇見蘇格拉底了,結果又會發生什麼呢?是空手而歸還是,滿載而歸?想了解他們之間會發生什麼,還是先來聽聽兩個故事:一個是摘麥穗的故事;第二個是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一、關于“麥穗理論”的兩個故事
故事一:麥穗理論
傳說,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3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蘇格拉底帶着學生來到一片麥田前,說:“請你們走進麥田,一直往前不要回頭,途中摘一支最大的麥穗,隻能摘一支。”
第一個學生走進麥田。他很快就看見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麥穗,于是很高興地摘下了這支麥穗。可是,他繼續往前走,發現有很多麥穗比他摘的那支要大得多。他很後悔下手早了,隻好遺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個學生吸取了教訓。每當他要摘時,總是提醒自己,後面還有更好的。不知不覺就走到了終點,卻一支麥穗都沒摘。他也很後悔,沒有把握住機會,總覺得後面會有更好的選擇,最後錯過了全世界。
第三個學生吸取了前兩者的教訓。他把麥田分為三段,走過第一段麥田時,隻觀察不下手,在心中把麥穗分為大、中、小三類;走過第二段時,還是隻觀察不下手,驗證第一段的判斷是否正确;走到第三段,也就是最後三分之一時,他摘下了遇到的第一支屬于大類中的麥穗。這可能不是最大的一支,但他心滿意足地走完了全程這就是著名的“麥穗理論”。
故事二:小猴子下山,空手而歸
有一天,一隻小猴子下山來。它走到一塊玉米地裡,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着往前走。
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樹下。它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裡。它看見滿地的西瓜又大又圓,非常高興,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抱着一個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見一隻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愛。它非常高興,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進樹林子,不見了。小猴子隻好垂頭喪氣空着手回家去。
蘇格拉底的麥穗故事和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有着異曲同工之妙。雖然麥穗故事裡是三個角色用三個不同的方式做着同樣的一件事;而小猴子就一個角色,但是用不同的方式做不同的事情。故事本身的叙事邏輯,行為邏輯基本上相同,都是在面對選擇是如何做的決策,但是更深層的是背後的人性和價值觀問題。所以兩個故事背後的反映兩個問題,一是,面對選擇做決策的問題;二是人性的問題。但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更多是一個反面的教育寓意即價值觀問題。
二、“麥穗理論”故事背後是怎樣的決策邏輯
人性我們無法去改變,但是有什麼方法和策略去克服在面對選擇過程中出現的人性呢,從麥穗故事第三個人身上找到了答案。蘇格拉底的第三個學生,其實就提供了一個确定“最基本的決策模式:
第一個三分之一時間,觀察,并把大類麥穗作為“最基本的滿意标準”
第二個三分之一時間,去驗證這個标準;
第三個三分之一時間,摘下大類麥穗中的第一支,不再尋找更優方案。
管理大師赫伯特・西蒙提出了與“麥穗理論”異曲同工的“滿意決策論”。他認為一切決策都是折中,隻是當下可選的最佳行動方案。為了滿意,而不是最優,決策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定下最基本的滿意标準;
第二,考察現有的可選方案;
第三,如果有可選方案滿足最基本的滿意标準,就不再尋找更優方案。
最優決策隻在理論上存在,要追求“滿意決策”,用37%的時間找到最基本的滿意标準,用剩下的時間選擇第一個好于這個标準的。
三、小猴子如何用好“麥穗理論”而不至于空手而歸
回到文章開頭那個問題,小猴子下山遇見蘇格拉底,會發生什麼?也許小猴子把自己的遭遇和苦惱一一告訴了蘇格拉底,蘇格拉底可能讓小猴子用“麥穗理論”的方法再次尋找最大的食物。按照蘇格拉底的麥穗理論或者按照西蒙大師的“滿意決策論”來下山,
首先,把尋找食物的範圍或者路徑分為三段,第一段用三分之一的時間按照最大的原則去觀察,去尋找食物,把看到的食物分為大、中、小三類,一路上隻有有玉米最大,但不急忙下手。
第二階段,用三分之時間,同樣的方法繼續去選擇尋找,然後比較以判斷第一階段的分類和選擇是否正确,比如第二階段看見了桃子認為桃子是目前最大的,但也不急于下手。
第三階段,最後的三分之一時間,遇見了比桃子、玉米還要大的西瓜,有可能還有比西瓜還要大東西,但是 目前為止已經是最大的東西了,停止選擇。
如果早點遇見蘇格拉底,小猴子也許早就帶着很多桃子,或者抱着大西瓜回去了,而不緻于空手而歸一無所獲。
四、兩個故事背後隐藏的是人性
下山的小猴子為了獲得更大更多的食物,以及“麥穗理論”第一個人、第二個人為了追求更多,追求更好的麥穗,結果都是一無所獲。其實背後反映的人性中貪婪的欲望和比較心态,以及完美主義的心理。“吃着碗裡看着鍋裡”這是人性使然。
人有無窮無盡的欲望,如果不知道滿足,便會什麼得不到想得到所有好的東西是不可能的。更何況,世間沒有絕對的完美,要承認和接受不完美,它便會是完美的,不可或缺的。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人生當中經常遇到故事中第一個,第二個人的類似場景,追求更好的,更多的東西,結果什麼也沒得到。特别是在購物選擇過程中,挑選商品總是挑不好,因為總想有最好的,最完美的。結果是要麼花了大半天時間,累的腰酸背痛的情況下,最後達到了第三個人的結果;要麼兩手空空要麼也累的半死。
最後總結:
麥穗理論,就是月三分之一的時間觀察,用三分之一的時間驗證這個觀察,得出最基本的滿意标準”,然後在最後一個三分之一的時間裡,用“滿意決策論”選擇第一個好于這個标準的,并不再尋我更優方案,。無論是選擇愛情、事業、婚姻還是朋友,最優決策隻可能在埋論上存在,因為現實中考量的因素是在是太多。不要追求最優決策,而要追求滿意決策。因為最優的就是最完美的,實際上哪有什麼最完美的,根本不存在。
如果你是那隻小猴子再次下山,你會怎麼做呢?
愛讀書,愛思考,愛PPT課件。隻願做一個知識分享者,不想成為一個自嗨的收藏家,因為分享的越多,擁有的越多。若喜歡,歡迎轉發評論收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