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飯是南方人的主食,特别是在四川、廣東和廣西一帶,幾乎每頓飯都離不開米飯。因為米飯能為身體提供碳水化合物和足夠熱量,維持最基本的生命。
但《柳葉刀》卻提出了相反的論調,它曾刊登過一篇文章稱,吃太多白米飯可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一時間讓衆多人擔憂,吃白米飯真的會誘發糖尿病嗎?
白米飯跟糖尿病有什麼關系?根據我國糖尿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糖尿病患病率有一定的地區性差異。衆所周知,南方地區的居民以白米飯為主食,北方地區的居民以面食為主食。
但糖尿病患病情況卻與《柳葉刀》的結論大相徑庭,因為以面食為主的北方患糖尿病率最高,其次是西南、東北和南方地區,内蒙古和貴州省的患病率最低。
由此可見,以米飯為主食的南方地區,居民患糖尿病的幾率低于北方居民,所以白米飯跟糖尿病沒有直接的聯系。
也有不少糖尿病患者會很糾結,害怕吃米飯會讓血糖升高。其實白米飯的升糖指數是83.2,白饅頭和面條的升糖指數分别達到88.1和81.6;米飯和面條的含糖量分别達到76%和56.3%,兩者同屬于高升糖指數食物。
糖尿病并不是單一因素引起的,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包括遺傳、環境、飲食、體力活動量和肥胖等,這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性疾病。
飲食結構能緩沖白米飯的升血糖作用?具備國際性的PURE研究對接近15萬名參與者做研究,排除患糖尿病的參與者後,對剩下的參與者進行9.5年的随訪,分析其白米飯食用量跟糖尿病之間的關系。
研究顯示,南亞居民每天白米飯進食量達到630克,大于東南亞和中國等參與者白米飯進食量的3倍多。每天白米飯攝入量小于150克,超過450克的人群,跟南亞人患糖尿病發病風險升高61%有關。
然而,我國居民米飯吃的較少,米的種類繁多,飲食結構整體健康,如搭配多種多樣的蔬菜和豆類,這樣能緩沖白米飯的升糖作用。
說到這,也有不少人疑惑,到底怎樣的飲食結構才算健康呢?這裡列舉3條原則:
1、多吃粗糧
雖然精制白米飯比粗糧好吃,但也應少吃,不妨以玉米、山藥、地瓜和土豆以及糙米等當做主食。蒸白米飯時應加入粗糧如燕麥、高粱和雜豆類等,不僅僅改善口感,而且營養更全面,升糖指數低。
值得注意的是,粗糧難以被消化,而且也會影響機體吸收其他營養物質,所以老年人和兒童應少吃,粗糧占到主食的1/3就行。
2、控制量
嚴格控制主食攝入量,約300~500克就行,其中也包含澱粉類食物。若超重或肥胖,那麼應減少攝入量,增加粗糧比例,一頓飯吃7~8分飽就行。
3、不能趁熱吃
剛出鍋的米飯,其中的澱粉易于消化吸收,升糖速度快。把米飯放涼後,澱粉就會老化,消化速度較慢,防止餐後血糖升高。
家醫君寄語
糖尿病患者應做好粗細搭配,如豆類和蔬菜以及全谷物等,其中含有膳食纖維,能降低餐後血糖升高。無論主食升糖指數有多低,都要嚴格控制總熱量攝入。适當的調整吃飯順序,先喝湯,其次是蔬菜和肉類,最後吃主食,防止餐後血糖急劇升高。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