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兩句詩詞對于很多人來說都耳熟能詳,可你知道這兩句詩的上兩句嗎?度量衡中的“衡”,又指的是哪方面的标準?10月16日,重慶晨報·上遊新聞2019國學大會進校園公益活動走進兩江新區金溪中學,參賽學生圍繞國學知識進行大比拼。
孩子們現場收獲國學知識
此次活動,金溪中學初一初二兩個年級參加,每班派出16名選手參賽,以同年級班級對抗形式進行,根據每個學生答題總得分晉級,參加複賽。比賽中,每位選手都要在規定時間内應答類型多樣的國學試題。
下午2點比賽開始。台上角逐緊張激烈,台下觀賽的同學也與評委、主持人一起互動,時而回答評委提問,時而齊聲朗誦名句。
“這些題我基本都會。”初一6班的喻中信成功晉級複賽,他說自己平時很喜歡看書,對中華傳統文化特别感興趣,這次的題目對于他來說不算難,如果複習得更全面一些,相信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初一2班的陳飛宇說,通過本次比賽走近了國學,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國學,更加豐富了自己的國學文化知識,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這句詩,自己非常熟悉,出自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但詩詞的前兩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平時卻幾乎沒有聽過。而通過這次比賽,他也知道了度量衡中的“衡”是特指計量輕重。
下一步要将國學融入語文教學
作為本次海選大賽的評委,金溪中學老師曾海霞和國學導師楊雲兵在每一輪對抗結束後都做了精彩點評,包括解讀古詩詞名句的含義、寫作背景、民風民俗、作者生平經曆等,讓學生了解到詩詞、名著背後更多的故事和哲理,了解到國學的精髓。
金溪中學校長楊剛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座寶庫,學校很注重利用優秀傳統文化來支撐校園建設和發展,并通過一些國學課程和舉行經典誦讀活動來鼓勵學生學習國學,使他們從了解國學到覺得有趣,再到能夠主動接觸和鑽研國學文化。
“金色華年,正讀浩浩萬卷書!”楊剛介紹,下一步,他們将進一步掀起學習國學的浪潮,把國學融入語文課程的教學中,并邀請國學文化領域的專家、學者、優秀教師進校園,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國學。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 何治國 攝影 胡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