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全網各個領域都在普及兩個火熱的概念,概念因用動物命名,接受率極高,一個是“黑天鵝”,一個是“灰犀牛”。
灰犀牛事件是指太過于常見以至于人們習以為常的風險,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灰犀牛是與黑天鵝相互補足的概念,“黑天鵝事件”則是極其罕見的、出乎人們意料的風險。
尤其在新冠疫情覆蓋全球後,病毒從專家探讨性的“黑天鵝”演變為“灰犀牛”,更讓人們開始清醒地認識到,風險是持續變化的,而各國及個人的應對和防護态度決定了未來風險的惡劣程度。
在中國,“風險”這個詞更多呈現在經濟領域,百姓生活中接觸更多“風險”概念一個是投資風險,一個就是買的保險。
在個人生活中的風險,我們更趨向于解釋“命運多舛”。扛過了風險,就是“生活的勇士”,陷入風險因而導緻不良結果,就是倒黴蛋“木已成舟,也就命該如此”。
其實用什麼樣的心态去解釋他人和自己已發生的風險事件,都是人類對自我的一個文化總結。人們更關心的是如何抵抗未來的風險?
保險公司和基金公司用來售賣産品時,與客戶談到最多的就是如何以現在的實力,去抵抗未來的經濟風險?
拒絕風險認知的客戶也會分兩類心态:一種是你說破天我也不買,未來誰也知道,想那麼多沒用。另一種是:你能不能盼我點好?讓你說的人生全是疾病和災難。我不至于!
可見,對于“風險”的理解是因人而異的,也許我們一桌子人聊“風險”的話題,每個人聽到的都是不一樣的意思。
但有一個共識需要澄清,風險與人息息相關,某種程度上說,投資金錢和時間上大學,選擇與誰同度餘生,跳槽或創辦公司,生孩子......我們選擇了承擔某些風險,同時也就塑造了我們的人生,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風險與我們的關系。
米歇爾·渥克在《灰犀牛:個人、組織如何與風險共舞》一書中就用很大篇幅解釋了風險認知和人格特征的關系。
風險人格和風險指紋
正确理解風險:風險具有主觀性、價值驅動的本質,風險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由社會協商而來的。
8大風險類型:根據五大人格理論,可以分為8種“風險類型”的區間,有利于我們理性分析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在哪一種區間範圍。不存在理想的風險類型,但在咨詢或者合作夥伴、顧問等方面,可以找與你風格互補的風險類群人群,擴大認知度。
風險指紋:是指潛在的人格特質、過往經驗和行為選擇組合。過往經驗中包含每日轟炸我們的信息。
了解風險類型和風險指紋,可以清楚了解我們過去的風險意識、應對風險的方式,其目的,是為了可以接受能力的提升,提高風險承受能力和應對能力。
風險同理心:注意周圍人的風險指紋可以幫助你的從他們的角度看問題,
公衆對風險的認知并不因有專家報告各種風險事件、風險活動的統計數據而有所不同。影響風險認知的因素主要有:
(1)個體差異
(2)期望水平
(3)信息的影響
(4)風險特征性質
(5)自願性程度
(6)教育程度
風險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之分公衆對風險的認知并不因有專家報告各種風險事件、風險活動的統計數據而有所不同。影響風險認知的因素主要有:個體差異、期望水平、信息的影響、風險特征性質、自願性程度教育程度。
應對已知的風險,統計學思維和邏輯思維足以讓我們做出明智的決策。
風險能動性:是一種意願,有意願想要控制某部分風險,盡力避免危機,那就是在應對風險時,可以利用可控部分對抗不可控的部分,降低不好風險的發生。
在不确定性的世界裡,所有事物并不都是已知的,我們無法通過計算做出最佳選擇。這時,我們還需要借助簡單且有啟發性的經驗法則和直覺,根據實際情況調動适應性“工具箱”,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
正确認知風險是決策的基礎。1、風險素養訓練
風險素養訓練:一方面準備評估各種活動中潛在的危害,感性和理性平衡下做出适當的反應。另一方面通過持續不斷的教育了解新的和不斷發展的風險。
2、大腦和身體保持良好的狀态
關注壓力、荷爾蒙和風險行為之間的反饋循環,改善應對壓力和不确定時身體和情緒的反應。
3、重塑風險關系
首先,定期走出舒适區
其次,把生活中的風險當作一個組合來對待
最後,把每一個決定當作一個風險決策去平衡決策。
4、建立風險生态系統
選用有效的控制技術,進行消減風險的費用和效益分析,确定可接受風險度和可接受的損害水平,并進行政策分析及考慮社會經濟和政治因素決定适當的管理措施并付諸實施,以降低或消除事故風險度,保護人群健康與生态系統的安全。
寫在最後:
《灰犀牛:個人、組織如何與風險共舞》有一句話重複出現很多次:“風險意味着你是誰”。
當我們談論曾經面臨的最大的風險選擇時,當我們談論未來将迎來最大的風險時,當我們運籌帷幄商讨如何抵抗此刻的最大焦慮時,當我們興緻勃勃抉擇十字路口的機會時......每一個獨特的你,都在面臨獨特的風險,這就是風險意味着你是誰。
世界上沒有“零風險”的選擇,隻有“好選擇”。
作者介紹:榮榮
每本書都認真讀過,寫書評,推薦好書!歡迎關注~@角度解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