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首發: 引用須注明“頭條号”
網圖·黃帝密都青要山
關于人文始宜黃帝部落的起源地,《國語·晉語》載:“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這是中國曆史最早記載炎帝、黃帝誕生地的史料。
史學界一般認為,黃帝部落生活于姬水,古姬水即在今河南新鄭。
史料最新發現,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主要活動的地區就在河洛地區,青要山是其密都。
網圖·黃帝、炎帝、蚩尤三個部落位置圖
1、黃帝的主要活動地區是河洛地區
《魏書·東陽王丕傳》引孝文帝語:“黃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後,亦遷河南。”此,當是黃河之南。今日頭條原創首發引文須注明頭條号。
《尚書·中候》:“黃帝東巡河過洛,修壇沉壁,受龍圖于河,龜書于洛。”《太平禦覽》均用是說。
據此推斷,帝都當在洛水之西,因為洛水走向是自西向東北。
《河圖玉版》:“倉颉代帝南巡,登陽虛之山、臨于玄泸、洛納之水。”據此斷,帝都當在洛甯之北。
黃河之南,洛水之西,洛甯之北,正是今新安及新、渑之交地帶。
2、何為“密都”?
《說文解字》:“密,山如堂者。”晉郭璞注:“惟帝之密都”,乃“天帝曲密之邑”。
所謂“密都”,直接解釋就是沒有公開的,或者是相對封閉、隐秘的都邑。
網圖·青要山
據《山海經》載:青要山西十裡,有與之并肩的敖岸山(即今荊紫山)。山大挺拔,猶若擎天一柱,住着黃帝的三大賢臣之一熏池,是黃帝祭天地文。
青要山古時又稱天壇山,東段主峰始祖山上原有的始祖廟裡,黃帝廟後面還設有一組龍祖祠,敬奉伏羲、女娲、燧人、神農等幾位更為古老祖。
這足以說明,始祖廟不僅是後人敬奉黃帝的廟宇,還是曆代華夏子孫(包括皇帝軒轅)追奉更古老的始祖的聖地。今日頭條原創首發引文須注明頭條号。
據此不難看出:所謂“密都”,是黃帝建國後的隐都,即與首都并存的“内都”。也是黃帝上要敬天以奉天意,下要祭祖以承祖訓,通過敬天祭祖,疑心聚力,德修内功,為邦蓄勢奠基的“内修之都”。
3、青要山是黃帝密都
《山海經·中次山經》:“青要之山實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南望墠渚(黃熊)……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由此,可以推斷地理位置的有“北望河曲”“南望墠渚(黃熊)”,密都在河曲之南,墠渚之北;“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新安縣境内,畛水發源于新安縣曹村鄉的西大塬,南流、北折,流程近百裡,于青要山東山腳下、原倉頭鄉的東沃村“注于河”。
網圖·青要山
《水經》(西漢·桑欽撰)載:“河水又東與畛水合,水出新安縣青要山”之疆山,其水北流人于河。今日頭條原創首發引文須注明頭條号。
《山海經》曰:“青要之山,畛水出焉’,即是水也。”
《左傳·昭二十二年》:“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年)六月丁巳(十一日:山風水韻子朝作亂,帥郊、要、餞之甲,以逐劉子。”晉杜預《春秋左傳注》注:要邑即新安縣青要山。
清。乾隆丙戌《新安縣志》載:“青要山在縣治西北70裡黃河南岸。壁立數十仞。《山海經》稱為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駕鳥。”
《河南府志》:“廆[gui]山在青要山東十裡,即新安縣北二十五裡,疆山之東阜,為亡口山之脊。”又注:“道元所記畛水、疆川水,皆今新安北馬陵川水。”
《山海經》:“青要東十裡曰廆[gui]山。”
清。王世俊纂《河南通志》:以“右阻鐵門之險,左據青要之都”來記述河南形勝。
《水經注》:“新安青要山,今謂之疆山。”
《水經注》:“廆[gui]山,疆山東阜也。”兩山“東西相接,具在其(畛水)南。”
《河南府志》:“疆山在縣西北二十五裡,即石寺南山。”
《新安縣志》:“廆[gui]山在縣東北,綿亘二十餘裡,南人洛陽,北枕孟津。”
網圖·青要山
清嘉慶進士、戶部主事郝懿行《山海經箋疏》:“青要山在今河南新安縣西北二十二裡。”
清康熙進士、戶部右侍郎呂履恒《青要山石塢記》:“青要山者,北亡口之一支。《山海經》所謂帝之密都,有黃華赤實者也。其東為橫山,以嶺首西南橫,故諺稱橫山頭也。其山長亘數十裡,至橫山則山環水曲,婉蜒四塞。”“斯則青要為北亡口之要嶺,橫山為青要之結脈。”今日頭條原創首發引文須注明頭條号。
明·楊慎《山海經補注》、清·吳任臣《山海經廣注》中“青要山”條下注文均稱:“《淮南子》‘青要玉女,降霜神也’,本此傅會之。”按:查對今印行之《淮南子》,僅有“至秋三月,青女乃出,降以霜雪”語。
網圖·黃帝、炎帝和解
4、青要山與黃帝密都故事
青要山的名字來源于遠古時代的一位美女,這位美女本是人祖奶奶的鐘愛之作。當初女娲奶奶抟泥人營造天下時,多多少少的男男女女成雙成對的離開了她,去開創自己的生活,唯獨把一個特别喜歡的小女兒留在身邊,小女兒活潑靈動,感情豐富,真是精靈近于妖,妖而不魔;活潑富于情,情而不媚,人們親切地稱她“情夭女”,夭者,茂盛也。某日,女娲奶帶着情夭女周遊四方,來到新安這個地方,見到處麗花秀木,情夭女一下迷住了,定要留下長住,女娲奶奶拗她不過,隻好把這座山賜給了她。于是這座山便叫情夭山。
上古時代,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幾十個氏族部落,為争奪生存空間,經常發生戰争。大約在五六千年前,黃帝先在阪泉戰敗炎帝,接着又與蚩尤在涿鹿大戰。蚩尤大敗,帶領殘部撤退到黃河南岸的青夭山欲據險複仇。炎、黃二帝帶兵追至,幾番血戰,難定輸赢。
網圖·蚩尤帝
青要山這個充滿溫馨的安樂之鄉,一下就陷進了空前的大劫難之中。
青要山土著民族“要人”部落裡有個姑娘,名叫“羅姑”。她人長得漂亮,還有一條紅色的羅紗練,是一件神通廣大的法寶,能飛空捕鳥,入水撈魚,能纜木抛石,降妖伏魔。
為使同胞免遭塗炭,羅姑找到黃帝,請求雙方不要再争再鬥,不要再殺人流血。黃帝對她說:“誰願意打打殺殺呢!隻是那蚩尤人執意報複,仗怎麼能停下來。”羅姑說:“隻要你們不殺降服的人,我可以去收服那些蚩尤人。”黃帝高興地答應了她的條件。
網圖·炎帝
這天,雙方大戰再起,隻見羅姑祭起她那紅色的羅紗練,施展她的“以柔克剛”之術,霎時間香風四起,天旋地轉,黃帝的人馬往來自如,而那些蚩尤人則一個個軟癱倒地,束手就擒,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戰争就這樣結束了。戰後,黃帝把那些戰俘全部交給了羅姑處理,羅姑在一個叫葫蘆套的地方,以“要人”特有的和合觀念為宗,幫助那些桀骛不馴的蚩尤人改變了性情,學會了本領,并促使各氏族部落之間相互通婚,成為一個和睦共處的大家庭。
戰後,炎、黃二帝與蚩尤人在青要山西部的和合塬上盟誓結好,劃嗽食區域,彼此相安。炎帝和蚩尤人相繼南遷,黃帝則主政中原。
網圖·黃帝
為了表彰羅姑的功勞,黃帝晉封羅姑為武羅女神,在和合塬下的城崖地為她建宮造殿,委任她主司密都事務,并掌管人間的和平與婚姻。
5、今日密都
青要山,海拔1385米,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西北部青要山鎮(原曹村鄉)境内,距洛陽市70公裡。今日頭條原創首發引文須注明頭條号。
青要山是世界地質公園、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區域面積76平方公裡,位于河南省西部文化觀光與休閑度假旅遊的組團之中。
網圖·青要山
青要山景區優秀景點很多,不是本文重點,故順錄墨客成文一段,供好友品味一二:
“……西行約一小時,我們到達了大金頂,這裡是西大塬的最高點。據當地人說,天氣晴朗,能見度好的日子裡,往東極目遠眺,能看到幾十公裡之外的洛陽城。可惜這一天,雲低風大,霧霭朦胧,環顧四野,隻見青峰丹崖,層巒疊嶂,群山逶迤,無邊無際。
險峻的地勢,偏遠的位置,成為西大塬的天然衛士,自然而然地保護了這裡的生态,免受了人類的踐踏和蹂躏,從而成就了這片原始森林。這些長得奇形怪狀具有黛黑色魚鱗般樹皮的大自然生靈,估計樹齡在300—500年,由于地高風大,這些樹的樹幹短而粗,樹枝大多旁逸斜出,甚至橫着伸展,虬枝盤旋形态各異,許多樹彼此交纏在一起,成為一幅幅生動有趣的水墨畫……。與栎樹為伴親密相偎的,是那一株株頑強的古藤,順着樹身爬上去,再從樹枝垂下來。在漫長的歲月中,樹、藤渾然一體,譜寫着大自然的生命之歌。
網圖·青要山
那衆多紋理清晰、層次分明的巨型岩石告訴我們,億萬年前,這裡的山峰曾為海底。漫山遍野郁郁蔥蔥的樹頑強地植根于這些岩石之中。寒來暑往年複一年,這些樹把自身的落葉枯枝和前輩的骨骸化作豐富的營養,年複一年滲進風化的沙土中,從而繁殖養育了他們的後代。衆多奇形怪狀的參天大樹,讓人們領略了原始的自然之美。
西大塬西部已嵌入渑池縣境,那裡有霧霭茫茫深不可測的大峽谷,懸崖峭壁之上,渑池鄉親已修了天梯般的石階,在到達山頂的人口處,陡峭的石壁上,隐隐約約有幾個紅漆字,踩着石階,小心翼翼下去湊近了看,是:“進入百怪林區”。這“百怪”二字實在妙不可言一一恰切道出了這片原始林區的突出特點。……”
2018年,青要山景區累計接待遊客250萬人次以上,成為洛陽市重要旅遊景區之一。
好了,黃帝密都的面紗已經揭開,大家如願一探神密,小編将真誠為你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