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開始,國内房價就開始了一波新的下跌潮,根據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平均房價最高點超過了1.1萬元/㎡,而到了12月全國平均房價已經回落至9500元/㎡。與此同時,開發商們的業績也并不是很理想。克而瑞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1月百強房企中有近9成房企單月銷售業績同比降低,其中2成房企降幅在30%~40%之間,4成房企降幅超過40%。
與此同時,社會各界對國内房價已經出現調整趨勢看法趨向一緻。根據央行公布的1月份統計數據顯示,儲戶對于下季度房價“看漲”的比例已經降至曆史最低,僅有16.8%的居民認為未來房價還會繼續上漲。
而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則坦言:“我國的房地産出現了自1998年房改以來,大家第一次形成的共識,那就是房地産要往下走了,房價永遠上漲的曆史已經結束了,2022年将成為中國房地産真正的新生元年”。
那麼,國内房價泡沫究竟有多大呢?像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價是在6-7萬/平米,而當地居民的月收入中位數在5-6000元之間,而二線城市的房價在2-4萬元/平米之間,當地居民的月收入也隻有3-4000元,而三、四線城市房價基本上是在8000至1萬多元之間,當地居民的工資收入也隻有2-3000元居多。所以,目前國内房價已經遠遠脫離了當地居民的購買力。
現在網上一直流傳着,一篇名為:“房價下跌時間表”的文章,該文的觀點是,在未來5-6年之後,國内房價最終會跌至一線城市平均房價2萬元/㎡,二線城市平均房價8000元/㎡,三四線城市為4000元/㎡。那麼這份“房價下跌時間表”最終有可能實現嗎?
對此,很多專家、學者都認為,這類文章大家隻要看看就行,不必要過于當真,房價不可能再跌到這麼低的水平。因為,如果房價如果真的跌到這個程度了,那麼不僅是開發商會大量倒閉,還很容易引發系統性的金融風險,銀行會增加大量壞賬。
而我們卻認為,從中短期來看,房價不可能跌落到這麼低的價格,因為我們國家會從維護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發展,以及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這二個角度出發,會竭力避免房價市場的大起大落,預計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國内房價将會一直處于穩中有降的趨勢之中。
但從長遠來看,在未來5-6年之後,國内房價最終會跌至一線城市平均房價2萬元/㎡,二線城市平均房價8000元/㎡,三四線城市為4000元/㎡,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也是更合理的。
原因很簡單,以現在的高房價來看,已經影響到社會、經濟、消費等方方面面,未來長期的房價應該與當地居民收入挂鈎,而不是由炒房者來決定:首先,如果房價長期居高不下,會導緻一系列的社會問題,現在出生率跌破10‰,結婚人數創17年來新低。同樣,如果房價出現下跌了,跌到與當地居民收入相挂鈎了,那國内的結婚率和出生率才能雙雙出現反彈。
再者,如果房價長期居高不下,國内實體經濟将無法得到發展,大量資金都流向房地産市場,實體經濟将會長期處于衰退之中。當年,日本和美國就是在房地産泡沫被刺破之後,逐步向高端制造業和高新科技産業。
而未來,中國經濟不應再過度依賴于房地産業,更是應該向高新科技産業轉型,這樣國内制造業才能屹立在世界科技領域的最前沿。所以,長期來看,房地産市場必須要降價,讓其逐步回歸居住屬性,才能完成經濟結構的轉型。
最後,高房價對于國内消費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如果未來一線城市平均房價2萬元/㎡,二線城市平均房價8000元/㎡,三四線城市為4000元/㎡,老百姓的購房成本壓力會大幅減輕,将會有更多的錢用于消費,這樣不僅國内的實體經濟會得以複蘇,而且,中國的内循環經濟也可以全面啟動。如果将來房價還像現在這麼高,老百姓的消費能力被高房價所嚴重削弱,對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很不利的。
房價會跌到一線2萬,二線8000,三四線4000元嗎?從中短期角度來看,這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房價短期内的大起大落,對于國内社會和經濟都不利,必須要保持穩中有降的趨勢。但是,從長期來看,國内各城市房價跌回到這個水平還是很合理的,因為如果房價不跌下來,繼續維持高位橫盤,對于國内社會、經濟、消費等各方面都不利,而且未來中國經濟要擺脫對房地産的依賴,降低對外貿出口的依存度,就必須要依靠民間消費和實體經濟的複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