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感染好的過程?來源:中國青年報真菌感染?您一定聽說過沒錯就是那些人們會常常遇到,而且還頗有些“棘手”的小病症——比如,反複發作的腳氣、久治不愈的皮膚癬症,以及“一個傳染倆”的灰指甲,等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真菌感染好的過程?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來源:中國青年報
真菌感染?您一定聽說過。沒錯!就是那些人們會常常遇到,而且還頗有些“棘手”的小病症——比如,反複發作的腳氣、久治不愈的皮膚癬症,以及“一個傳染倆”的灰指甲,等等。
其實,你了解得并不完全,這隻是“冰山一角”——淺部的真菌感染症狀。作為一種真核生物,真菌區别于植物、動物、細菌,自成一門。最常見的真菌是各類蕈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蘑菇,另外它也包括黴菌和酵母。
真菌“家族”中的緻病菌,主要是黴菌和假絲酵母菌,又稱念珠菌。因為生物抵抗力,環境差異的不同,真菌感染又可分為真菌淺度感染和真菌深度感染。
如果真菌感染深入人體内部,就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後果。比如它感染腸道、肺部、腎髒等器官,人體就會罹患腸炎、肺炎、内髒感染,還會引發敗血症,摧毀我們的免疫系統,甚至奪走我們的生命。
今年4月6日,美國《紐約時報》以“緻命真菌,治療無解”為引子報道了一種真菌。短短10年内,這種真菌在世界各地相繼現身,并且仍然在不斷開疆拓土。約有50%的感染者在90天内死亡,最終死亡率達到60%,且目前仍無特效藥物,甚至全世界頂級的醫療機構都無能為力。
與此同時,更加令人憂心的是,由于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化療或放療,以及艾滋病感染等因素,近年來,人類真菌深度感染的患者逐漸增多。
這樣的真菌深度感染,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發。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侵染性真菌感染,是人體最難治療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它能夠在腎髒中持續存活和富集。目前,最有效的治療藥為兩性黴素B,但其對肝腎的毒副作用非常大,而且容易引發病原菌的耐藥性。
如果能找到一種既能根除真菌感染,又能避免肝腎等髒器損傷的天然物質,将極大提升人類抵抗真菌侵襲的能力。
面對這樣頑固又“可憎”的真菌,西北工業大學生命學院師俊玲教授團隊亮出了一記“撒手锏”——一種可以抑制真菌深度感染的伊枯草菌素。
實驗中,研究團隊以昆明小鼠為材料,構建了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結果發現,15mg/kg的伊枯草菌素處理組治療效果較好,且對小鼠髒器損傷較小;30mg/kg的伊枯草菌素處理也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會産生急性毒性;兩性黴素B(0.5 mg/kg)治療組有嚴重的急性毒性,而且不能有效殺死和抑制白色念珠菌在腎髒的生長與富集。
如果将伊枯草菌素(15mg/kg)與兩性黴素B(0.5 mg/kg)按照2∶1的比例混合,用藥的治療效果優于兩者單獨使用——用其治療後,小鼠的各項血液指标、髒器形态與功能,和正常未感病組相近。
實驗證實,伊枯草菌素能夠顯著抑制遊離的和成熟生物膜中白色念珠菌細胞活性,對遊離菌體的最小抑制濃度為32微克/毫升。抑菌機制研究發現:除了能增加病原菌細胞膜通透性,伊枯草菌素還能提高細胞内活性氧的積累、降低線粒體膜電位、引發細胞核固縮,通過誘導細胞凋亡來抑制和殺死病原菌。
此項科研成果可謂“真菌殺手”:在實驗室狀态下幾乎可以完全消滅真菌,且安全無毒副作用。
此外,因其獨特的功能活性,脂肽類化合物還可以廣泛應用在食品、環境處理、生物醫學、化妝品、農業等領域。但不可忽視的問題是,由于伊枯草菌素主要由生物方式提取,不同于市面上的化學制劑,所以,“如何實現伊枯草菌素的量産,是未來我們要解決的難題”。
此外,伊枯草菌素對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尚屬動物實驗階段,還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臨床實驗,确保研制出的藥品更安全、有效。
張亞男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孫海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