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楓月夜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豫劇被譽為“中國五大戲曲劇種”。提到黃梅戲,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安徽,因為黃梅戲可算是安徽優秀戲曲劇種的代表了,但我們平時在聽黃梅戲的過程中,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黃梅戲裡面有許多關于湖北的故事,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之前筆者寫過黃梅戲起源于湖北黃梅,發揚光大于安徽安慶的結論,沒想到争議還是蠻大,現在筆者不打算這樣說了,而隻是把我自己聽戲聽出來的東西整理出來,作為一個話題切入點,留給大家評判吧,也希望能有熟悉這段文化曆史的朋友能夠解開筆者心中的這個疑惑。
黃梅戲
一、黃梅戲裡的湖北故事關于黃梅戲,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經典選段恐怕就得是《女驸馬》、《天仙配》、《牛郎織女》了,但這幾出戲和湖北有什麼關系呢?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1、《女驸馬》
《女驸馬》現在許多人會唱,但大多數人也僅僅局限于“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這一段,其實《女驸馬》遠不止這些,《女驸馬》全本可是一出大戲,“為救李郎離家園”隻是其中的一段。
《女驸馬》第一段《春風送暖到襄陽》,你看那唱詞是怎麼寫的:
春花帶露滿園香, 乳燕雙雙繞畫梁。好景偏逢人煩惱, 幾回思母又望郎。春風送暖到襄陽, 西窗獨坐倍凄涼。親生母早年逝世仙鄉去, 撇下了素珍女無限愁怅…
筆者不知道這唱詞是誰寫的,要是知道的話就當場給他跪了,這唱詞真不是一般人能寫出來的,特别是好詞再經黃梅戲宗師嚴鳳英唱出來,那扮相和唱功,在黃梅戲領域,嚴鳳英可以說是無敵的存在(嚴鳳英是近代黃梅戲的奠基人,嚴鳳英于黃梅戲就如同梅蘭芳于京劇)。
黃梅戲宗師嚴鳳英
“春風送暖到襄陽”,襄陽就在今天的湖北,《女驸馬》講的是一個發生在湖北才子佳人的故事。
話說湖北襄陽道台之女馮素珍自幼許配給李兆廷為妻,後來李家衰敗,李兆廷投到馮府,卻不料嶽父嶽母嫌貧愛富,逼其退婚。
馮素珍對愛情忠貞不渝,深愛着李兆廷,見李兆廷窮困,便贈銀一百兩白銀接濟,卻不巧被馮父撞見,馮父誣陷李偷盜,将其送官入獄,并逼素珍另嫁宰相劉文舉之子。馮素珍不願嫁給劉文舉之子,便女扮男裝出逃。馮素珍在京城冒李兆廷之名應試,沒想到名列榜首,中了狀元,被愛才的皇帝招為驸馬。
洞房花燭之夜,馮素珍見無法隐瞞真相便将事情原委告訴了公主,公主被其感動,答應幫助馮素珍。公主去向皇帝求情,求皇帝不要治馮素珍的欺君之罪,皇帝被女兒說動最終收馮素珍為義女,又下诏釋放了李兆廷。李兆庭出獄後參加考試也中了狀元,終于和馮素珍有情人終成眷屬……
另外說一點馮素珍父親襄陽道台這個官職。道台,又稱道員,是省(巡撫、總督)與府(知府)之間的地方長官,正四品官職,那就說明馮素珍的故事最早應該是在清朝創作出來的。
黃梅戲《女驸馬》
2、《天仙配》
“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顔…夫妻雙雙把家還…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如果說《女驸馬》還停留在戲劇層面,《天仙配》則已經實現了影視化,君不見現在多少關于《天仙配》的電影電視作品,而這種改編更是加深了《天仙配》在民間的知名度。
不同于電視劇《天仙配》,黃梅戲《天仙配》選段卻是一場悲劇,它講述的是玉皇大帝的七女兒,不戀天宮繁華,愛上了為葬父而賣身的凡人董永。七仙女不顧天條律令,私自下凡與董永結合。
七仙女一夜能織錦絹十匹,使董永三年長工變為百日。百日期滿,夫妻雙雙回家,憧憬未來的美好生活。卻不料玉帝得知了了七仙女和董永結合的事情大怒,玉帝派下天兵天将将七仙女捉拿回天庭,生生拆散了人間的美好姻緣。
黃梅戲《天仙配》
《天仙配》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是根據東漢董永遇仙的故事編成的,但你知道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發生在哪裡嗎?
筆者首先要聲明一點,像董永和七仙女這種神話故事,探究發生地在哪,本身就很“扯淡”的事情,因為我們探究來探究去,也不過是在子虛烏有的事情上浪費時間,最終也隻會得出的沒有意義的結論。但神話傳說裡的人物雖然不存在,神話傳說的起源地卻可以存在,從這種神話傳說中我們可以對古人的思想、價值觀和理想一窺究竟,而這恰恰是我們現代人所缺少的。
董永孝賢列入我國“二十四孝”之一,廣為傳頌。董永從最初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事父至孝的孝子故事,卻在曆史的流傳過程中變成了一個愛情故事。
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起源地在哪,民間争議不斷,有“湖北孝感說”、“山東博興說”、“河南駐馬店說”、“江蘇丹陽說”等等,但名氣最大,流傳最廣,民間接受度最高的應該是“湖北孝感說”了,為什麼呢?當然是孝感這個名字本身,孝感為什麼叫孝感?說的就是董永的孝義感天動地,都以故事命名城市的名字了,你說還有什麼可說的?
說董永是“孝感人”并不是空穴來風,在湖北孝感有許多關于董永的典籍記載和傳說留下,有說唱、戲曲等多種樣式的民俗可資佐證,另外孝感也有董永公園。
孝感董永公園
3、《牛郎織女》
在黃梅戲裡還有一出大戲《牛郎織女》,雖然沒有《天仙配》、《女驸馬》那麼出名,但也值得說一說。《牛郎織女》是嚴鳳英老師生前參演的最後一部電影,影片取材于中國傳統神話傳說,講述的是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牛郎織女
在黃梅戲裡面,《牛郎織女》和《天仙配》的故事高度重合,講述的都是仙凡結合,然後被拆散的愛情故事,許多人以此就認為《天仙配》的故事和《牛郎織女》的故事其實是同一個故事了,但筆者要糾正這種錯誤的說法,董永七仙女和牛郎織女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故事,不可混為一談。
筆者估計兩個故事之所以混為一談,主要是因為七仙女的身份。七仙女是玉帝的七女兒,織女有一種說法也是玉帝的七女兒,于是大家就覺得是七仙女好織女是同一人(神)了。其實,牛郎織女傳說是漢江流域農耕文明的優秀代表,牛郎織女的傳說起源于湖北鄖西,相關内容可參見筆者往期的文章《七夕在中國,天河在鄖西,你知道牛郎和織女是“哪裡人”嗎?》。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為《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白蛇傳》。牛郎織女和天仙配的故事都發生在湖北,但為什麼《牛郎織女》可以位列四大民間故事,而《天仙配》不能,有知道其中緣故的朋友嗎?
湖北鄖西七夕廣場
二、安徽黃梅戲“借雞生蛋”的原因還是繞不開黃梅戲起源的話題,安徽和湖北接壤,曆史上文化交流頻繁,而文化的傳播以戲曲為載體的傳播最為有效,從而可以大面積流傳。研究戲曲劇種,我們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不管是黃梅戲還是花鼓戲,最開始都是窮苦人唱的,畢竟在古代,唱戲的都是“下九流”職業,人們活不下去沒有辦法,才會去以唱戲為生。
你像鳳陽花鼓戲,從鳳陽出走的乞丐背井離鄉,走街串巷,敲鑼打鼓唱“自從出了個朱帝王,十年倒有九年荒”,諷刺朱元璋不為家鄉做貢獻。而黃梅戲起源湖北的一種說法是湖北黃梅縣地處長江中下遊,洪澇災害頻繁,造成黃梅人紛紛以學唱黃梅戲逃荒謀生,才把黃梅戲帶到了安徽。
筆者最近聽到的一個為什麼黃梅戲裡面有那麼多湖北的故事原因是黃梅戲《天仙配》、《女驸馬》等經典選段的編劇是嚴鳳英的丈夫王冠亞先生。王冠亞是湖北武漢人,是不是創作過程中,他有意無意帶入了湖北的故事呢?這就不得而知了。那有知道原因的朋友嗎?
鳳陽花鼓
三、結語每一出戲劇都流淌着一個地方的一段曆史故事,而筆者聽黃梅戲除了聽唱腔,也會聽裡面的故事,作此文的目的并非為挑起湖北和安徽的文化地域之争,而為探尋民間藝術的前世今生和文化交流所碰撞出的火花之美。
任何文化地域争論終将歸于無益,不管黃梅戲是起源于黃梅還是發揚于安慶,它都是中國戲曲裡的瑰寶,安徽人民喜歡黃梅戲,湖北乃至全國人民也同樣可以喜歡它。真正的藝術是不分門戶、地域之見的。那說了這麼多,你喜歡黃梅戲這一民間藝術嗎?你對黃梅戲裡的湖北故事怎麼看?歡迎一起說說吧!
黃梅戲
END
碼字不易,如果你喜歡筆者的文字,想要了解更多文史知識,歡迎關注@江楓月夜吧!
1、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删;
2、參考:《女驸馬》、《天仙配》、《牛郎織女》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