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德州市職稱評審

德州市職稱評審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6 19:49:30

近日,德州市人社局發布關于做好2022年度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德州市職稱評審(德州市2022年度職稱評審工作開始啦)1

一、申報範圍和渠道

(一)申報範圍

1.凡在我市各類企業、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除外)、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與用人單位确定了人員勞動(聘用)關系的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自由職業者,均可按規定的标準條件申報評審相應的職稱。

2.在我市就業的港澳台專業技術人才,以及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各地頒發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的外籍人員,參加職稱申報評審須符合相應職稱系列(專業)的标準條件,可以不受原職稱資格限制。

3.高層次人才、博士後、基層人才、援疆援藏援青人才、扶貧協作人才、複合型人才、事業單位創新創業科研人員、一線疫情防控人員等有特殊政策的,按其規定執行。

4.中央、省駐德單位和外市委托我市評審職稱的,須經有人事管理權限的部門開具委托函,相應的評委會辦事機構方可受理。

5.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離退休人員,不得參加職稱申報評審。

(二)申報渠道

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實行個人申報、民主評議推薦、單位審查、主管部門審核的申報推薦辦法,按照分級管理的要求,根據人事勞動隸屬關系逐級呈報至相應的評審委員會辦事機構。勞務派遣人員、人事代理人員分别由申報人現工作單位推薦申報。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企業人員由企業負責推薦申報,經企業《營業執照》住所所在縣市區(開發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逐級審核呈報。社會組織等其他單位(含勞務派遣)人員,由單位負責推薦申報,經單位《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住所所在縣市區(開發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逐級審核呈報。自由職業者,由其所在街道或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機構負責推薦申報,經縣市區(開發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逐級審核呈報。

二、申報評審條件

1.各系列(專業)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評審的标準條件,國家或省已完成标準條件修訂的按照新的條件執行;其他系列仍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标準條件在“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服務平台”(以下簡稱“服務平台”,http://117.73.253.239:9000/rsrc)和德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網站“職稱網上申報”專欄公布。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職稱,按照《關于加快事業單位崗位聘用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魯人社發〔2011〕29号)規定執行,具體推薦人數由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單位)按照單位崗位設置和人才隊伍需求情況确定。

2.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技師)班畢業,可以分别按相當于中專、大專、本科學曆申報評審相應專業職稱。對于參加工作後取得的非全日制學曆,不再限定年限要求。

3.對中、初級職稱實行國家統一考試的經濟、會計、統計、審計、衛生技術、船舶、翻譯、出版等8個職稱系列和我省統一“以考代評”的檔案、快遞工程、大數據工程、衛生管理研究、安全工程、物流工程、網絡安全工程、飼料獸藥工程等8個職稱系列(專業),考試成績合格即取得相應層級職稱,不再進行相應層級職稱評審或認定。對國家或我省統一實行高級職稱“考評結合”的會計、統計、審計、經濟、檔案、快遞工程、大數據工程、衛生管理研究、物流工程等9個系列(專業),專業技術人才須參加國家或我省統一組織的相關考試,成績達到合格線并在有效期内方可申報評審高級職稱。

4.促進職稱制度與職業資格制度有效銜接,專業技術人員依據相關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申報職稱的,按照《關于建立部分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和職稱對應關系的通知》(魯人社辦發〔2019〕14号)規定執行,符合相應職稱評價标準條件的,可視同其具備相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并可作為依據申報高一級職稱。

5.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實現貫通的工程、農業、體育、工藝美術、文物博物、藝術、實驗技術、技工院校教師等職稱系列,符合條件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參加相應系列職稱評審。按照《關于轉發的通知》(德人社字〔2021〕93号)規定,建立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并在工程技術領域貫通的基礎上,開展“一評雙證”工作。

6.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職稱,将技術創新、專利發明、成果轉化、技術推廣、标準制定等方面獲得的工作績效、創新成果作為重要參考。

7.對經省級相關部門認定,作出突出貢獻的卓越工程師,按照有關規定直接納入高層次人才高級職稱評審“直通車”通道。

8.事業單位創新創業科研人員職稱評審,按照《關于貫徹落實人社部發〔2019〕137号文件進一步支持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的通知》(魯人社字〔2020〕28号)等規定執行。

9.建立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審綠色通道。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審,按照《山東省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高級職稱評審“直通車”暫行辦法》(魯人社字〔2019〕128号)執行,其中我市認定的D類及以上高層次人才和入選市級以上重點人才工程的可直接申報副高級職稱。

10.援藏、援疆、援青的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執行。

11.扶貧協作重慶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按照《關于扶貧協作重慶專業技術人員生活補助等問題的通知》(魯人社字〔2019〕152号)規定執行。

12.複合型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已取得一個系列(專業)職稱并聘用在相應崗位上的專業技術人員,經所在單位批準,可結合從事工作再申報評審或報考其他系列(專業)同級别的職稱。

13.根據《關于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辦好十二件實事的通知》(魯辦發電〔2020〕40号)及《關于進一步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相關待遇的通知》(魯辦發電〔2022〕52号)等規定,積極落實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職稱政策。

14.支持非公有制領域經濟發展,探索非公有制領域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價方式。非公有制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具備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從事相關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曆且從事相關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或具備大學專科學曆且從事相關專業技術工作滿7年,可以直接申報相應系列中級職稱。大學本科學曆或學士學位從事工程專業技術工作滿10年,研究生或碩士學位從事工程專業技術工作滿8年,博士學位從事工程專業技術工作滿2年,可直接申報工程技術系列副高級職稱。

15.鄉鎮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的,可按照《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推進鄉村人才振興若幹措施的通知》(魯人社發〔2018〕40号)、《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鄉鎮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有關問題的通知》(魯人社函〔2019〕17号)和《德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6部門關于轉發的通知》(德人社字〔2020〕82号)等規定享受直評直聘政策。繼續在基層中小學教師、基層衛生技術、基層農業技術、基層工程技術、基層統計專業等系列實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基層職稱制度。

16.新型職業農民申報職稱,按照《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做好新型職業農民職稱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魯人社字〔2020〕153号)文件政策執行。

17.專業技術人員因工作崗位調整,需要改系列(專業)申報評審與原取得的職稱同層級的職稱,應在現聘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1年以上,經考核合格并符合申報系列(專業)職稱标準條件的方可推薦申報。其改系列前後的任職年限可累計計算。未按規定取得相應系列(專業)資格的,不得申報評審高一級職稱,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除外。

18.非企事業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的人員交流聘用到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須在現工作崗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1年以上,經考核符合相應職稱條件的,可申報評審相應的職稱。

19.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管理崗位上工作,因工作需要确需在專業技術崗位上兼職的(“雙肩挑”),需按幹部人事管理權限經審批同意後推薦申報。

20.根據《德州市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作方案》(德政辦字〔2020〕47 号)要求,區域内其他6市(濟南、淄博、泰安、聊城、濱州、東營)職稱主管部門核發(确認)的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證書,在我市互認互通,不再辦理外地調入人員職稱确認手續。專業技術人員在區域内其他6市參加的繼續教育,在我市申報職稱的,學時互認互通。

21.按照縣級以上黨委、政府要求,經組織選派脫崗參加重大活動、重要任務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由黨委、政府相關部門認可或出具證明後,其年度内累計派駐天數超過3個月的或連續兩年内超過5個月的,可視同在縣級以下或者對口支援的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醫療衛生服務經曆,選派期間專業工作量按照在崗工作水平的2倍統計,現職稱聘期内可以累計計算。疫情防控一線醫護人員按原政策執行。

22.破格申報各系列專業技術職務資格的,按照《山東省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破格申報指導條件(試行)》(魯人發〔2005〕15号)等文件執行。新修訂系列的标準條件對破格申報有新規定的從其規定。

23.申報工業互聯網、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物聯網和智能制造、新型功能材料、碳纖維複合材料等特色專業職稱評審的專業技術人員,實行“個人自主申報、業内公正評價、單位擇優使用、政府指導監督”的社會化職稱評價模式。申報材料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呈報至相應的評審委員會辦事機構,評審結果省内通用。

24.高等學校(含市級黨校)按照省有關政策規定執行。

25.按照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相關規定,完成要求的繼續教育學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時,“職稱申報評審系統”将自動從“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服務平台”提取近5年的繼續教育數據。

三、申報及審核要求

1.專業技術人員登錄“服務平台”的“專業技術職稱”欄目進行申報,按要求提供佐證材料和能夠反映本人任現職以來專業技術水平、能力、業績的代表性成果以及參加繼續教育情況。淡化論文、獎項數量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填報的獲獎、課題、專利、論文著作等每個類别不超過3項(标準條件另有規定的除外),代表性成果總共不超過15項。職稱申報評審實行個人誠信承諾制。申報人對本人申報行為負責,承諾申報内容及所提供的材料真實、準确。

2.用人單位應當打破檔案、身份的限制,組織推薦時要制定推薦方案,嚴格程序、嚴密組織,推薦過程要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對申報人申報材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核,在單位内部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經公示無異議的,按照職稱評審管理權限逐級推薦上報。對不符合申報條件的材料,應及時退回并向申報人說明原因。

3.主管部門、呈報部門、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辦事機構)要明确責任清單,認真審核申報材料。對不符合申報條件和程序、超出評審委員會受理範圍或違反委托評審程序報送的申報材料,應及時退回。

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不符合評審條件;

(2)不符合填寫規範;

(3)不按規定時間、程序報送;

(4)未經或未按規定進行公示;

(5)有弄虛作假行為;

(6)其它不符合職稱政策規定的。

四、評審組織要求

1.評審委員會組建及調整。按照有關規定,我市負責組建工程技術(包含基層)、衛生技術(包含基層)、農業技術(包含基層)、經濟專業、中小學教師(包含基層)等高級評審委員會及各系列中初級評審委員會。各評委會組建單位負責組織相應系列職稱申報評審等工作。其他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工作,由省級高級評審委員會負責,省級高級評審委員會的通知公告,請查看“服務平台”通知公告欄目。

2.評審委員會評審。各評審委員會要嚴格按照《山東省職稱評審管理服務實施辦法》(魯人社規〔2021〕1号)及有關規定,遴選專家調整組建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應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分類評價的原則,科學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道德、創新能力、業績水平和實際貢獻,不唯學曆、不唯資曆、不唯論文、不唯獎項,結合實際創新評審評價方式和辦法。

五、公示及發文發證

評審結束後,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應及時在“服務平台”和組建單位門戶網站對評審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評審結果公示結束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或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應按程序确認或核準備案,及時行文公布,職稱取得時間自評審通過之日起算。全面推行職稱電子證書,與紙質證書具有同等效力。專業技術人才可以登錄“服務平台”下載打印電子證書。

六、紀律要求

(一)嚴肅評審紀律。各級各部門(單位)要按照省市職稱相關政策要求,認真做好申報評審工作。信訪、投訴問題主要由用人單位人事(職稱)管理部門在呈報部門指導下調查核實,接受單位紀檢監察部門的指導和監督。經查實存在弄虛作假或其它違規行為的申報材料不得報送,并按照《山東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314号)《關于加強人才和用人單位失信行為管理的通知》(魯人組辦發〔2018〕18号)規定,納入人才、用人單位失信“黑名單”,對失信“黑名單”内的人才和用人單位,五年内不得參加職稱評審。其中,涉嫌違規違紀的,按照管理權限和有關規定予以核查處理。

(二)加強監督檢查。各評審委員會和用人單位要建立完善内部監督機制,将職稱評審工作作為廉政風險防範的重要内容,主動邀請紀檢監察機關開展監督檢查。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要與評委簽訂遵守評審紀律承諾書。有條件的評審委員會可以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參與監督,建立全程監督機制。對評審過程中發現或群衆舉報的違規違紀問題要及時認真進行核查,經查屬實的,要嚴格按規定予以處理。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所屬評審委員會辦事機構的檢查,指導其加強職稱評審工作的紀律教育,進一步規範評審工作程序,完善監督制約機制。

(三)嚴格管理責任。用人單位負責審查申報材料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并組織推薦;主管部門審查申報條件和申報程序等;呈報部門負責審核申報材料手續是否完備,内容是否齊全;評審委員會辦事機構負責指導本系列(專業)職稱申報和材料審核工作,做好評審前材料分類整理、準備工作以及評審委員會評審組織服務工作;評審委員會具體負責标準條件、工作程序、評審質量;職稱管理部門負責對職稱評審工作的綜合管理和監督檢查。對職稱申報、推薦、評審等各環節要嚴格實行“誰審核,誰負責”的管理責任制,對發現問題的依法依規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各級評審委員會辦事機構不得擅自擴大、增加或減少受理及評審範圍,凡違反評審程序和規定,或随意降低評價标準,導緻投訴較多、争議較大的将視情況責令整改。

七、專項行動

八、規範信息發布

在“山東省專業技術人員管理服務平台”具有信息發布權限的單位,要按照“誰制定誰發布,誰發布誰負責”的原則,對在平台發布的各類公告、通知等信息進行一次徹底排查,确保發布、轉載的信息不存在違規内容。要健全信息發布審核流程,嚴禁在系統發布未經本單位負責人審核的信息。要及時維護系統平台各欄目内容,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将職稱政策、評審通知、結果公示、公布文件等應當主動公開的信息及時在平台相應欄目發布。

九、其他事項

1.職稱申報評審收費嚴格按《關于改革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評審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魯發改成本〔2021〕638号)執行,申報高級、中級、初級資格分别按照360元、160元、100元收取評審費。

2.全市各系列高、中、初級職稱評審工作原則上應于2022年12月下旬完成。實行“考評結合”的高級會計師、高級審計師、高級統計師、高級經濟師等職稱申報評審時間,由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待國家公布考試成績和分數線後确定。如遇特殊情況,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确需要延期評審的,應在2022年11月30日前向核準備案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報送書面申請。

3.由市級負責組織評審的各系列中初級職稱,申報材料截止時間為9月8日,工程技術(包含基層)、中小學教師(包含基層)、衛生技術(包含基層)、農業技術(包含基層)及經濟系列高級報送時間另行通知;由各省級高級評審委員會負責評審的系列按其規定時間提前10天報送。

本通知未盡事宜,應按照國家和省市現行政策執行。如遇其他重大政策調整,按新的政策執行。

(德州市人社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