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擔當不願作為的問題表現?近年來,一些地方就幹部作風進行的調查顯示,推诿扯皮等現象最讓群衆反感和诟病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推诿扯皮、不思進取的官僚主義頑疾,具有頑固性和反複性,必須辨證施治,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不敢擔當不願作為的問題表現?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近年來,一些地方就幹部作風進行的調查顯示,推诿扯皮等現象最讓群衆反感和诟病。這從一個側面說明,推诿扯皮、不思進取的官僚主義頑疾,具有頑固性和反複性,必須辨證施治。
倘若給推诿扯皮者畫像,他們就是那種“踢皮球”踢來踢去的樣子,對群衆反映強烈的問題消極應付、态度生冷、高高在上,口頭禅是“這事不歸我們管”,潛台詞是不想負責、怕擔責任;就是那種“打乒乓球”推來擋去的樣子,遇到問題往上推、落實責任往下移,出了問題把闆子打到基層,把壓實責任變成往下“甩鍋”;就是那種“擊鼓傳花”怕沾手的樣子,“躲”字當頭、“推”字當先,遇到矛盾繞道走,不敢接燙手山芋,不敢定事做決斷,隻會層層請示、層層畫圈。
推诿扯皮者易辨難治,根源在于他們往往有一顆不思進取的心。他們精神萎靡,甘于平庸,安于現狀而不思奮進、安坐官位而不想幹事、安享“俸祿”而不願奉獻,表面上似乎與世無争,實際上是心裡打着個人利益的“小九九”。他們笃信“幹事越多,得罪人越多、風險越大”,奉行“明哲保身,但求無過”,一心想的是當“太平官”,混日子、熬年頭、“軟着陸”,隻求平安守成,不求建功立業。以這種不思進取的精神狀态幹工作,必然就怕擔責任、怕冒風險,遇事能推則推,能躲就躲。
“不做推诿扯皮、不思進取的庸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對廣大黨員領導幹部的告誡,振聾發聩。庸官之庸,庸就庸在喪失了黨員幹部該有的事業心、責任感,庸就庸在無視職責使命、甘願屍位素餐。他們之所以令群衆深惡痛絕,就在于他們隻求自己安穩度日,而不管群衆急事難事煩心事,占着為民排憂解難的位子,卻任由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這樣的庸官當治,這樣的庸政當戒。
強調:“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不能隻想當官不想幹事,隻想攬權不想擔責,隻想出彩不想出力。”面對黨的使命任務,敢擔當、敢作為就是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直面問題、正視矛盾,敢啃硬骨頭、勇挑重擔子;就是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勇于開拓、不懈進取;就是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真正成為帶領人民群衆攻堅克難的主心骨。今天,我們強調要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要充分發揮幹部考核評價的激勵鞭策作用,要切實為敢于擔當的幹部撐腰鼓勁,要堅持優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目的也正是要樹立正确的用人導向,讓幹部敢于擔當、敢于鬥争、敢于勝利。
“志不求易、事不避難”。今天,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到了滾石上山的關鍵時刻。方此之時,“我們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贊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鬥志,逐漸陷入安于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狀态,而是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廣大黨員幹部決不能停留“舒适區”、坐享“避風港”,必須守初心、擔使命,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努力擔當任事、主動進取作為,創造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業績。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7日 04 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