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人都會抱怨,自己的丈夫從來都不會幫忙做家務。
自己累得要死要活,男人回到家隻會做甩手掌櫃,眼裡絲毫沒有家務活,也不懂得體恤妻子的辛苦。
于是,女人會抱怨,男人太“懶”了。
丈夫不主動承擔家務,是很多家庭的真實現狀。
家務,似乎成為了女人的專屬責任。
無論女人是全職太太,還是職業女性,都不能擺脫家務帶來的桎梏。
那麼,你的男人不主動幫你做家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生家庭的影響
男孩子的成長環境,會影響他日後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
不少家庭,都不會讓男孩做家務,覺得男生不需要做這些瑣碎的事情,隻管讀好書就行。
直到男生成年了,成家了,他們還是保持原來被照顧的心态。
婚後,男人會回歸到原來的家庭模式,把老婆當作家裡照顧他的女人看待。
尤其是和公婆一起生活的家庭,男人幾乎不會有角色的轉變,仍然跟以往一樣,被母親、老婆照顧得很好。
所以,男人在潛意識裡,壓根就沒有“家務活”的概念。
他們從來沒有規律性地做家務,也不知道家裡有多少瑣事需要處理,眼裡看不到活兒,也是意料之中。
不是他們故意不做,而是不知道要做什麼。
妻子包攬太多,不懂放手
有一種女人,對家務非常挑剔,不懂得放手讓男人幹活,而是自己大包大攬。
她們做事情很細緻,要求也很高,可是卻會讓自己筋疲力盡。
有些事情,明明可以讓丈夫來承擔和幫忙,可是她們因為看不慣丈夫做事不仔細的樣子,于是一邊抱怨,一邊自己把所有事都扛下來。
其實,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人,哪有完全匹配的生活習慣?
兩個人在一起生活,就是要互相接納,彼此融合。
有人說,好的婚姻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容得下沙子,才能越得過沙漠。
所以,當需要幫助的時候,不妨跟愛人一起共同分擔。
不要害怕他做得不夠好,多謝鼓勵,多些包容,不去開始,永遠都不會有進步。
朋友小米和丈夫,是一對模範夫妻。
她很早就在家裡确立了“契約”,明确了各自的分工。
她做飯,丈夫洗碗;她拖地,丈夫倒垃圾;她負責孩子日常的吃喝,丈夫負責孩子的作業輔導;一家人出行,她做後勤,丈夫是司機……
其實,這些看似一件件的小事,每天做起來,就是消磨時間和精力的隐形殺手。
可是,當你和伴侶劃分好具體的事,彼此都承擔一部分,壓力也就減輕了一半。
不想被雞毛蒜皮的生活打敗,就要學會共同面對柴米油鹽,在婚姻的細碎裡共同成長。
丈夫長期被打擊,漸漸不願意幫忙
男人其實不會怕累,但會讨厭被打擊的感覺。
不少女人,不是敗在做得不夠好,而是虧在不會好好說話。
婚姻中,大部分時候都是在“溝通”中度過,夫妻之間懂得好好說話,婚姻質量也會較高。
比如,當丈夫做得沒有預期好的時候,妻子是選擇責備、打壓,還是選擇體諒、鼓勵。
男人是需要“誇獎”的生物,這不是膚淺,而是人性使然。
沒有人喜歡被埋怨和打擊,久而久之,他們也會覺得沒有信心,因為無論自己怎麼做,妻子都不會滿意,那麼何必去自找沒趣呢?
指責和改造,不是愛;欣賞和引導,才是愛。
你在婚姻裡期待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你給予什麼,也會回饋什麼。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
有人做過一個實驗,讓一群孩子去解決一道數學題。
完成後,他們會對其中一部分孩子說:“你真聰明,真棒!”;而對另一部分孩子說:“剛剛你解決數學題的樣子,很認真、很努力。”
随後,實驗者拿了一道更難的數學題,讓孩子們解答。
結果,被評價很聰明的孩子,他們表現得更為拖延、煩躁、焦慮;而被評價認真努力的孩子,他們依然表現得很耐心、積極。
其實,夫妻之間也是一樣的。
當伴侶不停地受到言語的否定,就會産生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認為自己就是那麼糟糕。
寫在最後:
婚姻的經營,需要一點智慧。
婚姻是分工合作的關系,兩個人共同努力,才會有序和諧地運作。
讓男人對家庭有參與感,讓他在家裡有成就感,才能讓他發自内心去為這個家付出。
妻子适當“示弱”,讓伴侶有被需要的感覺,對方才會心疼你,呈現出“主人翁”的姿态。
男人對妻子,也要多一些呵護和理解。
妻子在家庭裡的幸福感越高,家庭的氛圍就越好,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會得到升溫。
各管各的付出,叫合夥;兩個人共同努力,才是婚姻。
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