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書屋景區位于魯迅故裡東首,中興路以西,魯迅路以南。景區北門臨河,有一條狹窄的小河,河對面是烏蓬船碼頭,平時停泊着幾條船,等候着客人的到來。因為河面狹窄,船到碼頭時顯得很擁擠,但一個個船老大都有一身好手藝,總能有條不紊地擺渡着各自的船隻,顯得井然有序。每逢旅遊旺季尤其雙休日,碼頭岸上遊客會排起長隊等侯着上船。遊船來來往往,一隻接着一隻,遊客上上下下,一批接着一批,好一派繁忙景象。中午時分,船老大都會在自己的船上或者聚集在岸上一起吃飯,一杯子菜,一盒飯,傳統又簡單,這也許是水鄉景點一道亮麗的風景,一直留傳至今。
三味書屋景區自北向南入口,入口處有一座小石闆橋,約四五米長,兩三米寬。小橋很簡易,兩邊沒有扶手,遊客去三味書屋看觀必經此橋。過橋時遊客得小心,尤其人多時更不能擁擠,必須有序通過,否則不小心很容易掉入河裡。不過也不必太擔心,畢竟橋很短,河水也不深,一般不會有大礙。有些遊客會在橋上停留片刻,用手機記錄下碼頭的景象,或者小橋流水小船悠悠的美麗瞬間,一派江南水鄉意境盡收眼底。
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印象。壽鏡吾在這裡坐館教書達60年,從房屋建築到室内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貌。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坐東朝西,北臨小河,與周家老台門隔河相望。三味書屋地方不大,參觀的遊客又很多,前面的遊客還沒盡興,後面的就接着跟進,顯得有些擁擠。也許是因為魯迅先生曾經求學的地方,不管是出于敬重,還是出于好奇,總想探個究竟,弄個明白,留些念想。
從三味書屋到百草園約二三百米路,途經魯迅祖居、魯迅紀念觀、紹興黃酒館和魯迅故居等主要景區。除景區外,沿途開着各色小店,一家緊挨着一家,大多經營紹興的土特産和傳統小吃,如黃酒、梅幹菜、腐乳、臭豆腐、茴香豆、香糕等等。近年來還創新了一些産品,如黃酒奶茶、黃酒棒冰等,口味很獨特,口感亦不錯,給遊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紹興的特産和小吃,初來乍到的遊客一般都想嘗嘗鮮探探味,或者幹脆來個免費快遞,對家人、朋友和自己也有個交代,算是不枉此行,也有留作念想之意。
紹興黃酒館是三味書屋到百草園途中的一個特色景點,值得一看。它位于魯迅故居東側,緊挨着故居,是一座坐北朝南,青瓦粉牆,二井三廳的典型清末民初紹興台門建築。酒館門口立有“天下黃酒源于紹興”的石碑,館内展示着紹興傳統黃酒文化及十五家“紹興黃酒”商标授權企業的品牌黃酒。紹興是酒鄉,黃酒是标志性名片,享譽國内外。當地人對黃酒更是情有獨鐘,婚喪嫁娶必備,請客備禮少不了。尤其在寒冷的冬季,邀幾個好友,熱一壺上好紹興黃酒,備一些地道紹興菜肴,屋外雪花飄飄,屋内香氣撲鼻,悠哉悠哉,樂呵樂呵!
百草園在魯迅故居後面,北臨東鹹歡河,東鄰沈姓房屋,西接梁家後園,南寬北狹,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來是新台門周家的智、仁兩大房族共有,西邊一半歸智房,東邊一半屬仁房。園子西邊有一垛長達四十四米、高約一米的泥牆,作為與西鄰梁家後園的分界線。在泥牆的南端,即與魯迅家後門牆角接壤處,有塊刻有“梁界”兩字的界碑。這塊界石和這垛被魯迅稱為“有無限趣味”的“短短的泥牆”至今仍留存如故,還有那“光滑的石井欄”和“高高的皂莢樹”。深秋的百草園長滿了青菜,皂莢樹上的葉子漸漸變黃,短短的泥牆上綠草青青,整個園子綠油油一片,很是養眼,生機盎然,充滿活力。
遠方的朋友,如果你有時間,歡迎您到魯迅故裡看看,到三味書屋和百草園走走,親身感受當年魯迅先生筆下那一抹風土人情,亦不失為一件樂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