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神舟十二号發射過程介紹

神舟十二号發射過程介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08:13:04

神舟十二号發射過程介紹(神舟十二号發射成功)1

神舟十二号航天員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從右到左依次是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文 | 遠鏡

時隔五年,神舟号系列載人飛船再一次踏上征途。

北京時間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号”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再次出征,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即将開啟為期3個月的飛行任務,中國人從此将由太空“訪客”變“房客”。

“神舟十二号”将把3名宇航員送入天和号核心艙,駐留3個月後,再把他們送回地面。指令長聶海勝曾經參加過“神舟六号”和“神舟十号”的飛行任務,劉伯明曾參加過“神舟七号”的飛行任務,湯洪波是首次執行航天任務。此次任務将要完成多項實驗,每一項都與未來空間站的建設有關。

實現中國載人航天計劃“最後一步”

此前神舟号共進行了11次發射,其中6次是載人發射,可以說神舟号貫穿了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三步走”的整個曆程。

神舟一号至六号屬于“第一步”,即把宇航員送入太空和返回;神舟七号至十一号屬于“第二步”,即建立短期和中期太空實驗室;如今,中國航天正在走“第三步”,即建立長期空間站。

在這一階段,神舟号飛船的主要功能是作為運送物資和人員往返空間站的交通工具。

天宮号空間站的第一個組件——“天和号”核心艙已于今年4月29日發射升空。這次的“神舟十二号”則是“第三步”階段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在此之前的“第二步”階段,中國曾發射“天宮一号”與“天宮二号”太空實驗室,這兩艘實驗性的軌道飛行器可以說是“天和号”的先驅。

“天宮一号”于2011年升空,成功與無人飛船“神舟八号”自動對接,以及與載人飛船“神舟九号”自動對接和手控對接,于2016年退役,2018年再入大氣層燒毀。它的後繼者“天宮二号”于2016年升空,實現了兩名宇航員駐留30天的目标(相當于60人天的生命保障),并開展了多項科學技術實驗,于2019年再入大氣層。通過這兩個飛行器,中國積累了建設空間站的相關技術,為建設長期的天宮号空間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執行這次任務的三名宇航員将在“天和号”核心艙駐留三個月之久,這意味着“天和号”要給宇航員提供相當于270人天的生命保障,遠超“天宮二号”的記錄。

相比于“天宮二号”,“天和号”體量更大,質量達20噸。而“天宮号”空間站的另外兩個組件,“問天号”實驗艙和“夢天号”實驗艙預計将于2022年發射,與“天和号”核心艙組裝後,構成“天宮号”空間站的基本型,總質量達60噸,以支持航天員更長時間駐紮太空,并開展更大規模的空間應用和科學研究。在此之後,“天宮号”空間站還可能繼續擴建,使總質量達到80至100噸。

空間站能進行更豐富的科學實驗

太空,因為其特殊的物理條件——失重、無大氣以及複雜的輻射環境——成為了衆多科學實驗的理想場所。相比于其他航天器,空間站由于在軌時間更長,搭載的人員更多,能進行的科學實驗也更加豐富。

中國空間站覆蓋的研究領域非常廣,包括生命材料、基礎物理、天文、流體等十幾個方面。在生命科學領域,未來科學家們将會把小白鼠送上太空,研究在太空中的小白鼠的一些反應和應對方式,以及帶回地面,再進行地面研究。還會将懷孕的小白鼠送上太空,孕育出一隻出生于太空的小白鼠。

在生物制造領域,科學家們将用二氧化碳和微生物合成制造出糖水,為航天員進行能量補充。在人體研究領域,在微重力和輻射條件下,人體的整體适應能力以及對抗措施也是科學家們研究的一大重點。

不僅如此,科學家們還做了系統性的材料研發規劃,包括近幾年特别熱門的高熵合金、多孔合金、發動機葉片的金屬材料等。

曆史上,這并非太空第一個空間站。1971年,蘇聯“禮炮一号”發射升空,成為世界上首個空間站,除了進行一系列軍事實驗以外,還搭載了“獵戶座一号”天文望遠鏡,用于拍攝天體的紫外光譜。1986-1996年,蘇聯(後歸俄羅斯)建造了著名的“和平号”空間站,總質量達130噸,于2001年退役。

目前唯一已建成且仍在軌運行的空間站是“國際空間站”,這個項目由美國主導,俄羅斯、日本、歐洲、加拿大共同參與建造,1998年發射了國際空間站的首個組件,此後不斷接入新的組件(最近一次是2016年),總質量達到了420噸。國際空間站2000年開始長期載人運行,二十多年來,開展了大量生物、天文、氣象、物理等學科的研究項目。

中國曾表态希望參與國際空間站的合作項目,但最終走上了一條獨立自主研發的道路。而年邁的國際空間站很可能于未來幾年内退役,屆時“天宮号”空間站也許将成為唯一在軌運行的空間站。

“天宮号”建成後,将有航天員長期駐留,屆時“神舟十二号”的後繼者們将承擔人員輪替的任務,把新一批航天員送入空間站,再把上一批航天員接回地面。

此次“神舟十二号”載人,意味着我國航天事業将要走上新的征途,迎接新的挑戰。

在未來的三個月裡,中國人在太空的生存時長紀錄将得到突破;在未來的兩年内,中國的空間站運行體系将實現曆史性突破;在未來的幾十年中,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将以這一天為起點,邁向成熟,中國航天員也将以這一天為起點,走向更加浩渺的深空。

□遠鏡(學者)

編輯:丁慧 實習生:唐傑婧 校對:趙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