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中,關于五言近體詩複雜句,提到兩種比較特殊的句式。
這兩種句式,共同的特點是謂語倒裝,區别在于,一個是主謂結構,一個是動賓結構。
一、蜀星←陰見-少,江雨←夜聞-多。杜甫《散愁二首》之一:
久客宜旋旆,興王未息戈。
蜀星-陰見-少,江雨-夜聞-多。
百萬傳深入,寰區望匪它。
司徒下燕趙,收取舊山河。
1、bN←dV-F
颔聯的上聯:蜀星←陰見-少,2←2-1結構。注意這個:←,表示後面的應該在前面。
蜀,是專有名詞,用b表示。蜀星是偏正詞,蜀是修飾語,所以是小寫。星,是中心語,所以是大寫,用N表示。
陰,修飾動詞:見,名詞作副詞用。
因為總是在陰天,所以很少看見蜀地之星。
2、nN←nV-F
颔聯的下聯:江雨←夜聞-多。2←2-1結構。
江,是普通名詞修飾雨,用小寫n表示。夜,也是時間名詞,修飾動詞問,也用n表示。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夜裡,多次聽到雨聲。
上下聯一起理解,蜀地陰天多,夜裡很少見到星星,卻經常下雨。
這首詩是杜甫初入蜀時作,客裡凄涼之意,用十字道出。
3、賓語前置,謂語後置
這兩個句式,其實是一種,無非修飾語有一點點不同而已。
這種句式的特點,就是賓語前置,謂語後置。
蜀星(賓語)←陰見(謂語)-少(謂語)。
江雨(賓語)←夜聞(謂語)-多(謂語)。
用正常的語序,應該是:
陰見-蜀星-少,
夜聞-江雨-多。
謂語-賓語-謂語。主語被省略掉了。蜀星是前一個謂語的賓語:陰見-蜀星。又是後一個謂語的主語:蜀星-少。
少、多,可以看作補語。不過,根據王力先生對于這種句式的解讀,看作第二個謂語更好理解。
主語是杜甫,也可以是很多在當地生活的人,星少、雨多是一種氣候特征,也可以看作杜甫的獨特感受。
1、V-N-V←nN
還有一種謂語倒置,出自杜甫的《杜位宅守歲》
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盍-簪-喧-枥馬,列-炬-散-林鴉。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誰能更拘束,爛醉是生涯。
盍-簪-喧-枥馬,列-炬-散-林鴉。V-N-V←nN。1-1-1-2結構
這種句式主要看後三個字:喧-枥馬,散-林鴉,V←nN。實際的語序應該是:枥馬-喧,林鴉-散。
夜裡朋友聚合,點燃燭火,驚擾的枥馬發出嘶鳴,林鴉也驚飛散開。
2、主語後置,謂語前置
和“江雨-夜聞”對比,區别在于前者有主語:枥馬、林鴉,無賓語;後者有賓語,省略了主語:“江雨(賓語)-夜聞(謂語)”。
注:盍簪,出自《易·豫》九四爻:“勿疑朋盍簪。”盍,聚合;簪,簪纓(做官者顯貴之稱)。
另:
守歲阿戎家,阿戎,表示弟弟,南朝時期的稱呼。《宋書》:謝惠連初不為父所知,族兄靈運曰:“阿戎才悟如此,而何作常兒遇之。“
杜位,是杜甫的同族兄弟。他是李林甫的女婿。天寶十年時,李林甫高居相位,這個女婿境遇似乎也不錯,杜甫在他家裡過的春節。
今天說的兩種句式,都是謂語的倒置。有前置,有後置。
一個是主謂結構,謂語在主語前面:散-林鴉。一個是動賓結構,謂語在賓語的後面:江雨-夜聞。
@老街味道
五言近體詩的一種複雜句,前4字謂語形式,末字也是謂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