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輕喜劇《親愛的爸媽》目前正在北京衛視黃金檔熱播,該劇對重組家庭的親情關系、婚姻觀念、教育觀等進行探讨和呈現,展現了闫妮、王硯輝出演的父母柳碧雲和江天懷在處理生活、情感問題上的“大智慧”,江家充滿煙火氣的日常生活,引發觀衆共鳴。
其中,闫妮出演了一位跟自己以往作品序列中不同的母親角色。劇中的柳碧雲是京劇名家,她的第二任丈夫江天懷是林業局局長,瑣碎的生活總像一地雞毛,柳碧雲面臨着方方面面的挑戰,即使如此,她也堅持做自己,坦然面對所有的煩惱,用自己的堅韌和坦蕩,成為子女的精神力量。在采訪中,闫妮對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表示,柳碧雲身上有一股勁兒,也讓闫妮頗為欣賞。“她在任何時候,我都覺得她沒有失去她自己,這個是這個人身上很大的一種魅力”。
挑戰京劇名角,演繹内心強大的女性角色
首次挑戰京劇名家,如何做到舉手投足都自帶韻味?面對從唱腔再到儀态等諸多困難,倪妮看了很多程硯秋、遲小秋、張火丁等程派名家的演出資料,采訪談話等,來尋找感覺。她還專程請教過王學圻。在她看來,有能力把自己對京劇的理解,通過角色傳播給年輕觀衆,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問:如果用幾個關鍵詞來概括柳碧雲這一角色,您會怎麼形容她?她的哪些經曆或者性格最打動你?
闫妮:我生活中是一個很簡單的,就看似很随意的,也會忘這忘那的,這個是我覺得我跟柳碧雲像的地方。我覺得柳碧雲她内心是熱愛她的藝術的,她在生活中還是很雲淡風輕的,她這個人不管哭過笑過,她會自己解決一些問題,她是一個潤物細無聲,内心強大的人。我感覺有一種很堅韌的美,為人母的一種克制。
問:柳碧雲是一名京劇演員,您第一次挑戰京劇造型,從唱腔到儀态做了哪些功課?
闫妮:這是我演這個戲最大的困難,但是也是對我最有吸引力的,因為戲曲是從小融入到骨子裡的童子功。我那段時間一直在看張火丁、遲小秋、程硯秋的演繹,因為她是程派的,我也把他們很多的資料,平時談話什麼的我都翻出來看。
還有王學圻老師他演過京劇,那段時間一直在跟他聊這個角色,他也給了我很多的建議。他說最主要的你要把京劇演員在生活裡的狀态要拿捏出來,這個是你要下工夫的,他說我平時在台詞上和儀态上都要跟以前有所不同,這個是我要注意的。還有他講了很多京劇演員平時說話的一種感覺,比如說在公共汽車上你不小心碰到别人了,會說一句“對不起,讓您受累了”,其實她的台詞是要去雕琢的,這個都是我要去反複想的和去看劇本的。
我之前也沒有太懂《鎖麟囊》這部戲,可是真正我要懂得了的話,我覺得這部戲其實講到最後是“種福得福,早悟蘭因”,我現在有能力去傳達給年輕人,還是挺有意義的事情。
用自己的方式給每個孩子最大的體面和尊重
演過很多母親角色,闫妮覺得這個角色内心有一股勁兒。“我覺得柳碧雲不管對婆婆,對老公,她其實都沒有失去她自己。從這一點來講,她其實不是隐忍的,她還是她自己,人一輩子最終還是要找到自己,我欣賞柳碧雲身上有那樣一股勁兒。”這也帶給孩子一種精神力量。
問:再一次飾演母親的角色,您覺得在诠釋親情上有哪些不同?
闫妮:我覺得她是用她的方式給每個孩子最大的體面和尊重。對每個孩子她都不一樣。比如說李冰,因為他從小失去母親比較膽小,所以她對待李冰更加細膩、更加溫柔。對江梅,對待江林,她都有她自己的一種方法。比如江梅跟她說把她的照片剪了,但其實她說“剪了就剪了,趕緊去吃飯”,她用她的方式去跟孩子相處,這是我挺喜歡的一種感覺。她對江林,比如說犯了錯誤讓她去解決,但是她解決完了之後她還要讓江林知道他的錯誤,要讓他明白她犯的錯誤。柳碧雲不管跟誰在一起,她都沒有失去自我,這個是讓我覺得這個人還是挺有魅力的。
問:支持江雪生下孩子、提倡穿衣自由、追求家庭地位平等……在那個年代,柳碧雲是個超前的人,更是“新時代女性”的代表。您認為是什麼原因讓柳碧雲如此“與衆不同”?
闫妮:我覺得其實每個年代都有超前的人,她的與衆不同跟她的人生經曆,她的職業,都是很有密切聯系的。因為她在戲劇中也走過了很多人的人生,還有在她自己的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起伏,她也遇到了一些大時代背景的坎坷,所以她看到和經曆的很多,所以這個人就會更開放和自由一些。
問:這一次在劇中和年輕演員有很多合作,您感受如何?
闫妮:這一次和一些年輕演員他們來劇組,我回過頭來想,真的都跟劇中的人一樣,其實我還是看到他們身上的一些特點,我想既然我們都在這樣一個劇組裡面,我們有時間在這樣一個戲裡面好幾個月,我們一定要真正地去幫助他們,就是說大家也要互相地學習彼此。
我不管跟哪一個演員,拍戲的時候我都會不遺餘力地跟他們說,當然不是我說的就一定是對的。我可以教他們一些方法,讓他們去不斷地嘗試,可能每個演員的天分和基礎都不同,但是我覺得在最後、最終的還是他這個人物,但是我覺得這個戲裡面所有年輕演員,好多年沒有像這個戲裡面的一種感情,大家其實都是很珍惜這次拍戲的機會。
我記得在王硯輝老師殺青的那一天,已經快淩晨兩點多了,他要殺青了,每個孩子都舍不得他走,我們就坐在一個沙發上聊天。每個孩子都講他自己,然後我的大兒子江森他就講到他,他說他開始接到這個劇本,他媽媽剛去世,所以他不敢接這個《親愛的爸媽》,他覺得他特别害怕,但最後還是接了這部戲。他覺得在這個戲裡,每個人都講了自己的一些經曆,我就覺得他們都有自己内心的一些東西,那天晚上大家都講出來了。
随着年齡增長,更想給觀衆更多好的東西
闫妮和王硯輝演繹的一對“父母愛情”,令觀衆印象深刻,她說其實保鮮的秘籍就是“相知相愛”。闫妮也坦承,随着年齡的增長,一想到觀衆把寶貴的時間來去欣賞自己的戲,内心就充滿感恩。“我覺得大家能在這個戲裡面有溝通的時候,更要給觀衆一些好的東西,這個可能跟我以前的思考有所不同。”
問:您與王硯輝老師首度搭檔飾演夫妻,拍戲過程中想必有需要磨合的地方?
闫妮:我感覺他就是像江天懷一樣,有一個很大的胸懷,是他把我們,把這些孩子托住了,到老的時候他可能也會變得有點像小孩一樣,他也需要一種女人的關愛。我也非常感激王老師,我跟他在一起也有很親的一種感覺,我們倆有時候也發發微信,感覺真的是在這個戲裡面培養出來的一種感情。
問:江天懷在劇中可謂是“寵妻狂魔”,您認為兩人愛情的保鮮秘籍是什麼?
闫妮:柳碧雲和江天懷他們是真正彼此相愛的,因為柳碧雲她也是搞藝術的,江天懷也熱愛詩詞,他也念普希金,他們倆有共同的語言,他們也一起在幹校裡同甘共苦過,彼此信任。我覺得這種1 1大于2本是可遇不可求的,在那個年代。但是他們倆應該是互寵的,不光江天懷寵柳碧雲,柳碧雲對江天懷也很好,就是可能你這個時候你需要我,我寵着你,有一天你病了,你怎麼樣,我也會寵着你。我覺得他們倆不管是工作上、生活上都很契合,還算是一種幸福的夫妻。
問:從06年《武林外傳》到現在,您覺得自己對演員的理解有哪些變化?
闫妮:我覺得從2006年到現在,可能就是我飾演的角色不一樣吧,但是我覺得我現在想到的,對于内容為王、作品為王,我覺得這個意義是比以前要想得多了。現在我歲數大了,覺得時間更寶貴,觀衆把寶貴的時間來去欣賞我們的戲,我覺得大家能在這個戲裡面有溝通的時候,更要給觀衆一些好的東西,這個可能跟我以前的思考有所不同。
問:在您诠釋過的角色群像裡,您覺得哪個比較接近自己的性格?
闫妮:在我诠釋過的角色群像裡我覺得都不同,可能每個角色跟我都有一些相像的地方,也有我想此刻表達的東西。不過我現在這個階段來講,我覺得柳碧雲可能更像我這個人。
問:接下來還想挑戰哪些類型的角色?更想接哪種題材的電視劇?
闫妮:我現在正在拍《私奔的外婆》,是一個老年人的戲,對我來說也有一些挑戰。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來源:紫牛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