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工程技術專家分析?4月23日上午,在北京舉行的201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号表彰大會上,今年55歲的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黃金娟獲殊榮而就在4月22日由中宣部與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布的10名“最美職工”中,黃金娟也名列其中,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電力工程技術專家分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4月23日上午,在北京舉行的2019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号表彰大會上,今年55歲的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黃金娟獲殊榮。而就在4月22日由中宣部與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布的10名“最美職工”中,黃金娟也名列其中。
“她身材瘦小,卻蘊含大能量。”黃金娟的同事都親切地稱呼她為“不知疲倦的老黃牛”。參加工作35年來,黃金娟個人共獲得專利授權60餘項,主編參編各類标準4項,榮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9項。
黃金娟說,所有的成果和肯定隻是讓自己站在一個更高的起點。對電力計量事業的由衷熱愛,是黃金娟的初心。
當年,20歲的黃金娟從浙西電力技校畢業後,到紹興電力局從事計量檢定工作。密密麻麻的各種接線前,黃金娟每天要做的,就是目不轉睛地盯着各種刻度與報表,快速校驗比對,再一一将電能表與接線連接進行檢定。“大量重複性機械式的勞動,很多女職工和我的手關節都因此受過傷。”黃金娟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有沒有可能讓自動化控制技術實現電表智能化檢定?”
她開始收集資料、做功課,向業内專家、廠家技術人員請教,最終獲得了單位的支持,由黃金娟擔任技術總負責人開展自動化檢定技術研究。
那幾年,黃金娟帶領團隊前前後後開了120多次的技術讨論會,技術方案一再推倒重來,光手繪圖就裝了三麻袋。為了獲取自動接拆線的氣缸最佳推力值,她進行數千次的試驗。為了提高0.5秒的整體節拍,曾經連續計算整整3個通宵。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這套自動拆接裝置實現了從傳統人工45分鐘到2秒鐘的飛躍,檢定準确率達到了百分之百。
2012年3月,黃金娟帶領團隊開發的國内首套電能表全自動智能檢定系統投入運行,引起業内轟動。如今,這項電能表智能化計量檢定技術已廣泛應用于全國多個省市,并通過專利許可方式在丹麥、韓國、馬來西亞等國推廣。
“小小的電表,一頭連百姓,一頭連國家。”談起這份事業,黃金娟眼中閃着光,“為一線工人減輕工作壓力,為廣大用戶計費結算把關,再辛苦也值!”(見習記者 李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