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無論中國還是日本的父母,都會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很大精力。尤其很多日本女人,隻要生過孩子後基本都會直接辭職,專心在家做全職媽媽。
三到五歲之間的日本小孩,是可以免費上幼兒園的。
針對那些條件比較差的家庭,如果孩子未滿三歲,還可以享受到完全免費的日托服務,可謂減輕了很大的經濟壓力。
但衆所周知,日本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十分嚴苛,甚至已經到達了“變态”的地步。比如為了讓孩子增強體質,冬天甚至會有不穿上衣在外站着挨凍的舉措。
有位朋友現在定居于日本,她的孩子自然也是上的日本幼兒園。
她前些日子回國時,給我講了很多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聽其講述時,我完全處于一種瞠目結舌的狀态。
不得不感慨,其實日本幼兒園的“變态”教育方式,雖有部分難以接受,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國家長深思和學習。
日本幼
1)關于衛生
朋友說日本的幼兒園會提前邀請适齡孩子進入幼兒園體驗,目的是增加小朋友之間的了解程度,并讓他們感受到關于幼兒園帶來的快樂。
通常來說,日本幼兒園裡都會留出一塊沙地,上邊擺放着各種小鏟子和小桶這類的玩具。
老師也會經常組織孩子一起坐地上玩沙子,雖然弄得滿身塵土,可小朋友們卻都玩得十分開心。
可朋友的孩子卻對這種做法比較排斥,因為擔心弄髒自己。
聽到這裡,我也聯想到了自己小時候,那時隻要一看到哪有沙堆,都會興奮地玩一會兒,可父母很快就會過來制止。
其實,關于衛生與否,完全要看個人怎樣理解。但成年人總是把個人觀點的“髒”,代入到孩子的觀念中,無形中就否定了孩子的快樂。
2)個人與集體
集體觀念是日本幼兒園最重視的,集體觀念同時也意味着無差異,比如上學要穿校服,甚至關于毛巾、水杯和飯盒這樣的東西都有統一的标準。
日本幼兒園還會要求孩子提前準備抹布,自行擦地闆和玻璃。
其實,這些細節和要求孩子養成的習慣,都是為了教會孩子将自己視為集體之一,培育集體觀念。
在這方面,中國的制度要寬松許多,雖有校服,但強制程度并不深。
3)健康觀念
日本有一個“七分飽、七分暖”的教育觀念,他們不會要求孩子吃得太多,也不怕孩子穿得很少。
而且日本孩子生病時,家長也不會動不動就帶他們去醫院打針,但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高居世界前列。
日本幼兒園還規定孩子進入學校後,必須要換鞋子,避免将灰塵和髒東西帶入學校。
包括前面所說的“冬日耐寒訓練”等舉措,自然屬于較為嚴苛和“變态”的做法了,從中可見一斑。
4)真正意義上的獨立培養
中日兩國的孩子上學都有一個書包,可日本孩子的書包内部還會細分出很多小的包,以便容納不同物品。
日本孩子放學後,需要獨自背包回家,食堂内也會由孩子輪流打飯。
日本人十分重視孩子的體質,他們會鼓勵孩子多參與運動,如果有孩子因此受傷,家長甚至會因為給學校添麻煩而主動道歉。
這些運動不僅僅是體操,通常也包括遊泳、疊羅漢、單雙杠、獨輪車……等各種訓練。
5)不對吃飯的具體時間做規定
我們小的時候經常被老師教育“吃飯要快”,誰要是吃得慢還會被說“拖拉”。
但是,日本幼兒園在此方面的管控比較松。由于孩子小,腸胃消化功能也一般,他們鼓勵孩子慢慢吃飯。
盡管時間上沒有規定,可餐桌上的禮儀卻十分嚴苛,餐前一定要說“我開動了”,餐後則說“謝謝款待”,日本小孩也會被教育珍惜糧食。
總體來說,日本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和基本的生存上面有很高的重視程度,卻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學習的時間。
而且,其中一部分活動甚至讓中國家長瞠目結舌、難以接受。
總之,每個國家孩子的特性,也決定了教育方式的不同,這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好壞,有的隻是是否适合自己。
但我們可以從其他國家的教育方式中尋找到部分長處,發展自己,就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來說,還是挺值得深思的。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産、育兒團隊,青雲計劃獲獎者。專為孕期大小事和嬰幼兒護理提供知識儲備,在懷孕或育兒期間遇到的任何疑惑,都可以通過私信咨詢,得到滿意的答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