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的家鄉地處中原,是小麥的主要産區,因此,飲食習慣多以面食為主,一日三餐,主要食品有面疙瘩,面條和饅頭。尤其是晚餐,一般主要是喝面條,晚餐喝面條已經成為多年來不便的飲食習慣。
前些年,經濟條件差,沒有面條機,家常面條的做法以手擀面為主,這種傳統方法做出來的面條勁道,口感好。後來,随着科技的發展,面條機走進了千家萬戶,壓起面條來,省時省力,口感也很好。
面條的做法有很多種,比如撈面條、蒸面條、炸醬面、焖面、油潑面等,但是在衆多面條中,我最鐘愛芝麻葉羊肉炝鍋糊湯面,因為這種面條不僅好喝有營養而且還養生,它被譽為家鄉的一種美食。
芝麻葉羊肉糊湯面的具體做法也很簡單,需要的食材有:芝麻葉、新鮮羊肉、面條、花生碎、蔥、姜、蒜、花椒、食用鹽等廚房常用的作料,操作過程簡單易學,具體做法如下:
芝麻葉最好是去年的老芝麻葉,放在冰箱裡已經儲存一年了,沒有了原先的爆味,有的純粹是清香的味道,用清水把芝麻葉漂洗幹淨,再把芝麻葉的筋脈抽調,不然的話會影響口感,一切準備就緒,再用到切成幾段,放進一個大碗裡,把蔥姜蒜切碎再加入适量的食用鹽和自知道小磨香油,攪拌均勻,腌制幾分鐘,等待備用。
新鮮羊肉用刀切成薄如蟬翼的薄片,如果在夏季,天氣比較炎熱,羊肉的數量不易過多;如果在冬季,天氣寒冷,可以多放一些,用來增加體内的熱量,達到禦寒的作用,所以,羊肉的數量要根據天氣來定。
接下來,起鍋燒火,待鍋熱以後,倒入本地正宗的自己壓榨的野生菜籽油,再放入花椒、辣椒、八角等大料,煸炒出味,把切好的新鮮羊肉片倒入鍋裡,迅速炝炒,加入适量食鹽,待羊肉變色之後,加入開水或者高湯,熬制十分鐘左右,打開鍋蓋,用勺子撇去上面浮着的血沫,然後下入事先做好的面條,等待面條快煮熟的時候,加入搗碎的花生和腌制好的芝麻葉,等到面條完全變黏糊就算做好了。如果有香菜,再撒上一些做點綴,味道更是清香撲鼻。
看着一碗熱氣騰騰的芝麻葉羊肉糊湯面,頓時食欲大增,再澆一勺辣椒油或者是老幹媽,一口氣能喝上兩三碗一點兒不為過,面條喝到肚裡,渾身舒暢,即使熱得大汗淋漓,也顧不上去擦汗,這感覺隻一個字——爽!
喝着這樣的面條,我不禁感歎道:這是小時候家的味道,也是媽媽的味道,因為這碗面裡寫滿了濃濃的鄉愁和摯愛親情!
作者簡介:李士曉,筆名,藝術人生,一名70後教育工作者,我的工作就是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愛好文學和書法、擅長寫作。所以,我經常以筆為載體,在歲月的長河裡,拾取生活中散落的貝殼,通過網絡平台, 和大家分享一些教學故事,生活随筆,成長經曆,人生感悟,歡迎點贊、轉發和關注,謝謝您的支持!文中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