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杜牧最有名的詩句第一名

杜牧最有名的詩句第一名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2 20:52:37

杜牧最有名的詩句第一名?北宋時期,有位科舉狀元名叫鄭獬青少年時期的鄭獬,既有超出常人的遠大志向在學校讀書時,鄭獬常對同學們如此表達自己的抱負:“李廣事業,自謂無雙杜牧文章,止得第五”其中後面一句,說的是唐代一樁科舉典故,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杜牧最有名的詩句第一名?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杜牧最有名的詩句第一名(唐詩與考試49杜牧再有才)1

杜牧最有名的詩句第一名

北宋時期,有位科舉狀元名叫鄭獬。青少年時期的鄭獬,既有超出常人的遠大志向。在學校讀書時,鄭獬常對同學們如此表達自己的抱負:“李廣事業,自謂無雙。杜牧文章,止得第五。”其中後面一句,說的是唐代一樁科舉典故。

大和二年(828年)進士科開考前,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市)考生杜牧,帶着自己的詩賦文章,求到了大名士吳武陵門下,希望等得到他的指點推介。吳武陵雖然官聲一般般,但素有愛才之名,尤其喜歡提攜青年後進。吳武陵讀了杜牧帶來的詩文後,贊不絕口,認為此人懷有大才。因而,吳武陵滿口答應杜牧,對于他參加科舉考試的事情,自己一定會幫忙到底。

本科主考官,名叫崔郾。崔郾也是進士出身,從政多年,官聲政績頗佳,與吳武陵比較熟悉。某天,吳武陵找到了崔郾的辦公室,一進門就開門見山:“聽說你被指定為本科的主考官了,我今天來找你,就是想給你推薦一個優秀考生。我知道你很忙,不一定有時間閱讀這個人的文章作品,不如我當場給你朗讀一下他的一篇作品,你來評判一下水平到底如何。”說罷,展開一篇文稿,搖頭晃腦、有闆有眼地朗讀開來:“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

吳武陵朗讀的這篇文稿,正是杜牧的名作《阿房宮賦》。崔郾也是個有學問的人,還沒聽完就大受震撼,深感杜牧确實才華超群。吳武陵朗讀完畢之後,有些得意地問崔郾道:“怎麼樣?這個杜牧才學沒得說吧,本科狀元是不是應該歸他呀?”崔郾心說,這樣的大手筆,沒幾個人能寫的出來。不要說其他考生,就連我這主考官,也遠遠不及。如果隻看文章水平,狀元頭銜自然非他莫屬。

崔郾心裡是這樣想的,嘴上卻這樣說,“不好意思啊,吳老先生。本科的狀元人選,已經基本确定了,沒辦法再考慮這個杜牧了。”聽崔郾這麼說,吳武陵有點失望,就跟崔郾讨價還價道:“既然狀元不能考慮,那我也讓個步,讓他進前三總行了吧?”崔郾有點為難地說,“今年報考的有才考生太多,前三也不好辦了。”吳武陵就有點發急:“這麼有才的考生,最差也得是前五,要不然你對外沒法交代。”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崔郾隻能點頭應允。

吳武陵與崔郾這樣的做法,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内定行為,不公平也不規範。如果在如今的考試中誰敢這麼幹,屬于嚴重的違規行為,是要被嚴肅追責的。但在唐代,這樣的現象并不鮮見,尤其是中晚唐時期。将其視為科舉考試的一個弊端,也未嘗不可。

吳武陵走後,在場的人紛紛對崔郾說,這個杜牧名聲不佳,在社會上影響不太好,能錄取他就不錯了,哪有資格在名次上挑三揀四。崔郾說,“我何嘗不知道杜牧這個人的品行有些問題,但吳老先生的面子我總是要給的。哪怕杜牧是個殺豬賣肉的,或者是二傻子,我既然答應了吳老先生,也不好再更改了,更何況他還那麼有才呢。”就這樣,杜牧本科考試真就取得了第五的名次。這段故事,就是“杜牧文章,止得第五”的由來。

從這段故事可以得知,杜牧因為做事不拘小節,從而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壞了名聲,進而對自己的科舉仕途帶來了負面影響。怎麼個不拘小節法呢?有他自己的詩《遣懷》為證:“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赢得青樓薄幸名。”可見,年輕時的杜牧,比較吃喝玩樂、聲色犬馬一些。人在江湖,名聲為重。所以,為人處事不能隻圖一時痛快,不計後果。不然的話,就可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雖然沒有拿到狀元稱号,但心态很好的杜牧,并沒有因此而牢騷不滿。在他看來,能拿第五也是一件很值得慶賀的事情。錄取結果公布之後,杜牧特意賦七絕一首,表達了自己進士及第後的無比喜悅之心情。這首七絕,就是比較有名的《及第後寄長安故人》:“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秦地少年多釀酒,卻将春色入關來。”家鄉的弟兄們啊,我好不容易金榜題名了,你們要多準備些好酒,熱熱鬧鬧地慶賀一番啊!杜牧的這首詩,還傳遞出這樣兩個信息:本次進士科考試,不在長安而在東都洛陽舉行,共錄取進士三十三人。

縱觀杜牧的一生,确實桃色故事多多。比如他與美女張好好之間的風流韻事,再比如他與一位吳越少女著名的十年之約,等等。而這些風流韻事的發生,又都激發了杜牧的創作靈感,催生了一些脍炙人口的詩歌名篇,例如《張好好詩》《杜秋娘詩》《歎花》等等。由此看來,愛情确實是一種強大的文學創作動力。

人性是複雜的、多面的。雖然杜牧曾經風流不羁,但他也是一個有能力、有作為的官員。杜牧做過膳部員外郎、比部員外郎、吏部員外郎、中書舍人這樣的京官,也出任過黃州刺史、池州刺史、睦州刺史、湖州刺史這樣的地方大員。所到之處,杜牧倒也能盡職盡責,展現出了不俗的理政才幹。尤其是在地方任職期間,杜牧能夠關注民間疾苦,積極興利除弊,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善事。杜牧還是個軍迷,喜歡談兵論戰,他的一些軍事見解,也頗有獨到之處,有些帶兵多年的高級将領都為之折服。

杜牧是唐代傑出詩人、散文家,人們喜歡将他與杜甫合稱為“大小杜”,又将他與李商隐并稱為“小李杜”。杜牧的詩作,以七絕著稱,内容多為詠史寫景抒懷之類,情感深沉凝重,遣詞造句精到别緻。杜牧的七絕内容形式俱佳,節奏感韻律感極強,特别适合朗讀記憶,因而傳世佳作甚多。可以這麼說,杜牧七絕體裁的作品,被當今人們所熟知和喜歡的數量,甚至超過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名氣比他大得多的詩人。

杜牧人所共知的七絕作品,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将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比如《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比如《江南春》:“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比如《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比如《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比如《寄揚州韓綽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凡此等等,數不勝數。筆者轉引這些佳作,根本不用去翻書查資料,都能背誦如流,下筆就有種刹不住車的暢快感。

記得在大學讀中文系的時候,有段時間現代漢語老師為了提高大家的普通話水平,要求班裡推選出一些普通話比較标準的同學,每人每天在課前挑選一首古詩,帶領大家朗讀并做簡單講解。我們寝室包括筆者在内被推出三人,所挑選的古詩,竟然都是杜牧的七絕,還好具體篇目沒撞車。

讓人有些費解的是,作為一代文豪,杜牧辭世之前為自己撰寫的墓志銘,文筆卻平實無奇,全然不見昔日花團錦簇的绮麗風采。寫完自己的墓志銘之後,杜牧在家閉門不出,将自己的大部分文稿付之一炬,僅保留下十之二三。這件事,也挺讓人費解。

杜牧以四十九歲之壯年,便溘然長逝,令人不由為之扼腕。不然的話,他一定會留下更多的傳世佳作。

既然吳武陵為杜牧求狀元而不得,那麼就有必要對本科狀元的有關情況做個簡要介紹。

本科狀元,名叫韋籌。韋籌的出生年月及籍貫均不詳,金榜題名後為官亦不顯,隻是做了個太學博士這樣的低級教育小官。韋籌本人籍籍無名,著名詩人溫庭筠為他寫的一首詩《題韋籌博士草堂》,倒是青史留名了。這首詩是這樣寫的:“玄晏先生已白頭,不随鹓鹭狎群鷗。元卿謝免開三徑,平仲朝歸卧一裘。醉後獨知殷甲子,病來猶作晉春秋。滄浪未濯塵纓在,野水無情處處流。”

從溫庭筠這首詩的内容看,這位韋籌狀元日子過得比較清貧簡樸,平日裡隻知一門心思做學問,筆耕不辍,即使有病在身也不曾有所松懈。看起來,他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老學究,為人生活都很單純。

壹點号谷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