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 亞運會火炬傳遞?1990年,我市工業、文化等各領域持續提升,對外交流不斷增加,進一步擴大了城市影響力,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1990 亞運會火炬傳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990年,我市工業、文化等各領域持續提升,對外交流不斷增加,進一步擴大了城市影響力。
這一年,我市在工業領域取得非凡成就,尤其是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設備所研制外層為碳鋼、裡層為不鏽鋼的無縫鋼管獲得成功,結束了我國不能制造複合鋼管的曆史。此外,引進國外技術研制的中國第一台LTGV-10型側鼓式跳汰機在洛陽礦山機器廠(今中信重工)試制成功;河南省第一條複合光纖通信線路在我市建成;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耐火材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通過國家技術監督局評審,由部級中心升格為國家級中心。
洛陽制造在這一年也頻頻走出國門,洛陽嘉陵摩托車廠生産的334輛摩托車打入美國市場,成為首批進入美國的中國摩托車産品。洛玻在全國首先生産出藍灰色浮法玻璃,并将我國第一套全部采用洛陽浮法技術的300噸級浮法玻璃成套設備,出口至印度尼西亞。
1990年,洛陽牡丹花會(現為牡丹文化節)已舉辦到第八屆,其對我市文化與經貿的促進與帶動作用不斷顯現。其間,我市接待賞花觀燈遊客200多萬人次,各類經濟貿易活動成交額達6.6億元。我市還舉辦了其他科技文化交流活動,如第三屆中國城市市花展覽、中國第三屆當代詩詞研讨會、首屆全國新産品新技術交流洽談展示會、七大古都畫展巡展等。
依托花會與其他各項活動,1990年,我市的外事活動十分活躍:法國盧瓦爾省議會代表團、印度檢察代表團、法國圖爾市政府代表團、意大利米蘭武術代表團、泰國内政部副部長瓦塔那等紛紛來洛考察訪問。
這一年,《洛陽日報》在全國各地市報刊中首家使用電子照排膠印技術,報紙改為對開4版,更好地服務我市宣傳工作。
在文化體育方面我市也取得許多成就,8月1日,日本東洋文化振興會訪華團與洛陽的白居易後裔,在龍門東山琵琶峰白居易墓前舉行立碑儀式,碑文為“白樂天流芳千古”。在伊川縣呂店鎮菜園村還發現一具距今12萬餘年的猛犸象化石。
當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北京舉行,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舉辦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也是中國首次承辦亞運會。在此之前的9月14日,亞運聖火在我市傳遞,由600人組成的火炬隊伍沿中州路将亞運火種傳往各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