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從來,我們采訪了三位已經大學畢業的年輕人,他們回憶了自己的高考往事,還真挺準的。
“陶博文你還想不想上大學啊?”提起高考,25歲的小陶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數學老師當着全班人的面質問他,在得到一聲冷笑作為回答後,老師給了他一巴掌,然後他啊了一聲,接着轉頭沖出教室,一路奔跑,跑網吧去了。
“這大概就是我高考前的狀态吧。”小陶說,“我已經認命了。”
小陶家并不是很富裕,他的父親在船廠上班,而他的母親是個裁縫,雖然收入不是很高,但小陶的父母很看重孩子的教育,傾其所有為兒子打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初中時小陶提出想要一台電腦用來學習英語,父母立馬給他買了。不過小陶大部分時間是用電腦來玩遊戲,那時候他玩勁舞團,據說是全校手速最快的男人,迷倒了無數少女。
但沒有物質的愛情就是一盤散沙,小陶沒錢,買不了漂亮的衣服,周圍女孩對他的喜愛注定無法持久。在小鎮,有錢買限定禮服的男孩才會有女朋友,這是他青春期永遠的痛。
小陶成績在鎮上算是上遊,小升初考上了當地初中的實驗班,小鎮隻有一所初中,實驗班背負了全鎮去市裡上重點高中的期望。
後來中考,小陶離統招線差了五十分,但為了他将來能考上好的大學。父母還是湊齊了每年7000的借讀費,把他送進了市重點。
十六歲獨自出遠門,去市裡上學,大家都說這個孩子将來肯定有出息。可是去了市重點後小陶才意識到自己與好學生的差距,“他們的英語比我标準多了”,回憶剛上高中時的日子小陶如此說道:“有些知識點他們初中就學了,我完全不會。”
小陶也不是沒有努力追趕,但本身就是差五十分進的學校,随着時間的推移,他與周圍同學的差距越來越明顯。到高一結束要分文理班時,小陶在班裡排名倒數,而倒數的幾個人幾乎都是借讀生,這讓他感到稍許安慰。
小陶唯一比城裡孩子厲害的技能是翻牆,學校圍牆很高,城裡人一般認為不會有人能翻出去,不過小陶從小爬樹,“城市裡的圍牆對我們小鎮孩子來說不是問題”,他就這樣每天宿舍熄燈後翻圍牆出去上網,早上再翻回來,一年都沒有被發現過。
小陶說:“玩遊戲給我一種命運是可以掌控的滿足感,學習的時候不會有,周圍同學都比你厲害,不光是成績上的。”
沒有一個人知道小陶每晚出去玩遊戲,由于經常在課上困得搖擺仍然堅持不趴在桌上睡覺,還作為刻苦學習的典型被老師大肆宣傳,即天賦不足卻異常努力,值得大家學習以及感到羞愧。
晚上翻牆玩遊戲還能得到一個好學生的人設,這整個過程讓小陶有一種微妙的快感,他覺得自己一直在被現實捉弄,這是他唯一能捉弄現實的地方。
小陶唯一一次失手是在高三的時候,他從宿舍陽台翻出去時落在一個保安的頭上,誰會想到淩晨一點會有一個保安在宿舍樓下草叢中上廁所呢?
至此一切都說得通了,“翻牆玩遊戲,在師長面前裝作一副刻苦學習的樣子,作風極其惡劣!”這是年級主任給他的評價,他們叫來家長,小陶的父親當衆揍他,母親則是趴在桌子上哭。
但這并不能讓小陶的成績變好,即便他真的不出去上網了,他坐在教室裡還是有一種無法掌控生活的無力感,上課聽不懂,也沒人關心他。
小陶講:“他們跟我說你還有希望,不停地給我灌雞湯,那些話他們信嗎?黑闆報上面寫着考上211打敗富二代,他們是在搞笑嗎?”
最終他幹脆放棄了思考,成為了真佛系中學生,隻有在受到嚴重刺激時才會做出比如跑向網吧這樣的暴走事件。
高考後小陶去上了個三本,我問他“如果高考可以重來,你的人生會有什麼不同嗎。”
小陶答道:不會的吧,頂多上個二本,然後畢業了一樣是去做銷售。
我問他中學時光是否有遺憾,他說他喜歡的女孩就在隔壁班,每天看見她從走廊路過是他高中生活裡唯一有色彩的時刻,不過高三下學期女孩就不來上學了。
“她出國讀書了,後來我也沒再見到她。”
對小王來說,高考仿佛就在昨天。
她的事迹至今被班主任老師用來鼓勵學生:高考前一個月二本線都沒有,最後高出一本線三十多分。
考前小王是被認為沒有希望上好大學的,三次模拟考她隻上了一次二本線,但這并不能說小王成績不好,或者她不努力,他們班一共就十二個人上了二本線,小王在班裡算得上是中遊偏上了。
小王所在的學校是當地一所鄉鎮高中,在全市三所高中裡,小王的母校是師資力量最薄弱,教學設施最落後,每年成績也是最差的學校,“中考考到我們這個學校基本上是沒希望上好大學的。”小王一臉惆怅地說,“不過也還好,我媽說過,中考刷一半,高考再刷一半,普通人家的孩子有學上就很不容易了。”
在這裡,牆上沒有“兩眼一睜,開始競争”的标語,老師不會問你“還想不想考大學了?”,也不會給學生太多的壓力,那種打了雞血般的百日誓師大會這裡也從來不辦。因為全校幾千人,能考上二本的也就幾百号人。
“我們都知道,教學資源的落後,還有生源的素質,很多事情不是人能決定的。”小王當年的班主任陳老師非常坦然地談起學校的各種問題,“市一中的老師都是名校畢業,學生基本上都是重點小學重點初中一路走過來的,我們不跟他們比,我們跟自己比。”
陳老師今年35歲,當年他就是從這個學校考上的大學,畢業後他決定回母校任教,這麼多年他的班成績一直都是最好的,“最多的時候能考二十多人吧,我們一個班四十多個學生,清華北大是肯定沒有的,但武大有過一個。”談起過往輝煌,陳老師一臉驕傲,但他旋即又說:“還是不能跟一中比,他們有清華北大,一個班能考十來個一本。”
說起小王,陳老師非常激動,但他隻是一個勁說“這個學生不得了啊,我記得她蠻用功的”,但要問更多細節,他也想不起來。究其原因,大概在于高考前的小王隻是班上一個不起眼的孩子。
小王生性内向,父母早年離異,母親帶着她獨自生活。跟很多家長一樣,母親最看重的就是孩子的教育,但這位母親不會給孩子很多壓力。
中考前,母親對小王說“我也沒多少要求,你能有高中上就可以了。”成績出來,小王隻能上鄉鎮高中,她本來很難過的,母親卻說,這樣已經很不錯了,有一半人不如你呢。
這樣的态度延續到了高考,即便小王模拟考成績不佳,母親也沒給她太多的壓力。
但不給壓力的同時,母親對她的照顧卻又很細心,這個女人從小王高三開始便辭去工作,去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每天照顧小王的生活起居。她很少問成績上的事情,多是問些學校裡發生的趣事,再就是“最近感覺怎麼,壓力大不大”這樣關心的話語,在她身上能看到一種中國式母親的無私與隐忍。
小王在班上沒什麼朋友,她總是獨來獨往,大部分老師對她的評價都是很安靜,很用功。高考成績出來後,說到她的名字,很多老師甚至不知道是誰。
我問她考前是不是有什麼秘籍,小王搖搖頭,她隻是跟着老師的步伐,做試卷,一遍遍做試卷而已。考前一個月,他們平均每天做四套試卷,這隻是老師發的。
高考沒有給這個普通鄉鎮少女留下什麼驚心動魄的回憶,她印象最深刻的事發生在高考以後,小王說:“成績出來後我們家辦了酒席,我見到了很久沒出現的爸爸,他很開心,别人說你女兒真厲害,他說哪裡哪裡,我沒有功勞的,哈哈哈。”
小王現在在上海做市場策劃,她把媽媽接了過來。
高考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她的命運,而在她的家鄉,仍有源源不斷的學生進入她的母校就讀,即便那是一所被認為“進來就沒希望考上好大學”的學校。
老曹并不讓我叫他小曹,雖然他才二十多歲。
老曹的故事也不複雜,但他連綿不絕balabala了兩個多小時,從他決定不參加高考遠走他鄉讀書到回國養雞,其間經曆都可以寫一本長篇小說了。
在此隻節選高考部分。
與我采訪的别的對象不同,老曹沒有參加過高考,但高考前的日子對他來說同樣刻骨銘心。
老曹是江蘇人,高二分文理科,江蘇的文科理科是有組合選項的,比如理科就是物理 化學,文科就是政治 曆史,語數外算總分,選擇的科目算ABC。
老曹選擇了物理 地理,這個組合在當時是非常奇怪的,大家覺得,隻有理科不好又不想讀文科的人才會這樣選。老曹所在的學校是省重點學校,進一步地大家覺得選物理 地理的都是成績不好的廢物。
老曹就是這樣的廢物,他理科不行,物理化學生物沒有及格過,他文科也不行,他覺得希特勒是英國首相,美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命運安排這個廢物去了廢物班,但他發現班上不全是廢物。
外地班大部分學生都是當地富商巨賈家的孩子,高二生活隻是作為一個跳闆,最後都是要出國讀書的。
老曹反而成了班裡最用功的學生,每次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這讓人心慌。”老曹講。
小高考老曹考了四個C,老師就語重心長地跟他講:我要是你爸爸,現在就準備送你出國了!
老曹的爸爸,據老曹描述,也是個廢物,但是祖上闊過,也算是個體面人。老曹16歲時,他爹光收地租就每月一百多萬進賬了,這也成了一個老師用來激勵普通學生的梗,“你以為你爸爸是曹瑞天啊。”他們都這麼講。
老曹的爸爸從來沒有關心過兒子的學習,當老師把他爹叫學校裡準備共同商議老曹的未來時,他爹甚至以為兒子是不是吸毒了。“你小子是不是偷我的XX了。”他爹當衆這麼說。
老師忙講:“曹先生,不是的不是的,小曹是個好孩子,跟您不一樣。啊,不對。總之,我們叫您來是想談談小曹的未來,您看他是不是出國讀書比較好,我們班很多這樣的,報了我們的出國班,陳總的兒子已經确定去斯坦福了。”
老曹的爸爸說好啊好啊,我兒子去哪呢?
老師說:哥倫比亞大學不錯。
于是老曹他爹當場交了十幾萬中介費,老曹就走上了出國留學的不歸路。
老曹最後去了北美某野雞大學,高考前的時光他基本是在玩樂中度過的。但這段時光裡仍然有讓他刻骨銘心的事情。
比如他網戀,雙方約定要一起去國外,可是在第一次視頻後,對方就迅速地把他拉黑了。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老曹很傷心,他需要安慰,而他又沒有朋友,他能去哪裡呢?
最終他去了學校,晚上十點半,他默默坐在角落裡,看着同學們埋頭寫作業。坐前面的同學拿出一袋面包,問他吃不吃,“好久沒看到你了,你是不是被錄取了?”同學講。
老曹搖搖頭,又點點頭。
同學說:“你看起來不太開心诶,有什麼大不了的,放假我們去玩遊戲吧。”
教室裡,隻能聽到空調的聲音,牆上“多考一分,打敗富二代”的橫幅在空調風中搖曳,老曹啃着面包,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
那種狀态讓人印象深刻,以緻多年後回憶起來,沒有參加高考的老曹也覺得這是他難以忘懷的高考記憶。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真的有這樣一次重回高考的機會
你會怎麼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