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 綜合報道
“我自己也想像他們一樣,照亮哪怕其他一個人也好。”近日,一篇清華貧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網絡流傳,受到廣泛關注。11月9日,多位清華學生告訴記者,文章直抵人心,深受感動。
“你們知道T35嗎?我很感謝這趟列車,這是唯一一輛從安徽到北京依然有硬座的白皮列車。”這位學生來自安徽,為了省錢,2014年從老家坐着硬座一路北上。據他回憶,這趟列車很難買,更多時候是拿着一個小馬紮坐着看書,度過火車上的一宿時間。
文章中提到,他當年入學時獎學金和助學金共計13000餘元,扣除學雜費,一年可支配的資金隻有6500元。他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開支計劃,每個月隻能花400元。同學吃西瓜喝飲料時,他隻能默默喝水;在食堂裡想辦法用最少的錢吃到最可口的飯菜;無法承擔班級出遊花銷,錯過了和同學的合照……這些内容瑣碎而樸實,卻又能直抵人心,令人動容。
“每年要寫兩封信,一封是給發放獎學金的企業,一封是給基金會的。”在獲得資助的同時,這位學生也會定期給那些給予他幫助的企業和組織送上一封手寫信。此後的日子裡,他通過兼職有了穩定的收入,也獲得了保研資格……
從研一開始,他每個學期拿出3200元,資助了4名家鄉希望小學的孩子,為他們提供一學期的生活費、學雜費等。每學期回家時,他也會去看看這些孩子,給他們講述外面的世界。文末,他說希望未來有一天,能像清華的校友一樣成立基金會,去真正做一些實事。
清華師生轉發,“朋友圈已經刷屏了”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昌鳳個人微信公号9日發文提到,一個清華特困生是如何生存、成長、感悟的......困苦磨砺了他的意志、能力,還教會了他善行和感恩。“我們所得到的一切,應該有相應的德行去支撐”......副校長在院長群裡轉的這段“樹洞裡流出的熱帖”,感動了許多人。不知樹洞主名姓,所以也未能征得同意便轉發了。希望給年輕的、不知為何哀愁、抑郁的學子們,一種力量!
記者注意到,不少清華校友紛紛轉載該文。“因為窮過,所以更覺幫助的可貴。”一位畢業于清華的網友表示,寫下這篇文章的學弟至今仍不算富裕,但卻心系那些貧困學子。他認為這種推己及人的情懷、力所能及幫助他人的态度,讓他頗受感觸。
清華大學碩士孫同學告訴記者,之前他也看到過很多類似的清華學子的勵志故事,但這個故事裡令人感動的是,學長在生活稍有改善後就能想着去幫助他人,這種情懷難能可貴。他也希望自己能學有所獲,日後用知識回饋社會。
“朋友圈已經刷屏了。”另一位江同學稱,目前大家争相轉發這篇文章,他看完後深受震撼。文章裡沒有賣慘、也沒有訴苦,學長用最樸實的語言,講述了他的大學生活,讓他看到苦難中的韌勁。
澎湃評論
超越貧窮,從來不是有錢就可以“走出貧窮”,不僅意味着解決自己的貧困問題,還意味着有意願、有餘力,去幫助社會上的窮人。他由自己的命運看到了其他人的命運,決定盡自己的努力去幫助别人,回報社會。
他的自述中,不止一次提到“德行”,這個詞源于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他是這樣理解的:“我們所得到的一切,應該有相應的德性去支撐”,“我接受了這一切,那麼我就應該做出相應地回報,匹配我的德行。”
真讓人贊歎。在這位學生心中,父母健康,自己求學一路順利,就是上天的饋贈,自己隻有提高自己的德性,才能“匹配”。
這就是道德的真正含義。它是用來約束自己的,是坦誠的,是與自己靈魂的對話,他通過提升自己的内在(德性)和外在(知識技能),最終走出了自己的“貧窮經驗”。他成為一個内心自足的人,而不是一定要去掙多少錢,不用等到自己成為大富翁給母校捐一筆巨款。這讓他擺脫了貧窮施加給人的局限。
貧窮作為一種處境,其可怕之處是給人的内心造成陰影。很多年以前,有一句經典的話,“我奮鬥這麼多年,不是為了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講的是一位名校學生很“争氣”的故事。但是這種“争氣”,某種程度上說仍是扭曲的,是在攀比,或者是在等待“報複”的機會——自己成為“人上人”的那一天,一定讓你們知道我是誰。
這種心理,和另外一個曾經的網絡流行語“鳳凰男”很像。有些農村出來的孩子,可以讀好大學,掙不少錢,但仍然對出身感到敏感,集中的體現就是自卑和自大時常交織在一起,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過去,特别想擺脫早年貧窮的經曆,最終反而讓自己在心理上陷入泥潭。
擺脫貧窮的路徑有兩種,第一是保持開放性,不要拒絕别人的邀請,去嘗試品嘗美酒和咖啡,接納不同的生活,這一種路徑是“外向”的。另外一條道路,就是這位清華學生講述的,是内在的、拷問自己靈魂的,不認為自己的貧窮是巨大的不公,相反,父母健康,自己成績良好,就已是一種恩賜,自己要提升德性,回報這種恩賜。
努力讓自己優秀,也盡力去回報社會,這是“走出貧困”最好也是最短的路。這名清華學生做到了。我們的社會有這樣的年輕人,讓人欣慰。
全文 ↓
(本文綜合極目新聞、澎湃新聞記者 鐘煜豪 程婷、張豐)
本期資深編輯 邢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