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氮碳共滲與滲碳

氮碳共滲與滲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7 08:30:01
  1. 質量檢驗項目

1.1外觀

鐵素體氮碳共滲件的顔色為:氧化發黑工件表面呈黑色或藍黑色,不進行氧化發黑的工件表面呈灰色。

檢驗方法:在500-Lx的照度下,肉眼觀察表面顔色應比較均勻一緻,不得有明顯的花斑、鏽迹、發紅。不要在室外強烈陽光下檢查工件外觀。對于有粗糙度要求的則要用粗糙度儀檢驗。

1.2硬度、有效硬化層深度

用相同材料、經相同預先熱處理的試樣,與工件一起鹽浴鐵素體氮碳共滲處理後檢驗滲層顯微硬度和深度。有效硬化層深度規定檢驗,對于小件可以實物取樣。

鹽浴鐵素體氮碳共滲件的表面硬度與該鍊接材料的合金元素有關,常見鹽浴鐵素體氮碳共滲件的表面硬度,深度見下表:

氮碳共滲與滲碳(氮碳共滲QPQ質量檢驗及缺陷解決方案)1

1.3抗蝕性

用10%CuSO4溶液滴試工件非棱角處,30min不析出銅,即表示有緻密的Fe3O4氧化膜、滲氮層完整,防鏽能力滿足要求。也可以按國家标準檢驗:用脫脂棉球,9.2N的壓力均勻來回摩擦20次以上不露底色為合格;在幹燥後未浸油的試片上滴3%CuSO4溶液,20s不出現紅色斑點為合格。必要時也可以按國家标準鹽霧試驗檢驗。

2:工藝質量問題和解決方案

2.1滲層硬度測量數值偏低

産生原因

1)測量方法有問題。

2)氮化鹽浴氰酸根含量過低,氮化溫度低或保溫時間短,造成滲層深度淺。

3)表面疏松層過厚,化合物層太薄。

解決方法

1)添加調整鹽,提高氮化鹽浴的氰酸根含量,适當提高氮化溫度或延長保溫時間。

2)徹底清除氮化爐爐渣。

2.2滲層薄或滲層不均勻。

産生原因

1)工件表面脫脂不徹底,表面有鏽迹、有雜物。

2)工藝規範不當或執行不當,氰酸根含量低,氮化溫度低或保溫時間短。

3)化合物層外面疏松層太厚,化合物層隻占滲層的小部分。

解決方法

1)徹底清潔工件表面,徹底脫脂,必要時可以手工逐件擦洗。

2)調整氮化規範或改進操作,提高氮化鹽浴中的氰酸根含量,提高氮化溫度或延長保溫時間。

3)徹底清除氮化爐爐渣,這樣可以減少疏松層的厚度或采用其他措施來減少疏松層的厚度。

2.3化合物層疏松嚴重(占總滲層深度的1/2以上)

産生原因

1)氮化爐中的沉渣或極細的粒狀懸浮渣太多。

2)氮化鹽浴第一次化鹽後,時效保溫時間不夠,鹽浴成分尚未均勻。

3)氮化溫度過高或保溫時間過長,或氮化鹽浴中氰酸根含量過高。

解決方法

1)先用撈渣勺撈出氮化爐底部粗渣,然後用除渣器徹底除渣。

2)第一次熔化鹽浴應時效4h以上再使用,調整鹽加入量應适當。

3)氮化鹽浴中氰酸根含量适當下調,适度降低氮化溫度縮短保溫時間。

2.4工件表面發紅

産生原因

1)工件從氮化爐出來,進入氧化爐之前在空氣中停留過久。

2)預熱時間太長或預熱溫度過高。

3)氧化鹽浴中Fe2O3含量過高,鹽浴發紅。

解決方法

1)工件從氮化爐出來滴完鹽後應盡快進入氧化爐。

2)控制工件預熱溫度和保溫時間,使工件預熱後的顔色不呈黑色。

3)去除氧化鹽浴中的沉渣,并采用氧化鹽的專用活化工藝方法,使氧化鹽浴恢複正常顔色。

2.5工件變形較大

産生原因

1)工件裝卡方式不對。

2)預熱不充分。

3)出氧化爐後清洗過早。

解決方法

1)細長工件和薄件應垂直裝卡,大量生産時最好采用專用卡具,防止平面間接觸及工件堆積安裝。

2)提高預熱溫度,延長預熱時間。特别是容易變形的零件,可以采用随爐溫方法預熱,預熱應充分。

3)必要時工件出氧化爐以後可冷到室溫再清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