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吃貨的菜”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道号稱“讓舌尖跳起舞,讓你找不到嘴。”名副其實的椒麻魚。人送外号“50拍”,顧名思義,就是拍打舌尖50下。吃一口椒麻魚,就能發現舌尖不斷接受着刺激,仿佛被拍打般,味蕾感受到一種讓人上瘾的酣暢淋漓。無麻辣不人生,椒麻魚,隻一口便讓你的味蕾跳動起來。吃貨的這半年來最迷戀的食物當屬“椒麻魚”,新鮮活魚片成薄片,加上莴筍、金針菇、火腿腸等配料,熬成一大鍋,着實美味。
椒麻魚正名其實是“冷鍋魚”,而這冷鍋魚據說是由大文豪蘇東坡所創。蘇東坡去重慶拜訪好友名士王道矩,王道矩請蘇東坡吃飯,在一江舫上打算吃火鍋。蘇東坡覺得這種吃法太一般,就吩咐船上廚子用火鍋料做作料,将魚片好後放入各種作料,魚烹調好後才連火鍋料一起裝鍋,端上桌時,魚已烹熟,鍋卻還是冷的,裡面的魚肉不腥不燥,入口滑嫩。王道矩吃得贊不絕口,就請蘇東坡給這道菜取個名字,蘇東坡說:“這道菜跟火鍋最大的不同就是菜端上來鍋還是冷的,就叫冷鍋魚。”後來,這道菜就在民間流傳下來了,郭沫若也曾吃過冷鍋魚,對此贊不絕口,稱之為“巴渝第一味”。
冷鍋魚最大的特色是無論炒底料,還是在潑熱油,都會用到青花椒,因此也稱為“椒麻魚”。片的薄薄的魚片加上花椒的“香”“麻”,讓人吃完有一種舌頭不是自己的感覺,這種感覺在大冷天尤其讓人感覺“爽”。如今市面上的冷鍋魚進行了改良,還加入一些配菜,營養更為豐富。
準備食材:
花鲢 1500g、 泡椒 50g 、 仔姜 50g 、 青花椒30g 、 麻椒 50g 、 幹辣椒 15g 、 杭椒 10g、 火鍋底料 30g 、 白糖 1勺 、 雞蛋 1個 、澱粉 2勺 、 料酒 2勺 、 小米辣 2個 、 醬油1勺 、 花椒油 2勺 、 食用油 50 、 蒜 2-3g、 豆芽 250g 、 莴筍 200g
開始制作:
1.首先準備一條新鮮的花鲢,刮去魚鱗,去除内髒,将魚鰓和牙齒去除不要。将鲢魚從魚尾處沿着魚骨将魚肉切下來,(切之前應保持魚身幹燥無水分,否則容易打滑傷到手。也可在魚身上墊個毛巾,這樣就不會打滑了)。把魚反過來用同樣的方法将魚肉和魚骨分離。然後再将魚肉身上的大刺斜刀給它片下來。最後将魚骨剁成塊清洗幹淨後,控幹水分放到盆子裡備用!(嫌麻煩的話可以在買魚的時候讓商家處理好)。
2.接下來把片下的魚肉斜着切成厚度相同的片(魚片的厚度大概是2-3毫米,大小均勻,厚薄一緻),把切好的魚肉放入盆裡面。然後往盆裡倒入水,多清洗幾遍,清洗幹淨後将魚肉的水分擠幹淨,控幹水分後裝入小盆中。
3.将料酒,澱粉, 鹽,蛋清放入魚片腌制15分鐘左右。
4.準備輔料:火鍋底料,幹辣椒杭椒切段,仔姜切絲,大蒜拍碎,泡椒剁碎。
5.将豆芽,莴筍輔菜焯熟放入盆中打底。
6.起鍋燒油,先爆香小米辣和蒜粒,再下泡椒炒香。接着放入姜絲翻炒再下火鍋底料50g炒化。
7.最後下入魚頭魚骨熬制魚湯,(這一步也是為什麼要選用花鲢作為這道菜主料的原因,主要是鲢魚熬出來的湯又白又鮮)。加入清水,下白糖一勺,醬油一勺,醋一勺調味提鮮,蓋上鍋蓋煮開。
8.水開下入魚骨煮熟後(七八分鐘)撈出倒入裝豆芽的碗裡。而後開小火,一片一片放入魚片,整體放完後,晃動鍋使其受熱均勻,魚片變色即熟。用勺子輕輕推動魚片,并晃動鍋避免魚片粘鍋,小火煮40秒鐘,把魚片撈出放在盆中澆上湯汁。
9.舀入裝有輔菜的盆中。撒上花椒,麻椒,幹辣椒,杭椒,淋上熱油爆香,最後淋上兩勺花椒油即可。
10.一道清爽的魚片,爽辣的青花椒,一口下去,魚肉的柔嫩在麻味的襯托下,仿佛在舌尖上跳起舞來。這便是椒麻魚的魅力。
小貼士
1.魚片盡量用龍利魚和巴沙魚,清江魚,或者黑魚,草魚等。選擇一些魚刺比較少的。用花鲢是為了用魚頭魚骨熬湯,讓底湯更加濃郁鮮美。
2.魚片不能煮的太久,否則會老掉。影響口感!
3.朋友們在做的時候可以提前将魚頭魚骨下鍋煎一下,煎至兩面金黃後倒入開水,開大火使勁多炖一會,(這一步很重要,加開水,大火)湯汁會越來越白。最後好了以後盛出不要魚頭魚骨,将熬好的湯汁和鍋裡的輔料倒在一起,用來煮魚片即可。
4.配菜可根據自己喜好選擇,如木耳、豆皮、金針菇等等。
寫在最後:
每吃一口椒麻魚,都能收獲一種别樣的感動:有麻辣的節拍在唇齒間跳動,柔嫩的魚肉不斷親吻你的嘴唇。因此在麻之外,魚同樣也是這道菜好不好吃的關鍵之一,一般來說,隻有活魚現殺才能保證鮮美的口感。爽快的麻,是這一大碗椒麻魚的靈魂。
結語:
如果您也喜歡做飯,如果您喜歡我的作品,請關注我!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我将竭力提供更加優質的作品。最後一百八十度鞠躬,拜了個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