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消失的王朝遺址

消失的王朝遺址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6 11:27:28

消失的王朝遺址?比起夕陽下的吳哥窟,大城遺址少了太多的韻味它沒有雕花的牆壁和妖翹的屋檐,也沒有供遊客百轉千回穿梭的長廊和龐大的建築群同在泰國,它不如普吉島、芭提亞那麼聲名顯赫,也不像蘇梅島、清邁那麼唯美靜谧它孤單地卧在一片廢墟之中,在炎熱的烈日下,顔色單調枯燥,看上去甚至有些呆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消失的王朝遺址?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消失的王朝遺址(一個王朝的背影)1

消失的王朝遺址

比起夕陽下的吳哥窟,大城遺址少了太多的韻味。它沒有雕花的牆壁和妖翹的屋檐,也沒有供遊客百轉千回穿梭的長廊和龐大的建築群。同在泰國,它不如普吉島、芭提亞那麼聲名顯赫,也不像蘇梅島、清邁那麼唯美靜谧。它孤單地卧在一片廢墟之中,在炎熱的烈日下,顔色單調枯燥,看上去甚至有些呆闆。

阿育他耶府,又稱大城府。它是泰國曆史上大城王朝曾經的國都所在,梵文裡“阿育他耶”有固若金湯、不可破滅的意思,但祝福并沒有給這座城市帶來好運。

1350年正式建立的大城王朝是繼高棉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東南亞超級大國,首都大城是當時最大的中心城市。當大城王朝達到鼎盛時期,它與緬甸之間的戰争卻綿延展開。這場拉鋸戰曠日持久,直至兩百多年前,大城國都被緬甸軍隊攻陷,全城居民慘遭殺戮,整座城市被付之一炬,宮廷、廟宇無一幸免。這個在泰王國曆史上最長的朝代,帶着她所有的風華和魅力,在公元1767年戛然而止。

從此,大城府将它所有故事和風情都寫在了它的遺址裡。

整座遺址如今還頑強站立着的圓柱子,不知道是哪座宮殿曾經的支柱,顫巍巍地在驕陽下,被大火熏得半紅半黑。地基和城牆一起,在身邊化成一片暗紅色的海洋。這些說是暗紅色其實早已蒙塵的磚塊,表面凹凸不平,有的已經破損斷裂。沒有破損的長着顆粒狀的綠黑色的青苔,密密麻麻,蜿蜒而幹澀地爬滿了縫縫褶褶。一切都誠實地記載着大火的焚燒、烈日的烤炙和風雨的侵蝕。

斷壁殘垣間,依稀能看到當年恢宏的氣勢和貴為皇城的莊嚴,隻是沒了生命,像一個落寞的背影。

東南亞的烈日,常年炙熱地灼烤着大地,除非是雨季,你很難惬意地遊覽,累了你甚至都很難找到石凳歇息。這裡的陽光一年四季都是白花花的,晃蕩得讓人難以睜開眼睛。在遺址中間坐落着的三座灰白色水泥佛塔,已經成為了大城府遺址的地标性建築,它們建于15世紀,時光還沒有把它摧殘殆盡。而旁邊的許多小塔則破敗嚴重,但依然高聳入雲端,像莊嚴守立的士兵,威武、挺拔、肅穆。

這裡的建築,因為被焚燒的緣故,很少有房頂,隻剩下低矮的磚牆和地基,破破爛爛地掩映在疏稀的樹林之中。廢墟中坐落着不同的佛像,它們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而在一間沒有磚牆,隻有基座的“房屋”裡,有許多排列整齊的佛像,它們卻無一例外地失去了頭部,很有可能是敵人蓄意割掉的,因為這些頭部都曾在外表貼有金箔。

許是遊客多了,抑或是對這段“無頭”曆史一無所知,有人喜歡屈膝躲在佛像後邊,将頭從破損的佛頭處露出來,裝扮成佛的模樣拍照。于是在台階的入口處,用泰、英兩種語言寫上了“禁止在佛頭上拍照”的字樣。

行走在城牆的舊迹裡,你一定會時不時為突然出現在牆角的一雙石雕佛腳、一塊斷裂的手掌而唏噓不已,殘破的肢體令人觸目驚心,仿佛依然能隔空感受到那場屠城大火帶來的絕望。

但遺址信息的介紹闆那裡,你看不到任何有關仇恨的文字。隻有用泰、英文寫的遺址名字,再無任何其他信息。兩百多年前的繁華,隻能憑借古書裡的文字,和大城人民口口相授的記憶,世代相傳。

明朝使臣鄭和在下西洋時,曾到大城訪問。而在明末清初,有一個來自波蘭名叫蔔彌格的男子,在從歐洲到中國的途中,曾在這些紅磚牆瓦之間停留。作為第一個将中國古代科學成果介紹給西方的歐洲人,他寫下了《中國植物志》及《醫學的鑰匙》等名著。那些曾經被他觸摸的磚石,見證了大城府在東西方文化交流與宗教活動方面起過的重要作用。

在這并不算龐大的遺址建築群裡,你很難不被一尊樹佛吸引。所謂“樹佛”,是一顆廢棄的佛頭被菩提樹根層層環繞,枝枝蔓蔓形成了“樹包佛”的奇特景觀。隻是一尊佛頭,又為何被大樹如此完美地鑲嵌其間呢?

傳說緬甸大軍入侵之際,佛寺盡毀,房屋倒塌,一顆佛頭在烈火之中滾落下來,機緣巧合來到菩提樹邊。幾百年的歲月裡,樹根生生不息,猶如伸出的雙臂,輕輕地環抱住這枚落下的佛頭,不偏不倚地在大樹的中間慎重地展露出佛頭的面容,令人驚歎。

這尊佛頭面容安詳,竟讓人有莫名的感動。一種與世間萬物同在,超乎生死的氣度和神奇,讓這尊樹佛看起來更加充滿永恒的力量。這尊樹佛如此震撼心靈,它也因此成為整座大城府遺址的标志。那些千裡迢迢奔赴的旅者,都會好好端詳它安甯的面容,體會它的安甯與永恒。

悲喜生死轉頭空,兩百多年的時光足以平息一場戰争的血雨腥風。與當地人交談時,他們臉上帶有泰國人特有的微笑和平和。随時間消失的不僅有刀光劍影,還有憤慨激昂和悲怆仇恨。曆史像一陣迎面而來的風,将榮光和不幸輕輕吹落,随後一切煙消雲散。

在大成王朝長達417年的統治中,小乘佛教得到了迅速發展,并深深植根于泰國的宗教文化中。從這些龐大的廟宇遺址群,可以想象昔日佛教的昌盛和繁榮。著名的巴南清廟(又名三寶公寺)就是為了紀念下西洋的鄭和而修建,還有蒙坤巫碧大佛塔,羅卡雅蘇塔寺都建于大成王朝時期。

大成王朝滅亡後,第二代華人達信收複失地,統一泰國,将都城南遷近百公裡,建都吞武裡,從此大城府被徹底廢棄,成為遺址。在幾百年的漫長歲月裡,大城遺址曆經旱災、洪水,但這片土地呼吸如舊,保持着強壯的生命力,用無以倫比的魅力、堅韌和包容吸引着全世界的遊客前往。那些經受的磨難,不過是漫漫曆史進程中不經意的插曲而已。它安然地守候在那裡,看人群往來觀賞禱告,不急不徐,不悲不喜。

在大城府遺址周圍活躍着的,是和别處旅遊景點相差無異、落入俗套的旅遊經濟。譬如,強行拍下遊客進門的瞬間,進而在你遊覽完畢時,拍照者在出口等候你出來,然後向你兜售照片的人群;賣着各色油炸面點、糯米飯和烤肉的小販;把五顔六色的泰國風情油布畫整齊挂起來,等待着遊客挑選的攤主;吆喝着叫賣各色明信片吸引遊客掏錢買的店主……他們與這座遺址密不可分。

陽光透過樹葉,滿地碎金。遺址旁緊挨着一座座的寺廟和民居,殘磚敗石和現代大城人的煙火水乳交融,穿梭其中,有穿越時空的幻滅感。故都的風華已經被曆史的塵土毫不留情地掩蓋了,那些失去生命的建築高聳站立着,在凋敗和殘破裡孤獨地衛戍昔日的榮光與苦痛。

歲月無情又溫和,2021年,大城府遺址即将迎來它申遺成功30周年。它将所有的過往埋葬在時間的流沙之下,留給後代的不僅有現存獨特的文化韻味和遺産,更帶給泰國民族精神上的寄托和信仰,泰國人血液裡所流淌的那種平和與安甯,在這裡能找到答案。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