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絕美詩句52字蘇轼

絕美詩句52字蘇轼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21:28:37

#生活,美景,古詩詞##古詞新解#

絕美詩句52字蘇轼(蘇轼的詠美人古詩詞)1

《洞仙歌》

宋·蘇轼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

水殿風來暗香滿。

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

人未寝,欹枕钗橫鬓亂。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

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

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

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譯文

冰一樣的肌膚,玉一般的身骨,自然是遍身清涼沒有汗。宮殿裡清風徐來幽香彌漫。繡簾被風吹幹,一線月光把佳人窺探。佳人還沒有入睡,她斜倚繡枕钗橫發亂。

他起來攜着她的小手,走出無聲的庭院,随時可見流星橫穿河漢。試問夜已多深?已過了三更,月光暗淡,玉繩星向下旋轉。她掐着手計算,秋風幾時吹來,不知不覺間感到,流年似水,歲月在暗暗變換。

絕美詩句52字蘇轼(蘇轼的詠美人古詩詞)2

賞析

此詞描述了五代時後蜀國君孟昶與其妃花蕊夫人夏夜在摩河池上納涼的情景,着意刻繪了花蕊夫人姿質與心靈的美好、高潔,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的深深惋惜和感歎。

  上片寫花蕊夫人簾内欹枕。首二句寫她的綽約風姿:麗質天生,有冰之肌、玉之骨,本自清涼無汗。接下來,詞人用水、風、香、月等清澈的環境要素烘托女主人公的冰清玉潤,創造出境佳人美、人境雙絕的意境。其後,詞人借月之眼以窺美人欹枕的情景,以美人不加修飾的殘妝——“钗橫鬓亂”,來反襯她姿質的美好。上片所寫,是從旁觀者角度對女主人公所作出的觀察。

絕美詩句52字蘇轼(蘇轼的詠美人古詩詞)3

  下片直接描寫人物自身,通過女主人公與愛侶夏夜偕行的活動,展示她美好、高潔的内心世界。“起來攜素手,”寫女主人公已由室内獨自倚枕,起而與愛侶戶外攜手納涼閑行。“庭戶無聲”,制造出一個夜深人靜的氛圍,暗寓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時見疏星渡河漢”,寫二人靜夜望星。以下四句寫月下徘徊的情意,為納涼人的細語溫存進行氣氛上的渲染。以上,作者通過寫環境之靜谧和鬥轉星移之運動,表現了時光的推移變化,為寫女主人公納涼時的思想活動作好鋪墊。結尾三句是全詞點睛之筆,傳神地揭示出時光變換之速,表現了女主人公對時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這首詞寫古代帝王後妃的生活,在豔羨、贊美中附着作者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全詞,語意高妙,想象奇特,波瀾起伏,讀來令人神往。

  值得注意的是,花蕊夫人本是孟昶的寵妃,後蜀滅亡之後,花蕊入宋,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的詩句令趙匡胤大為傾倒。不久,孟昶暴亡,花蕊成了太祖的貴妃,據說跟太宗趙光義也有瓜葛。對這樣一個與三個皇帝有绯聞的“亡國之妃”,蘇轼坦然地把她刻畫得幾近仙女,且毫不避諱地寫她與孟昶的愛情。此詞在宋朝廣為傳唱,還沒有一個道學家跳出來說三道四。

絕美詩句52字蘇轼(蘇轼的詠美人古詩詞)4

《賀新郎·夏景》

宋·蘇轼



乳燕飛華屋。

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

手弄生绡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

漸困倚、孤眠清熟。

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台曲。

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

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

秾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又恐被、秋風驚綠。

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

共粉淚,兩簌簌。



譯文

小燕子飛落在雕梁畫棟的華屋,靜悄悄四下無人,梧桐陰兒轉過了正午。傍晚清涼時美人剛出浴。手拿着絲織的白團扇,團扇與素手似白玉凝酥。漸漸困倦,斜倚枕睡得香熟。此時不知是誰在推響彩繡的門戶?空叫人驚醒了瑤台好夢。側耳聽卻原來是陣陣風在敲竹。

石榴花半開像紅巾疊簇,待桃杏等浮浪花朵落盡,它才會綻開與孤獨的美人為伍。細看這一枝濃豔的石榴,花瓣千層恰似美人芳心緊束。又恐怕被那西風吹落隻剩葉綠。來日如等到美人來到,在花前飲酒也不忍去碰觸。那時節淚珠兒和花瓣,都會一同灑落,聲簌簌。



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閨怨的雙調詞,詠人兼詠物,上片描寫在清幽環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潔絕塵,又十分孤獨寂寞;下片掉轉筆鋒,專詠榴花,借花取喻,時而花人并列,時而花人合一。作者賦予詞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潔、自傷遲暮的品格和情感,在這兩個美好的意象中滲透進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詞中寫失時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懷;以婉曲纏綿的兒女情腸,寄慷慨郁憤的身世之感。   

上片以初夏景物為襯托,寫一位孤高絕塵的美麗女子。起調“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點出初夏季節、過午、時節、環境之幽靜。“晚涼新浴”,推出傍晚新涼和出浴美人。“手弄生绡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進而工筆描繪美人“晚涼新浴”之後的閑雅風姿。作者寫團扇之白,不隻意在襯托美人的肌膚潔白和品質高潔,而且意在象征美人的命運、身世。自從漢代班婕妤(漢成帝妃,為趙飛燕谮,失寵)作《團扇詩》後,在古代詩人筆下,白團扇常常是紅顔薄命,佳人失時的象征。上文已一再渲染“悄無人”的寂靜氛圍,這裡又寫“手弄生绡白團扇”,着一“弄”字,便透露出美人内心一種無可奈何的寂聊,接以“扇手一時似玉”,實是暗示“妾身似秋扇”的命運。

絕美詩句52字蘇轼(蘇轼的詠美人古詩詞)5

 

以上寫美人心态,主要是用環境烘托、用象征、暗示方式,隐約迷離。以下寫美人初因孤寂無聊而入夢,繼而好夢因風搖竹聲而被驚斷。“漸困倚、孤眠清熟”句,使人感受到佳人處境之幽清和内心的寂寞。以下數句是說:美人入夢後,朦胧中仿佛有人掀開珠簾,敲打門窗,不由引起她的一陣興奮和一種期待。可是從夢中驚醒,卻隻聽到那風吹翠竹的蕭蕭聲,等待她的仍舊是一片寂寞。此處化用了唐人李益詩句“開門複動竹,疑是玉人來”的幽清意境,着重寫由夢而醒、由希望而失望的怅惘;“枉教人”、“卻又是”,将美人這種感情上的波折突現出來了。這幾句,如夢似幻,動而愈靜,極其婉曲地表現了女主人公的孤寂。從上片整個構思來看,主要寫美人孤眠。寫“華屋”,寫“晚涼”,寫“弄扇”,都是映襯和暗示美人的空虛寂寞和歎惋怅恨之情。   

下片用秾豔獨芳的榴花為美人寫照。過片轉詠榴花。“石榴半吐紅巾蹙”,化用唐人白居易詩“山榴花似結紅巾”(《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衆》)句意形象地寫出了榴花的外貌特征,又帶有西子含颦的風韻,耐人尋味。“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這是美人觀花引起的感觸和情思。此二句既表明榴花開放的季節,又用拟人手法寫出了它不與桃李争豔、獨立于群芳之外的品格。這不與“浮花浪蕊 ”為伍的榴花,也即是女主人公的象征。“秾豔一枝細看取”,刻畫出花色的明麗動人。“芳心千重似束”,不僅捕捉住了榴花外形的特征,并再次托喻美人那顆堅貞不渝的芳心,寫出了她似若有情、愁心難展的情态。“又恐被秋風驚綠”,由花及人,油然而生美人遲暮之感。“若待得君來向此”至結尾,寫懷抱遲暮之感的美人與榴花兩相憐惜,共花落簌簌而淚落簌簌。   詞的下片借物詠情,寫美人看花時觸景傷情,感慨萬千,時而觀花,時而憐花惜花。這種花人合一的手法,産生一種婉曲纏綿、尋味不盡的效果。作者無論是直接寫美人,還是通過榴花間接寫美人,都緊緊扣住嬌花美人失時、失寵這一共同點,而又寄托着詞人自身的懷才不遇之情。   

這首詞隐約地抒寫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抑郁情懷。蘇轼筆下的佳人,大多豐姿綽約,雍容閑雅。無論《洞仙歌·冰肌玉骨》裡“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的花蕊夫人,還是這首詞中的出浴美女,都能給人一種潔淨如玉、一塵不染的美感。從藝術上看,上片主要寫佳人,但沒有正面描寫她的姿容,而是先寫佳人的扇和執扇的手;下片别開異境,前五句寫石榴,後五句佳人與石榴合寫,亦花亦人,巧妙新穎,和諧自然。此詞之意蘊,冠絕古今,取景清幽,意象清隽,托意高遠。#愛上古詞##遇見詩詞,最美詩詞賀新年#

絕美詩句52字蘇轼(蘇轼的詠美人古詩詞)6

(圖源網絡,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