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北半球的氣候關鍵詞就一個字“熱”,多地持續的高溫天氣,也讓過去不常出現的40攝氏度以上酷熱高溫,在今年變得“天天如此”。拿我國來說,在本輪紅色高溫預警中,至少要達到42攝氏度以上的極端高溫,才能排進“全國高溫排行榜”。
那麼,未來地球會持續熱下去,一年更比一年熱嗎?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宜居溫度,隻要是受到太陽熱量的作用,隻不過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活動将排放的溫室氣體,讓地球升溫速度加快,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發現是:根據NASA的一項新研究結果,地球竟正在不知不覺中,逐漸遠離太陽。那麼,伴随着距離越來越遠,是不是意味着地球接收到的太陽熱量也會減弱,從而讓地球出現大降溫呢?
地球為何在遠離太陽?
地球的運行軌道是橢圓形的,這也讓它圍繞太陽運動的過程中,和太陽之間的距離,也在不斷發生着變化。比方說正常情況下,地日之間的平均距離是1.5億公裡,但遠日點則會達到增加0.02億公裡,而在近日點的時候,又會減少約0.03億公裡。
那麼,地球遠離太陽又是怎麼回事呢?研究認為,一個原因是與太陽核聚變的過程中,它會不斷失去質量有關,簡單來說,就是太陽從誕生的那一刻,就在不斷變小,自然,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就會逐漸增大了。
另一個原因,是地球受到太陽引力的控制,而同時地球的引力也作用于太陽,這樣一來,在力的互相拉扯下,就會讓太陽上出現“潮汐隆起”,并不斷将地球抛離太陽軌道。
當然,這種距離上的變化,其實是不值一提的,因為每年地球和太陽之間拉開的距離,僅為6厘米左右,簡單來說,就是地球受到的太陽熱量并不會減少,地球該熱還是熱。
這也意味着,地日之間的距離拉大,并不會為地球帶來降溫,相反的,事實上伴随着太陽的演化運動,未來即使地球上沒有溫室效應,也會變得越來越熱,這是因為每隔約10億年,太陽的亮度就會增加6%,同時釋放出更多的熱量。
那麼,地球的宜居期還剩多少時間?
這需要看地球表面平均氣溫的變化情況。目前地球的平均氣溫約為15攝氏度,或許大家會說,明明夏天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是4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為何地球平均氣溫這麼低呢?這是因為地球上各地區之間的溫度是不同的,比方說兩極冰原和赤道地區的溫度,就是一個高一個低,自然全球平均氣溫就要将所有地方加在一起,取一個全年平均值了。
研究認為,等到地球平均氣溫達到50攝氏度的時候,那麼,地球就不再是一個宜居星球,那個時候地球表面的液态水也都會被蒸發掉,再也不适合生命存在。
在不考慮人類活動造成的全球變暖情況下,地球升溫主要是受到了太陽的影響,因此,從太陽演化的角度來說,大約12.25億年之後,地球就能達到50攝氏度的平均氣溫了。
而對于人類來說,最适合的地球平均氣溫則僅為18攝氏度,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有可能在本世紀末就會達到,這也說明,留給人類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未來地球的結局是什麼樣的?
第一種可能性:地球會随着太陽一起迎來生命尾聲。從時間上來看,這大約是50億年之後的事情,并且地球的結局是被太陽給“吃掉”。
當然,也有可能地球等不到那一天,這是因為大約38億年後,銀河系還将發生一件大事情:伴随着和遠道而來的仙女座大碰撞,從仙女座目前的前進方向來看,太陽系也有可能會受到波及,所以,也有可能地球在30多億年後就會不再宜居了,并離開太陽系。
不過,在這之前,地球上的生命早就消失了,包括人類在内,若是人類不能進行太空移民,那麼,等待人類文明的就隻會是“消亡”這一種結局。
而且這裡的“太空移民”還不是從地球到火星這麼簡單,而是離開太陽系,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往不同的恒星系統,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找到一個新的家園。
不過,由于現在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了,所以,也有不少研究者擔憂,可能人類根本就沒有機會離開地球,離開太陽系,這是因為再過一百年,地球大概率會打破所有的臨界點,提前進入到“非宜居期”,而人類卻還不具備太空移民的能力,因此,人類也将失去自己唯一的家園。
所以,想辦法維護地球環境才是正經事,否則人類大概率會被困死在地球上。朋友們,你們認為呢?歡迎說說你的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