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代是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這個人或事物有密切關系的事物代替。
借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部分代整體。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體事物。
例如: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這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了船。
2.特征代本體。用借體(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白領。用職場人士的穿着特點代指本身。
3.具體代抽象。例如:南國烽煙正十年。(《梅嶺三章》)這裡的“烽煙”原指古代邊境用以報警的煙火,這裡代指戰争,把戰争這個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了。
4.工具代本體。例如:等到驚蟄一犁土的春播時節,十家已有八戶亮了囤底,揭不開鍋了。(《榆錢飯》)“囤”是裝糧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糧;“鍋”是做飯的工具,用“揭不開鍋”代指沒飯吃。
5.專名詞泛稱。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專用名詞代替本體事物的名稱。
例如: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最後一次講演》)第二個“李公樸”,代指不怕流血犧牲,為争取民主和平而戰鬥的人們。
6.以結果代原因。例如:令人捧腹。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現笑話或令人發笑的東西。以“捧腹”的結果代指“笑話”等令人發笑的原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