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位制度起源于19世紀後半期的明治維新,1872年,日本就頒布了《學制》。1883年,日本頒布了《學制追加》,作為1872年頒布的《學制》的補充文件,第一次涉及學位問題,規定了5個等級的學士學位,修完數量不同的學科,可以被授予不同的等級。同年,太政官又發布了《關于有關官級、教師等級、學位稱号的規定》,将學位分為博士、學士、得業士3種。由于當時日本尚未建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這種學位制度實際上并未能在全國實施,僅在一些大學開始授予學位。如1878年年末,日本以新創辦的東京大學的名義制定學士學位制,并于1879年制定了學位授予規則,并開始授予畢業生“學士”稱号。
1887年,日本頒布了第一個《學位令》,規定學位分博士和大博士兩種,博士的種類有法學、醫學、文學、理學、工學5種,而在學術上有特殊功績者,内閣會授予大博士學位。1898年,日本頒布了第二個《學位令》,規定隻設博士學位,同時增加了藥、農、林、獸醫4種博士學位。在這兩次《學位令》的規定中,博士的授予主要有3種途徑,即課程博士 (大學院 (即研究生院)畢業,經考試合格後授予)、論文博士 (自著論文1 篇,向文部大臣申請,論文審查合格後授予)、推薦博士 (未讀研究生課程、未提交論文,但被認為與大學畢業者具有同等以上學曆,經過推薦後授予)。
1918年,日本公布《大學令》,規定在大學學習3年以上,經過考試合格者可被授予學士學位。1920年,日本第三次頒布了《學位令》,學位由9種增至12種,新增了政治學、經濟學和商學,申請博士學位者必須提交論文,經學部教授會審查合格後才能獲得學位。
1947年,日本頒布了《學校教育法》,先前的《大學令》和《學位令》被廢除。1953年,日本文部省頒布了《學位規則》,後經幾次修改和補充。規定學位分為博士、碩士和學士三級。博士課程修業5年,分前期兩年和後期三年。前期相當于碩士課程。獲博士學位,需在研究生院修完博士課程,在專攻領域具有一個科學工作者獨立開展研究活動所必備的高度研究能力及淵博的基礎學識。獲得碩士學位者必須在大學院學習2年以上,取得30個以上學分或通過在該大學院進行的碩士論文審查和考試合格;獲得博士學位者一般需在大學院學習5年以上(已修完碩士課程者為3年),取得30個學分以上或通過在該大學院進行的博士論文審查和考試合格。
同時,《學校教育法》規定,學部教育(即本科階段)結束後,學生考試合格,可取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包括22種 (文學、教育學、神學、社會學、國際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商學、經營學、理學、藥學、保健學、衛生學、營養學、工學、農學、獸醫學、水産學、家政學、藝術學、體育學),博士學位增加至18種 (新增教育學、神學、社會 學、經營學、牙醫學、保健學、水産學)。1974年開始,日本又對學位制度進行了多次補充和修改,博士學位增加了學術性博士 (綜合性博士),共19種;碩士學位增加了學術碩士、行政學碩士、醫學碩士、牙科學碩士、護理學碩士、藝術工程碩士、商船學碩士,共計29種。
20世紀90年代,随着高新技術産業的崛起,日本的高等教育和學位制度進行了深化改革。1991年修改了《學校教育法》,決定授予短期大學畢業者和高等專門學校畢業者“準學士” (associate degree)稱号。其中,高中畢業或具有同等以上學曆者可進入短期大學學習,學制為2~3年,,修滿62個學分且畢業考試合格,可獲得“準學士”稱号,短期大學畢業生可進入大學學習,學分可累計為獲得學士學位的一部分學分;初中畢業後在高等專門學校學習5年以上,修完167個學分,可獲得“準學士”稱号。
在此期間,文部省修改的《專修學校設置基準》決定從1995年開始授予修完專門課程者“專門士”學位,具體要求是在專修學校的專業課程中學習2年以上,所修課程總課時需達到1700小時以上,并根據考試成績認定專門課程結業。同年修改的《國立學校設置法》規定,未在正規大學院注冊者,可以通過新設的學位授予機構申請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另外,取消了獸醫學碩士學位,學士學位包括29種,分别是文學、教育學、神學、社會學、教養學、學藝學、社會科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商學、經營學、理學、醫學、牙科學、藥學、護理學、保健衛生、針灸學、營養學、工學、藝術工學、商船學、農學、獸醫學、水産學、家政學、藝術學、體育學。
(李志民,責任編輯羅文斌,圖片源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