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流傳的合約,将網文行業和閱文集團送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場原本屬于“作者”和“平台”之間的争議,已然出圈,成為近期熱議的文化話題。許多知名網文作家,例如唐家三少、天蠶土豆、我吃西紅柿等,紛紛發聲。網文行業在高速發展20年後,迎來轉型期。
為此,澎湃新聞采訪了多位白金級别網文作家和學者,梳理了“合同紛争”的始末。
硝煙之始:“免費”與“付費”之争
“簽約前,我沒仔細看過合同;合同太長了,而且也沒想那麼多。”新晉閱文“白金大神”作家“一路煩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采訪中,多位網文作家表示,由于忙于更新,或是比較“宅”,沒有深入地參與到輿論中去,但是始終密切關注事件的進展。
4月27日,在閱文集團成立的5周年,起點中文網的18周年,吳文輝宣布卸任。
吳文輝,網名“黑暗之心”,起點中文網創始人之一,曾一手開創網絡文學的商業運營機制,被稱為網絡文學的“教父”。在這封内部信中,吳文輝表示,面對成年的閱文,自己要像父母一樣,适時地往後退一步,學會放手,讓“孩子”開啟新的人生曆程。
吳文輝
接替吳文輝團隊的,是以騰訊副總裁程武為代表的全新管理團隊。履新消息一出,引發網文圈的一次地震。與之同時,還有各種流傳的所謂合約、合同,其中相當部分被閱文方面辟謠。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網文作家告訴記者,實際上,類似的合約在十幾年前就有,并非是新管理層推出。随着時代發展和産業進步,原先的合約對作者的著作人身權可鞥沒有充分尊重。在他看來,對于合同的争議,本質亦是對“付費閱讀”改為“免費閱讀”的争議。身為作者,自己非常擔心将原先的付費模式改為免費閱讀。“免費閱讀會對作者利益産生巨大影響,因此很多作者一下子冒出頭了。”
“當你足夠優秀的時候,你就有讨價還價的資格,當你初入的時候,你就要考慮放棄什麼而獲得什麼。”這樣的發聲,雖然代表了唐三自己的立場,依然引起許多讀者的不滿。
“唐家三少”微博截屏。
“天蠶土豆”表示:“網文圈發展到現在不容易,這是改變了我一生的東西,真心希望它越來越好,欣欣向榮。”
除此之外,包括辰東、我吃西紅柿、國王陛下、老鷹吃小雞等作家紛紛發聲,公開表态的網文作家超過20位,持續吸引關注。
在争議中,輿論出現明顯的分裂,反對和支持的聲音都同樣激烈。在采訪中,許多作家表示,對于不同級别的寫作者,閱文采用的是不同合約,因此,許多“大神”作家簽約的合同版本,并非之前網傳的“霸王合約”,也導緻不同作者對事件的理解出現偏差。
付費閱讀幾乎被認為當今網文行業的奠基石。根據資深網文讀者“老蠻”的回憶,付費閱讀真正浮出水面,是因為2005年兩篇文章的大火:《鬼吹燈》和《明朝那些事》。當時,兩位作者與天涯産生巨大沖突,一邊是作者的強烈變現欲望,另一邊是天涯堅持的免費閱讀模式,兩邊的矛盾不可調和。天涯還曾提出:所有發布在天涯的作品,版權均默認歸屬于天涯。在他看來,天涯不能解決網絡寫手的收入問題,所以它一步步沒落了。此後起點中文網一步步慢慢壯大,迎合寫手的變現需求是大勢所趨。“今時今日我們回頭看,任何一個提供内容的網站,無論是文字内容還視頻内容,包括起點和優酷,核心都在幫助核心内容創作者變現,這也是内容型網站的鐵律。”
在5月2日至5月3日之間,許多網文作家公開發聲,使得輿論影響力進一步擴散。例如“唐家三少”在微博公開表示:“大家這幾天發的合同,我都看過了。”
根據天眼查的數據顯示,閱文集團主要依賴兩大收入闆塊:一是付費閱讀等在線業務,二是版權運營業務。近年來,随着IP産業不斷壯大,版權運營業務逐漸趕超付費閱讀,伴随而來的也是不斷的争議。
5月6日,閱文集團公開辟謠稱:目前關于免費閱讀的機制還在讨論中。未來在考慮免費模式時,也會有明确的作家收益。同時,需要為付費和免費規劃不同的作品内容庫,匹配不同的産品渠道及對應的收益體系。無論哪種模式,都由作家自主選擇。
對于最受關注的“著作人身權”條款,閱文表示,著作人身權是作者不可轉讓、不可剝奪的權利,屬于作家獨有。對于包括改編版權等各種衍生權利在内的著作财産權,将會在雙方自願的前提下,為作者的授權匹配對應的權益。
上海市網絡作家協會主席、網文作家血紅告訴記者:“網文圈的大震蕩一直都有,我們從頭到尾都經曆過。”在他看來,希望作者的著作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網文創作亟待精品出現。“網文作家大都比較冷靜,大家都希望整個生态健康發展。隻有安心地寫作,才能有更好的作品。”
閱文集團
專家呼籲:制度待完善,大神作者多為“小透明”發聲
“一路煩花”告訴記者,自己一直在期待懇談會的結果,希望新的合同能尊重作者的創作權益。而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邵燕君看來,5月6日的懇談會結果,“讓自己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中國網絡文學的發展之所以能取得今天世界奇觀性的成就,得益于以VIP付費機制為基礎的粉絲經濟。”邵燕君對澎湃新聞記者說,“‘有愛’+‘有錢’的小日子好過,但一旦進入資本秩序就難了。尤其起點團隊‘榮退’後,以往靠江湖規矩維持的東西也維持不下去了。一切都得靠合約解決。”
在邵燕君看來,在懇談會中明确了著作人身權,也是保住了作者的底線尊嚴。但值得擔憂的是,中底層作者是否有足夠的議價能力,保障他們的“自由”選擇是否會是自願選擇?中底層作者是網絡文學的基座,也是網絡文學的未來。
“哪個新寫手不是底層作者?哪個大神不是從小透明熬上來的?如果他們被固定在搬磚的位置上,網絡文學哪有未來?希望網文作者們團結起來,共同提升博弈實力。也盼望大神們能像他們筆下的大俠們一樣,為底層的兄弟們講話,謀求行業整體利益,維護網文江湖的公平正義。當然,這個要憑個人意願。倘能如此,一定能赢得同行擁戴,網絡文學也更能赢得社會尊敬。”邵燕君認為,她也呼籲網絡作家協會出面,為網文作家的權益撐腰。
網文作家、人大代表蔣勝男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曾經率先在行業内提出“制式合同”的構想,由主管部門制定标準合同,企業使用,對保障雙方權益,促進網文行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不可能每個作者,簽約前都有一個深通知識産權的律師來幫助他。這個就像房地産行業一樣,每個購房者也沒有一個律師來幫助他,但是隻要從政府官網下載合同,就能夠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糾紛。”
北京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教授薛軍認為,創作者和平台屬于“共生”和“依存”的關系,相比互相對立,更好的解決辦法是共赢,平台如何賦能于優秀的創作者,産出更好的文化作品,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現有810萬網文作者中,每個人利益訴求差别甚大,不應把平台和作者做對立式的解讀,平台要有分層管理機制,從管理、權益分割上要更加細緻。”
在邵燕君看來,網絡文學實質是一場以媒介革命為契機的愛欲生産力的解放。即使是基層寫手,也是有文學夢的,他們的yy,是一種“愛欲勞動”。如果沒有愛欲,變成苦役式的勞動,就不會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不能因為大資本主導就忽視網絡文學創作的源動力。"我們一定要警惕,不能把IP變現轉化為網絡文學産業的内部邏輯,那樣會摧毀整個行業的自尊和自信。”“為了打造一個健康的網文生态,也為了國家的文學繁榮和海外輸出的持續,都有必要出台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護網文作者的合法權益和尊嚴。”
4月27日,吳文輝在發給閱文集團内部的離職信中提到,經曆20年的高速發展後,網文行業已經進入全新的階段。面向未來,網絡文學的發展正在孕育新的産業可能,閱文亟須基于IP,帶領行業進一步去構建一個更加開放的生态和更符合未來趨勢的新商業規則。
根據2019年閱文披露的數據顯示,如今平台上已有810萬位作家,1220萬部作品,1150萬部自有原創作品,形成一條頗具規模的産業鍊。當行業迎來快速發展的窗口期,當高速發展的産值與制度出現明顯的不匹配,這是在全新生态的構建中,需要首要解決的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