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
3年前,華為高管曾在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展)上表示:
智能家居和手機的聯動在中國誰來做,小米來做嗎?可是小米要你股份。
3年過去了,小米生态鍊不僅越來越大,對于參與其中的玩家而言,小米似乎也要得越來越多了。
5月15日(昨天),小米宣布,以1.03億美元收購紫米27.44%的股份。
紫米是小米首批生态鍊企業,主要負責研發小米移動電源及相關配件,2013年加入小米生态鍊。自發布首款産品以來,僅僅五年時間,其銷量就突破1億大關,在移動電源領域取得巨大成功。
小米收股交易完成後,将擁有紫米49.91%的股權。
這個信号似乎也表明,小米“持股不控股”的生态鍊戰略正在發生變化。
城築:成功的小米生态鍊AIoT指人工智能 物聯網,小米自己的定義是“All in IoT”(萬物智慧互聯)。
早在2013年,小米就看到了AIoT的潛力。但是2013年小米體量尚小,無法顧及物聯網領域,于是小米啟用生态鍊的戰略,通過“投資 孵化”的形式,找專業的人,做專注的事,野蠻生長。
小米IoT開發者平台顯示,目前小米隻專注手機、電視、筆記本、路由器、智能音箱5類自研産品,其他生态中的産品均來自合作夥伴。
對于小米來說,通過釋放自己的品牌和渠道優勢,吸引合作夥伴入局生态鍊,生态擴張後,還可以共享優質的供應鍊,進一步提升生态鍊的競争力。同時無需自己生産,親力親為的輕資産模式也可以在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靈活轉身,減輕風險。
對于生态鍊企業來說,小米的資金研發營銷優勢,都是快速成長的巨大助力,同時小米“持股不控股”的方式,也可以避免自己淪為純OEM代工貼牌廠商。借力小米發展壯大後,自己可以發展自有品牌,完成蛻變。
去年,小米集團正式啟用“手機 AIoT”雙引擎戰略,更是首次将AIoT提上與手機相當的戰略高度。
這種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小米2019年财報顯示,IoT與生活消費品産業營收620.88億人民币,較2018年增長41.7%,是所有業務裡增幅最大的區域,已經接近主營業務智能手機的1/2。華米,雲米等多家生态鍊企業在美上市,科創闆的生态鍊相關企業也有近十家。
單就可穿戴設備而言,IDC數據顯示,小米2019全球出貨量達4千7百萬台,占比12.4%,位居全球第二。中國出貨量達2489.1萬台,占據25.1%的市場份額。
據國金證券數據顯示,小米生态鍊企業提供了超過4000個SKU,是目前全球聯網設備最多的AIoT平台。截至2019年12月31日,小米生态鍊參與企業已超過290家,涵蓋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智能出行等方方面面。
在米家,你不僅可以買到和手機相關的充電寶,手機套,也可以買到牙刷、電池等生活用品。
可以說,小米已經打造了現代智能生活的雛形,坐在沙發上,一聲“小愛同學”就可以玩轉全家。
城基:是“蜜餞”,也是“砒霜”
小米對生态鍊企業,采用“持股不控股”的策略。持股,是進入生态鍊的門檻,但小米隻持有一部分,并不控制它們。公司在享有生态鍊紅利的同時,還能保持自主發展。
但進入小米生态鍊,就要服從性價比的遊戲規則。換句話說,借助小米發展壯大,也要吃利潤不行的坑。
石頭科技在招股書中就顯示,2016年到2018年,其毛利率僅為19.21%、21.64%和28.79%,低于同行業超過10個百分點。
同時,往往在小米生态鍊中的企業,對于小米的依賴性也極強。這對于一家獨立發展的公司非常不利:把雞蛋都放在這個籃子裡,籃子破了怎麼辦?小米高管說了不當言論,小米某家生态鍊公司涉嫌抄襲,所有的生态鍊公司都将承擔風險。
商業就是商業。雖然生态鍊公司是基于小米起家,但既然擁有獨立權,當企業發展到小米成為掣肘的時候,它們必将發展自有産品,打造多元化的品牌運營模式。為了提高利潤,為了分散風險,也為了擺脫小米。
那小米為何還要養大不是自己的孩子?
因為速度。AIoT行業太大,如果每個領域都親力親為,那啥都做不好。采用“持股不控股”的策略,既可以招募各個行業的人才去做他們專長的事情,不需要自己投入技術成本,也能專注于建立最關鍵的基石:生态規則。例如統一的産品形象,宣發渠道等。
小米當然知道,孩子們或許會自立門戶,但它也不會白白養大别人的孩子。
除了以持股的方式篩選進入生态鍊的企業,小米也會根據持股比例區别對待:持股越高,在生态鍊就能享受更多的資源,例如最重要的曝光。而生态鍊企業要得越多,依賴也就越大,越離不開。
石落:養大的孩子成了狼但翅膀硬了,誰不想飛?
華米作為小米手環的生産商,是目前小米生态鍊裡最成功的企業。
2018年,華米科技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不僅成為小米生态鍊裡最先上市的公司,也是中國首家在美上市的智能硬件企業。雷軍盛贊其是“小米生态鍊模式的巨大勝利”。
但上市了,還要依靠小米嗎?
華米科技的創始人黃汪在接受鳳凰科技的專訪中表示,“在他的計劃中,永遠不會存在‘脫離小米獨立發展’的可能。”
但“不脫離“不代表”隻依賴“。
早在2015年,華米就推出了自己的品牌Amazfit。但那時,華米尚小,還在小米的喂養下蹒跚,所以Amazfit定位為高端市場,避開小米的猜忌。但僅僅2年後,華米就推出中低端品牌米動,打入300價位,和小米手環左右手互博。
2019華米宣布Amazfit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達到100萬台,而據IDC報告現實,2019年,Amazfit在印度、西班牙等多個國家智能手機市場份額都位居第一,超過老大哥小米。
同樣是屬于小米生态鍊,并成功上市的石頭科技,去小米化的力度更大。2019年,石頭科技把“去小米化”作為公司策略,推出石頭智能掃地機器人,大獲成功。2019年其行業市占率達11%,較小米隻低4%。
不僅如此,小米生态鍊裡的紫米推出自有品牌充電寶,綠米推出自由品牌網關,智米推出自有品牌智能攝像機……那些靠小米生态鍊發展壯大的企業,越來越不甘心隻做小米的一粒旗子。
複砌:深入産業鍊對于華米的反水,小米采取自研的方式進行反擊。
小米手環綁定的是“小米運動”App。但你一定發現了,小米從2019年起,陸續推出的小米手表,紅米手環等穿戴産品,均綁定的是“小米穿戴”這款應用。
因為小米手環和它綁定的“小米運動”,均來自華米。而小米手表和“小米穿戴”,是小米自家的。
手環/手表本不在小米的自研區域,小米為何要自己做?
因為它們太重要了。
生态鍊産品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合作夥伴的産品可以構建完整的生态鍊,提供流量。而手環/手表、音箱、電視等則相當于生态鍊流量的中樞,兵家必争之地,不容有失。所以面對昔日夥伴華米的野心,小米必須自己掌控大局。
而5月21日,小米也收購紫米股份,進一步加強對生态鍊的掌控。
但這意味着,小米未來“持股不控股”的投資策略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嗎?
對于收購紫米,小米在公告中提到:
董事認為收購事項為小米提供良機。
紫米在電源以及多項IoT領域具備技術和研發能力,能夠提高小米在5G AIoT領域的技術競争力。
紫米在電源相關的領域的技術能運用在小米的手機及其他衆多IoT産品中,提高産品競争力,實現産品電源标準化以節約成本。
另外紫米在多項IoT領域上具備優秀的技術研發能力和出色的行業資源與運營經驗,包括電源相關産品、攝像頭及音箱等,能夠同時協同和提升小米未來生态鍊産品的競争力。
而紫米董事長張峰,早在2016年就加入小米,目前擔任集團參謀長,并兼任集團采購委員會主席。收購紫米後,張峰兼任小米筆記本總經理。
換句話說,收購一是為了人才,二是為了吸收紫米優秀的供應鍊經驗,進一步反哺生态鍊,增強整體競争力。
據我們了解,自2019年起,小米投資多個高新材料科技企業,包含大量芯片企業。今年3月6日,小米也戰略投資蜻蜓FM,将觸角伸向了上下遊産業鍊。
因此,我們猜測,未來小米會通過投資,進一步滲透産業鍊,加強小米生态鍊的競争力,同時對于手機相關産業、AIoT中樞産業也會進一步加強掌控力。盡管會面臨生态鍊企業反水,左右手互博的風險,但為了速度,“持股不控股”的投資策略整體上會保持不變。
孩子變了,可以再養一個。速度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
點擊文章頂部雷科技頭像,私信回複“搞機”,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