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環保的話題,我們最容易聯想到的應該就是那位“瘋狂的”瑞典環保女孩格蕾塔·桑伯格,以及那句著名的“How dare you”(你怎麼敢)。
瑞典環保女孩格蕾塔·桑伯格 圖源網絡 下同
近期,藝術品被破壞的事件頻頻發生,畫廊在歐洲地區已成了“環保人士”們的熱門“抗議地點”。10月14日,梵高名作《向日葵》被一個叫“停止石油(Just Stop Oil)”的組織潑了蕃茄醬。10月23日,德國環保組織“最後一代”(Letzte Generation)瞄準了莫奈名畫《幹草堆》,并投擲土豆泥。
毫無例外,這一系列的“破壞行動”引來了世界各地人民的謾罵,藝術畫作頻頻被”糟蹋“,任誰都會發出反對的聲音。
梵高名作《向日葵》被潑蕃茄醬
可笑的是,這些“環保主義者”聲稱,他們做出此舉是為了警醒世人氣候災難已經來臨,這難道不是一種掩飾嗎?對于這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荷蘭藝術犯罪調查員亞瑟•布蘭德表示,“有數百種方法可以引起人們對氣候問題的關注,這不應該是其中之一。”
确實,環保的手段有數百種,他們卻選了最極端的一種,這可不是真正的“環保主義者”會做出來的事情,更像是“豬隊友”。以目前的狀況來看,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不好的事情,這種越來越激進的破壞形式,恰恰證明了他們内心的“陰暗面”,這其實也是一種扭曲。
莫奈名畫《幹草堆》被投擲土豆泥
“什麼更有價值,藝術還是生活?它比食物更有價值嗎?比正義更有價值?你們更關心保護一幅畫還是保護我們的地球和人類?”他們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在語言上看似是正義的化身,但在行為上卻是真正的環境破壞者,這本身就是一種犯罪!
不知是因為跟風還是聯合行動,另一個氣候與動物保護組織“動物叛亂”的成員闖入倫敦和愛丁堡等城市的各大超市,将牛奶一瓶一瓶地全倒在地上。這到底是“環保主義者”還是“環保破壞者”?他們覺得有助于推進環保的“迷惑行為”着實跟我們的環保定義大相徑庭。
氣候與動物保護組織“動物叛亂”的成員闖入超市,将牛奶倒在地上
在很多國家的人民還在挨餓的時候,“環保主義者”卻利用土豆、番茄、牛奶等食物向“氣候破壞者”宣戰。我想反問一下,How dear you?
從梵高的《向日葵》被潑蕃茄醬到莫奈的《幹草堆》被投擲土豆泥,“環保主義者”持續以瘋狂甚至極端的方式提醒人們對氣候問題的關注。從引人注目的方面來說,他們的目的确實是達到了。
這些瘋狂的行為屢見不鮮,甚至不惜于破壞一些藝術品,這本身就是一個以暴制暴的行為,就算用“黑吃黑”來形容也不為過。
英國國家美術館重要館藏《幹草車》遭到激進環保團體破壞
抛開這種極端的行為不說,保護環境本身确實是一件人人都應該主動去做的事情,但現在卻更像是一種表演,以破壞為前提去警醒人類保護環境,這難道不是本末倒置嗎?
當然,從某種程度上,“環保主義者”對環保也是有所貢獻的,畢竟也确實讓更多的人去關注環保問題了。但偏激的叫停行為并不能得到大衆認可,以破壞藝術品的方式引起大衆對環保的關注,本身就背離了環保的意義。
我們能理解“環保主義者”對于保護環境的渴望,但理智地思考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才是重點,而不是一味的搞破壞,最終隻能是“幫倒忙”。
正觀新聞記者 任思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