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鏡明
題丨王朔評魯迅:光靠一堆短篇雜文是立不住的,沒有哪個世界文豪這樣
王朔評魯迅:小說寫的過于沉悶,沒有脫離舊社會影響,算不得先進
近現代作家中,嬉笑怒罵結成文章者,有魯迅,有李敖,也有王朔,當然肯定也還有其他優秀的文人墨客,在這裡就不做研究對比!在三者中,無疑魯迅最為前輩,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而李敖和王朔都是後來者。故而,在這點上魯迅很吃虧,因為隻有他被評價的份兒,這對于一位“戰士”而言,無疑是最為不甘的。
而在這篇文章中,主要探讨王朔對于魯迅的評價,即“從沒覺得魯迅小說寫得好……尚未完全脫離文言文影響……寫小說有時是非常概念的……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開……你憤怒的物件是多大格局,你的作品也就呈現出多大格局……靠一堆雜文幾個短篇是立不住的,沒聽說有世界文豪隻寫過這點東西的……”
談起王朔對于魯迅的評價,相較于李敖的意見,還是客氣了很多。那麼王朔這樣評價是否真的具有一定道理呢?
首先,文字特别的别扭
關于這個問題,基本上已經成為了共識。即便是很多擁簇者來說,也沒有否定這點,反而是為這個問題,找出許多合理的解釋。當然,這個問題,如若放在魯迅創作的那個年代,也确實不能稱作是什麼大的問題。魯迅作為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之一,無疑本身就是先驅,沒什麼人在那個時候進行白話文創作。如此,作為第一個或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作者來說,在文字上一時難以兼容新的思想,新的形式,也無可厚非。
故而,王朔就這點批評魯迅的意見,并不能完全的站住腳。因為,你一個後來者,并不能要求先驅也具有一樣的文化認知。舉個最簡答的例子,現在基本上是個人都知道,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那麼由此就能夠嘲笑哥白尼的日心說毫無價值嗎?既然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就不能一邊享受縱目遠眺的會當淩絕頂,一邊嘲笑巨人的笨拙。
其次,憤怒而沒有大的格局
林語堂是這樣評價魯迅的“與其稱為文人,不如号為戰士。戰士者何?……即使無鋒可交,無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魯迅之一副活形也。”可以這樣說,基本上不管是魯迅的擁護者,還是反對者,都擁有一個“魯迅是戰士”的基本共識。而這個共識的背後,就意味着魯迅先生十分的真性情,遇到不平之事,敢于率先出擊。正如,魯迅先生很多場論戰之中,都是主動出擊且戰而勝之的一方一樣。
故而,魯迅先生的憤怒本身就是一種人設,并不能算作是弊病。至于思想上的格局大小問題,也一直是近些年來的熱點讨論對象。用李敖的話來講,在魯迅的創作黃金時期,正是“德先生”和“賽先生”活躍的年代,而在魯迅的作品裡,卻基本上都沒有涉及到這些大的問題的探讨,僅是一些身邊事引發的芝麻論戰。
這個問題和下面的“沒有長篇作品”一樣,至今未曾得出一個大衆相對認可的解釋。至于魯迅是否真的有對這些“關鍵性”問題,進行刻意回避呢?隻能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王朔的論點,也代表着一部分的觀念,依據魯迅的創作經曆來講,也是解釋得通的。可是換個角度來想,是否魯迅有刻意的規避這個泛泛而談,反而是務實前進呢?
最後,沒有長篇作品
文學創作領域也是有鄙視鍊的,就像音樂圈裡一樣:玩古典的看不起玩爵士的,玩爵士的看不起玩布魯斯的,玩布魯斯的看不起玩搖滾的,玩搖滾的看不起玩民謠的,而這些都看不起玩嘻哈的。而在文學創作領域,檢驗一個作家是否是大的文豪,唯一的标準就是“長篇作品”如何。因為隻有長篇作品,才能夠完整的體現出作者的整體構思、布局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度和格局的廣度,外加文字的駕馭能力等等。
魯迅沒有長篇作品留下來,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同樣,憑借魯迅的文風和人設,估計也不會進行長篇作品的創作,尤其是在才思泉湧的黃金時期,除卻論戰,還是論戰,基本上奠定和成就了魯迅的威名和地位,乃至是人設。那麼魯迅是否能進行長篇作品的創作呢?大多數人是持否定态度的,認為會寫崩掉。不過魯迅确實有構思至少三篇的長篇作品,其中《楊貴妃》最是廣為人知,甚至還搜集了很多文獻資料。
基本上,通過對于魯迅先生的研究,佐之以王朔的評價,不難看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魯迅的偉大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說是近現代文人作家中,影響力最持久,最大的那一個。雖然,不建議也不應該封神,但也絕對不能以今人的标準來對他進行片面的否定。因為,如今我們的文明程度,都是得益于這些前輩們的開拓。
關于“去魯迅化”的探讨
近些年來,這個問題,時常就會湧現在各個自媒體平台的熱搜之上,很沒道理。因為,迄今為止,魯迅在學生課本中的占比仍然是相當大的,即便是不如以前,但依舊不可小觑。而且,魯迅本身的很多文章,也都是依托于當時的時事,進行創作的,如此緊密的依托在時間背景下,肯定存在不合時宜的可能。
這世界,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什麼是科學?卡爾丶波普爾認為:隻有可能被證僞的才是科學。那麼,更何況是課本文章的局部調整?我們國家有着這麼多的優秀文人,優秀作品,如此,換上一換,又有何不可呢?現在的人,過于草木皆兵。誠然,魯迅的文章大多具有攻擊性,可是畢竟作者已死,那樣的時代已經過去,再怎麼經典,也不可能掀起什麼大的波浪。實屬“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綜述,如今的人對于魯迅的評價,大多站不住腳。當然,也不是說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不存在,而是這個問題,僅是能反應時代的局限性而已,并不能論證作者的不專業。不過就魯迅沒有留下長篇作品的遺憾,或許真的是自身性格不适合使然,切合批評者的部分意見。不過人無完人,縱觀古今,寰宇内外,有幾個是十項全能的?
1)白岩松諷王朔:原以為他也就評價老舍、魯迅,沒想到把槍口指向我
2)王朔評姜文:有他在,我們才好說本大國電影也不都是行活兒
3)王朔評白岩松:自以為的真誠,不過是骨子裡的做作,沒有過人見解
4)李敖、王朔都看不起金庸,就連德國人都說:金庸在寫作上是種倒退
5)王朔評餘華:《活着》寫不過《活鬼》,苦難比不過閻連科、劉震雲
本文系【曹鏡明】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