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晚唐多事之秋的杜牧,政治上主張削平藩鎮,加強統一,以濟天下蒼生為己任。但杜牧一生從憲宗至宣宗六朝,仕途上卻始終不得意。因此,憂國憂民的杜牧,寫了許多詠史詩,表現他的政治抱負和激情,及對晚唐王朝統治集團的強烈不滿。
本文小編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泊秦淮》,便是杜牧所作詠史詩中的一首千古名篇。即使在我國古典詩歌史上,它也能堪稱詠史詩的典範。顧名思義,《泊秦淮》是杜牧夜泊秦淮時的一首觸景感懷之作。所以詩的前半段,杜牧還重點寫了秦淮夜景,後半段才着重抒發感慨。
秦淮,即秦淮河,在今天的南京市境内。六朝古都南京的秦淮河兩岸,曆來是達官貴人們享樂遊宴的場所。“秦淮”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也逐漸成為奢靡生活的代稱。所以當杜牧夜泊秦淮,想到晚唐王朝國勢日衰,當權者卻昏庸荒淫,便感慨萬千,寫下了這首《泊秦淮》。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首句“煙籠寒水月籠沙”,是杜牧夜泊秦淮時所見到的景色。它的意思是說,迷離的月色和輕煙正籠罩着秦淮河的寒水和白沙。從寫景上來看,杜牧這一句就令人驚豔。兩個“籠”字,将煙、水、月、沙四種意象,和諧的融合在了一起,組成了一幅淡雅而幽靜的水邊夜色,美不勝收。
次句“夜泊秦淮近酒家”,看似沒有特别之處,卻在這首詩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夜泊秦淮”,承的是“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景色。“近酒家”,則啟了下文中的“商女”、“亡國恨”和“後庭花”。從抒情上來看,杜牧的種種感慨,也全是因為這一句才産生。杜牧構思的細密、精巧,也都體現在了這句詩中。
最後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即以賣唱為生的歌女,她不知道什麼叫亡國之恨,所以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樹後庭花。“後庭花”,是歌曲《玉樹後庭花》的簡稱。當年南朝陳皇帝陳叔寶溺于聲色,作此曲與後宮美女尋歡作樂,終緻亡國,所以後世把此曲作為亡國之音的代表。
杜牧“夜泊秦淮近酒家”後,聽到有歌女在唱着代表亡國之音的後庭花,便觸景生情,想到了百孔千瘡的晚唐王朝,不禁深感憂慮和可悲。憂慮的是怕曆史又将重演,可悲的是統治集團的一面造成了藩鎮割據,邊患四起的局勢,一面隻知享樂遊宴。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唱什麼都是由聽者的趣味而定。所以杜牧不是在責怪歌女不知亡國恨,而是曲折的表達那些聽者,也就是達官貴人們不知亡國恨。由此可見,這首詩在婉曲中,表現出了極其辛辣的諷刺。而杜牧的感慨,也代表了當時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的擔憂心境。
綜觀杜牧的這首詩,其實可以看作是衰敗的晚唐現實生活的一個側面寫照。即達官貴人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一步步将晚唐王朝推向不可挽回的深淵。字裡行間,我們能夠看到杜牧對國家命運的無比關懷和深切憂慮的情懷。總的來說,這首詩無論寫景、抒情,還是叙事都極具藝術感染力,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名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