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魏修長城

北魏修長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3 13:25:45

#頭條帶你樂享河北##河北文旅看圖識景##這麼近 那麼美 周末到河北#

魏堅 孟燕雲 | 中國人民大學

北魏修長城(北魏有沒有長城)1

【導讀】北魏政權建立以後,為抵禦北方遊牧民族侵擾,遂效仿前代中原王朝,開始在北部邊疆地區修築長城。北魏時期修築的長城先後有:明元皇帝拓跋嗣修建的泰常八年(423年)長城、太武皇帝拓跋焘修建的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畿上塞圍、孝文皇帝拓跋宏修建的太和年間(477~499年)六鎮長城與太和長塹。以往學界對上述長城的研究存在材料使用不一緻、認識相互抵牾等問題。2007~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先後九次對陰山以北,東至河北張家口,西達内蒙古烏拉特後旗範圍内的漢魏時期長城、古城,金元時期金界壕、古城等考古遺存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調查與研究。魏堅教授即在此調查材料基礎上,參考近年内蒙古自治區、山西省、河北省長城資源調查發表的成果,并對曆史文獻作進一步辨析,從而對北魏長城的起止位置、分布走向、長度以及在北魏軍事防禦體系中所起的作用等問題做進一步探讨。

本文轉自“中國考古網”公衆号,原題為《北魏長城考辨》。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君參考。

北魏長城考辨

  一、泰常八年長城

  《魏書》中關于泰常八年修築長城的記載共有兩處。一處是《太宗紀載“(泰常八年)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築長城于長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餘裡,備置戍衛”;另一處是《天象志》載“八年春,築長城,距五原二千餘裡,置守卒,以備蠕蠕”。可知泰常八年長城位于長川之南,東起赤城,西至五原,長二千餘裡,是為了防禦北方柔然的侵擾而建。

  其中,“長川”“赤城”的地望考訂,學界觀點一緻:“長川”指長川城,即今内蒙古興和縣西北15公裡處的土城子古城。“赤城”即今河北省赤城縣境内。而“五原”是指西漢五原郡還是五原縣,學界仍存在分歧。艾沖、李逸友認為五原指西漢五原郡,不同的是,李逸友認為長城西端在郡北部,即今内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查石太山區;艾沖認為長城西端位于郡治,即今包頭市孟家梁古城,也就是烏前旗烏加河東岸一帶。郭建中、朱大渭認為五原指西漢五原縣,其中郭建中根據《水經注》《魏書》的記載以及考古調查與發掘的出土文物, 認為五原縣應為今包頭市西的哈德門溝古城;朱大渭認為五原縣位于北魏六鎮懷朔鎮與沃野鎮之間, 即今包頭市西北約20公裡處。

  筆者同意“五原”指西漢五原郡,根據北魏初的建置仍沿襲漢代,直到延和二年(433年)才改郡為鎮。也就是說泰常八年長城修築之時,五原郡依然存在。筆者曾著文考證漢代五原郡郡治位于今包頭市九原區麻池古城, 并認為麻池古城南北對接二城分别為五原郡所轄九原與五原二縣,此觀點已基本得到學術界認可。由此, 泰常八年長城西端位于孟家梁古城和哈德門溝古城,以及在懷朔鎮與沃野鎮之間的看法均不可取。筆者認為,泰常八年長城西端可能在五原郡郡治所在,也可能在五原郡所轄範圍。若如後者,則李逸友認為的長城西端在烏拉特中旗查石太山區的說法也可成立。至此,泰常八年長城的起止位置大體可以明确。

  目前調查表明,河北省境内的泰常八年長城主要分布于“赤城、沽源、崇禮、宣化、張家口市區、萬全、張北、尚義、懷安等縣”。其中,偏西的萬全、張北、尚義、懷安等地段的長城沿用了趙北長城和秦漢長城。内蒙古境内,20世紀90年代, 李逸友根據在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呼和烏素鄉黑溝村調查的情況,推測泰常八年長城是利用秦漢長城修葺而成;艾沖認為泰常八年長城的修築,大部分利用的是戰國趙長城的舊迹。本世紀初的長城資源調查進一步證實内蒙古境内并無泰常八年修築的長城,其實際是沿用了戰國趙北長城和秦漢長城。至此,泰常八年長城的分布走向可以明确。

  由此可知,泰常八年長城東起今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由東北向西南延伸,沿内蒙古陰山南麓一線,西端到今包頭市九原區黃河北岸的麻池古城至西北方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查石太山南一帶,蜿蜒總長度約700公裡,若以魏晉時期1裡約等于350米計算, 恰與文獻記載其“延袤二千餘裡”吻合。

  另外,關于泰常八年長城與同為北方軍事防禦體系的北魏六鎮的位置關系,學界亦有分歧。北魏六鎮自西向東分别為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設置時間均在泰常八年以後,其中最早的懷朔鎮是在“延和二年置為鎮,後改為懷朔”,較早的柔玄鎮,置于太延五年(439年)。郭建中認為北魏六鎮主要防禦北方遊牧民族,而泰常八年長城則為守衛故都盛樂(今内蒙古和林格爾縣土城子)和北魏金陵而建,故長城應位于六鎮以南;朱大渭認為六鎮的設立是為了增強泰常八年長城的軍事防禦能力,因此長城位于六鎮以北。筆者據文獻《魏書·高闾列傳》所載太和年間,尚書高闾曾上表建議“今宜依故于六鎮之北築長城,以禦北虜”,判斷當時六鎮以北未有長城,故泰常八年長城應位于六鎮以南(圖一)。

北魏修長城(北魏有沒有長城)2

二、畿上塞圍

  《魏書·帝紀》載, 太武皇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六月“丙戌,發司、幽、定、冀四州十萬人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于河,廣袤皆千裡”,九年“二月,癸卯,(太武帝)行幸定州,山東民饑,啟倉赈之,罷塞圍作”。又《資治通鑒·宋紀》載“丙戌,又發司、幽、定、冀四州十萬人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河,廣縱千裡”。其後稍晚的史書中也有關于北魏畿上塞圍的記載,原文均基本保留了上述兩處文獻。由此可知,畿上塞圍東起上谷,即今北京延慶西北山地,向西延伸至黃河邊上的内蒙古清水河與山西偏關交界處。

  關于畿上塞圍的分布走向,學界目前主要有“北線說”“南線說”和“環繞說”三種觀點。持“北線說”觀點的學者以王國良、朱大渭、殷憲為代表,雖然在細節分析上不盡相同,但他們總體上認為畿上塞圍位于北魏都城平城的北側,用以守衛平城,減少北方柔然給京畿帶來的威脅。持“南線說”觀點的學者占大多數,他們主張畿上塞圍應修築于平城以南,如較早提出此論的艾沖和李逸友認為畿上塞圍是為了抵禦陝北盧水胡蓋吳、山西中南部吐京胡和河北南部諸起義部民對平城的入侵;之後景愛、羅哲文、于文濤、李文龍、謝寒光等同持這一觀點, 其中景愛的看法具有代表性,他認為平城以北陰山南麓已修築有泰常八年長城,斷無在北側再修長城的必要,且平城以南多為高山峻嶺,符合古代長城選址的慣用之法,其作用是防止國内起義的諸胡北上入侵平城,與陰山長城一起呈南北拱衛之勢。持“環繞說”觀點的學者認為畿上塞圍呈封閉環狀包圍着平城,包括高旺、林秀姿、劉溢海等,其中林秀姿主張畿上塞圍并不是長城,而是“略似長方形圍子”的京畿城牆,并是曆史上最長的城牆。

  筆者曾撰文認同“北線說”,并認為畿上塞圍是一道東北—西南向的塞牆, 除保衛京師外, 北魏王陵金陵也是其守衛的重要對象。同時,文章指出了金陵南側圍牆之所在,但由于調查資料不足,未能确認畿上塞圍與金陵圍牆的關系。

  從文獻記載和目前實地調查成果看,本文延續“北線說”觀點。首先,通過《魏書》“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于河,廣袤皆千裡”的記載,“畿上”意為京畿之北,“起自上谷,西至黃河”表明并非環圍平城。其次,雖然與畿上塞圍相關的考古材料較少,但根據已有成果,筆者發現在山西和内蒙古境内尚存下述5段疑似與畿上塞圍相關的牆體。這5段塞牆均位于明長城内側且離明長城較近, 建造方式均為黃土夯築。

  第一段,新平堡雙山段。該段塞牆位于大同市天鎮縣新平堡鎮境内“西洋河(古于延水)北的雙山北麓明長城之南一裡”, 長約6千米。“這段長城闆築較密,一般在十厘米左右,土質較純”。學界多認為其為北魏時期的長城。殷憲在實地考察時于城牆的夯土中僅發現了漢代的陶片而未發現與北魏相關的遺存,因此他推測該段城牆可能是利用了漢代已有的長城修築而成,但并未判定其所屬。因前文已述泰常八年長城分布于陰山南麓,故本文判斷該段塞牆應為畿上塞圍的一部分。

  第二段,磚樓溝至威魯堡段。該段塞牆東北起自大同市新榮區北部, 經磚樓溝村向西進入左雲縣境内, 再向西南延伸至左雲縣威魯堡,全長22千米。牆體分布于東漢和明長城内側約百米處,牆體“基址寬約5米,存高僅1米左右,牆體夯築,夯土中含有大量黑灰色沙粒”。筆者曾撰文認為該段塞牆為畿上塞圍的一部分。

  第三段,馬頭山至十五溝村段。該段塞牆位于朔州市右玉縣西北部的内蒙古與山西省界———明長城的内側,東起馬頭山,經大坡村,向西至十五溝村,長約6千米,均為黃土夯築。《右玉縣志》“北魏長城”部分有該段城牆的相關記載。同樣根據砌築方式、地理位置,本文判斷其為畿上塞圍的一段。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該段塞牆位于北魏金陵北側,具有守衛金陵的作用。

  第四段,單台子鄉石垛墕村段。該段塞牆位于呼和浩特清水河縣單台子鄉石垛墕村南的明長城内側, 長約0.5千米。牆體為黃土夯築,基寬約4米,最高處存高約6米。該段城牆由高旺首先發現,并認為它是畿上塞圍的一部分,發表在著作《内蒙古長城史話》中。本文同意此觀點, 且該段塞牆西端止于黃河東岸,與畿上塞圍“西至于河”的記載相吻合。

  将以上四段塞牆相連綴,可以大緻看出畿上塞圍的分布走向:東起北京延慶,經山西天鎮縣西洋河北,向西進入大同市新榮區,經磚樓溝村向西進入左雲縣境内,再向西南延伸至左雲縣威魯堡,由此轉向西北,經右玉縣馬頭山、大坡村、十五溝村,折向西南至内蒙古清水河縣單台子鄉石垛墕村南, 西至南流黃河東岸,均位于明長城内側,與明長城分布走向基本一緻。畿上塞圍總長約360千米, 若依魏晉時期約350米為一裡換算,與文獻記載的“廣袤皆千裡”正相吻合(圖二)。

北魏修長城(北魏有沒有長城)3

  第五段,八台子村至老龍山段。該段牆體從大同市左雲縣北部八台子村由東北向西南,沿五路山山前地帶,依次經過甯魯堡村、綠道坡村、小河口村、大河口村、王家窯村、守府村、莊旺村向西延伸至老龍山,全長約12千米,再向西進入右玉縣境内地段,尚未調查。牆體為黃土夯築,基寬5米,部分牆體殘高約2米,地表保存狀況較好。該段牆體是從左雲縣境内的威魯口南部岔出, 且位于北魏金陵東南側,此前文章僅判斷其為金陵南圍牆,目前推測其與金陵北側畿上塞圍相配合, 将金陵包圍其中,共同環衛(圖三)。

北魏修長城(北魏有沒有長城)4

三、六鎮長城與太和長塹

  《魏書·遊雅高闾列傳》載,孝文皇帝拓跋宏太和年間(477~499年),尚書高闾上表,具陳前朝曆代修築長城之舉,建議“今宜依故于六鎮之北築長城,以禦北虜。雖有暫勞之勤,乃有永逸之益,如其一成,惠及百世”。并列舉修築長城的五點益處。該建議是否被采納,《魏書》記載并不明确。又《通典·邊防·蠕蠕傳》載,獻文皇帝拓跋弘皇興四年(470年),薄骨律鎮将刁雍也曾就修築長城一事上表,内容與高闾表中修築長城的部分除個别字外,完全一緻。與《魏書》不同的是,《通典》明确給出刁雍上表的結果,“帝從之,邊境獲其利”。學界一般将修築于六鎮以北的這段長城稱為“六鎮長城”。

  《水經注·鮑丘水》載“鮑丘水出禦夷(河北沽源大宏城子古城)北塞中……大榆河(即潮河)又東南出峽,徑安州舊漁陽郡之滑鹽縣南,左合縣之北溪水,水出縣北廣長塹南,太和中掘此以防北狄”。太和年間所掘位于滑鹽縣(今河北省灤平縣一帶)以北的廣長塹即為“太和長塹”。

  由此可知,文獻記載了六鎮長城和太和長塹的大緻分布位置, 但并未記載其起止位置、長度和走向。據目前考古調查,在内蒙古和河北境内共發現三段北魏長城, 位于六鎮以北,應分别屬六鎮長城南線、北線和太和長塹。

  從現存遺迹可知,六鎮長城分為南線和北線。南線基本呈東西走向,自東向西依次經過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察哈爾右翼後旗、四子王旗,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及呼和浩特市北部的武川縣, 總長260餘千米。牆體為黃土夯築。沿線有15座戍堡, 平面基本呈長方形,邊長22~46米。北線基本呈東北—西南走向,自東向西大緻經過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及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總長190餘千米。牆體分土牆和石牆兩種,以土牆為主,個别地段的土牆外加設副牆。沿線有17座戍堡, 平面呈長方形或正方形, 邊長18~27米。北線外側壕溝的痕迹比南線的明顯,且北線内側戍堡的規模比南線的小。筆者團隊于2018年4月調查時發現,從四子王旗吉生太鎮中号村,經什蔔太戍堡至海日汗楚魯3号戍堡,長城南、北線有8千米的地段完全重合。

  太和長塹基本呈東南—西北走向,在河北省境内主要分布于豐甯縣魚兒山鎮大孤山村至大北溝鎮十六号村南;在内蒙古境内主要分布于錫林郭勒盟的多倫縣和正藍旗境内,并發現戍堡一座,總長近50千米。

  六鎮長城遺迹與太和長塹遺迹之間,隔着難以逾越的渾善達克沙地的南緣,其間的長城是被流沙掩埋,還是當初就是利用了中間的沙地,構成天然防禦屏障,尚不可知(圖四)。

北魏修長城(北魏有沒有長城)5

  六鎮長城與太和長塹的始築時間目前學者衆說不一。早在20世紀90年代,李逸友調查後即認為本文中所述的六鎮長城南線與太和長塹遺迹均為太和八年所築。通過近年來的多次調查以及内蒙古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的資料進一步說明,六鎮長城與太和長塹從修築方式到走向均較一緻,且南線與長塹附近發現的戍堡在面積、修築方式、距離長城的遠近等方面也均具有一緻性,因此判斷二者是同一時期修築。而北線内側發現的戍堡與前二者相比面積較小,可能是在長城南線的基礎上向北拓展後所築。

  另從文獻看,《魏書》所載高闾上表時間從上下文判斷為太和八年(484年) 或九年,《通典》載此事内容幾乎一緻,卻為皇興年間(467~471年)刁雍上表。進一步比較發現,《通典》此條記載将“發六部兵六萬人”訛作“發六部兵萬人”,與前文所述不符,且其中個别字句明顯有潤色修改之嫌,很可能抄自《魏書》,因此推測《通典》所記上表的時間和人物皆不實。此後《資治通鑒·齊紀》更記載了高闾上表的具體時間為太和八年。其他文獻除《太平寰宇記》等少數依《通典》所記外,其餘均依《魏書》《資治通鑒》。

  因此,本文認為《魏書》中的六鎮長城與《水經注》中的太和長塹很可能是同時修築于北魏太和年間,用于同一軍事目的長城,之所以有不同稱謂,可能是因成書時間不同所緻。

結語

  北魏政權先後修築過泰常八年長城、畿上塞圍、六鎮長城與太和長塹,其防禦的重點一直是來自北方的柔然。本文通過對不同時期北魏長城的分布與功能的辨析,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結論。

  泰常八年(423年) 長城是北魏遷都平城後,在京畿北部外圍,東起河北赤城,西到包頭九原區黃河北岸至大青山北麓查石太山區一帶,沿陰山南麓一線修築的最早的長城,位置應在六鎮以南。基本沿用戰國趙北長城和秦漢長城,該段長城長度與文獻記載的“延袤二千餘裡”基本吻合。

  畿上塞圍是北魏王朝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沿京畿内圍的北側,東起北京市延慶區(上谷之地),西至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黃河邊,修築的一道拱衛京師的防線。将已有的考古調查和研究确認的四段牆體連綴起來,可大體确定其分布走向,是以“北線說”更為合理。通過古今裡程換算可知其牆體長度與文獻所言“廣袤皆千裡”相當。另有一段沿五路山山前地帶向西延伸的牆體,應是為了護衛位于五路山的北魏金陵而專門修築的南側圍牆,與金陵以北的畿上塞圍相配合。

  六鎮長城與太和長塹的修築時間, 應是《魏書》所記的太和八年或九年, 兩者雖不相連,但修築方式一緻,其間相隔渾善達克沙地,共同構成了北魏最北端的軍事防線。具體走向為東起河北省豐甯縣境,向西進入錫林郭勒草原,跨越渾善達克沙地後,在陰山北麓進入北魏六鎮北側的荒漠草原地帶。

  綜上,北魏政權修築的北部長城防線是随着其國力的增強而不斷北移的。北魏建立之初,柔然勢力強大,泰常八年長城主要分布于陰山南麓;神

北魏修長城(北魏有沒有長城)6

二年(429年)大敗柔然後,先後建立北魏六鎮, 把北部防線推進到陰山以北;太和年間又在六鎮之北修築了六鎮長城與太和長塹,将防線拓展到燕山北麓至興安嶺西南緣,逐漸形成了以六鎮與長城為中心的軍事防禦體系,在防禦外患、移民墾殖和管理邊民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