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固定用法?綜合練習:找标志,辨類别,譯文句,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文言文特殊句式固定用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綜合練習:找标志,辨類别,譯文句
1、故内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于字式被動>
所以,<楚王> 在内部被鄭袖迷惑,在外部被張儀欺騙。
2、曹公,豺虎也。<省略式肯定判斷>
曹操是和豺狼虎豹一樣兇狠的人。
3、夫病者所見非鬼也。<否定判斷> 病人看見的并不是鬼。
4、賈家莊幾為巡繳所陵迫死。<為……所……被動>
(我)在賈家莊幾乎被巡邏的官兵欺淩逼迫而死。
5、胥之父兄為戮于楚。<為……于……被動>
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在楚國被殺害。
6、予本非文人畫士。<否定判斷> 我本來不是文人畫士。
7、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為字被動>
吳廣一向<或平時>憐惜下級,士兵大多願意被他驅使。
8、燕以萬乘之國被困于趙。<被字被動>
燕國憑借大國身份,在趙地被圍困。
9、宰相是陛下輔臣也。<是字判斷> 宰相是皇帝的輔臣。
10、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意念否定判斷>
這是平庸人的惱怒,不是壯士的惱怒。
11、人馬燒溺死者甚衆。<意念被動>
被燒死淹死的人和馬很多。
1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否定判斷,于字被動>
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圍困的地方嗎?
13、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意念被動 否定判斷>
六國被攻破滅亡,不是武器不精良,仗打得不好。
14、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于字被動>
人的智慧勇氣大多被自己偏愛的東西控制。
15、信而見疑,<見字被動> 忠而被謗。<被字被動>
誠信卻受到懷疑,忠直卻遭受诽謗。
16、兵挫地削,亡其六郡。<意念被動>
軍隊受挫敗,國土被侵占,失去了六個郡。
17、知我者,使君也。<判斷句> 最了解我的,是使君啊。
18、且西伯,伯也,拘于羑 <you> 裡。<意念被動>
況且西伯侯,爵位三等,也被拘禁在羑裡。
19、《齊諧》者,志怪者也。<判斷句>
20、〈齊諧〉是本記載鬼怪的書。
語言表達是一種很奇妙的藝術,有時用慣常語序,表達效果好,有時用非慣常語序,表達效果會更好。為了讓語言表達效果盡可能臻于完美,人們在長期的表達實踐中,探究再三,創造了用慣常語序表達的常式句,和用非慣常語序表達的變式句等表達形式。常式句和變式句表達的意思是完全相同的,但表情達意的作用效果卻截然有别。倒裝句是典型的變式句,自然應有特殊的表達效果。總的來說,無論現代文中,還是文言文裡,倒裝句的主要作用都在于突出強調倒裝部分,加強語勢。
我們不妨先舉個現代文中的例子,然後再仔細探讨文言文中的倒裝句。我們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國歌》和《國際歌》的開頭句“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 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都是主謂倒裝句。用這主謂倒裝,強調了謂語“起來”,給人以振聾發聩的号召力,仿佛要人們紛紛行動起來,去沖鋒陷陣似的;如果主謂不倒裝,那種氣勢和号召力就綿軟無力許多,表達效果就很一般。仔細品味品味,不是這樣嗎?
文言文中的倒裝句,包含主謂倒裝、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四小類。因為這四小類都有倒裝的共性,還是歸納成一個類型練習為好,更便于盡快把握其特征。
試翻譯下列文句,仔細體味其特征。
1、痛哉斯言 ! 這話真令人傷痛!
2、快哉此風 ! 這風真讓人舒适痛快!
3、賢哉回也! 顔回真是德才兼備啊 !
4、勖哉夫子! 先生努力吧!
5、美哉,我少年中國! 我充滿活力的中國,真美啊 !
6、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老百姓認為我吝啬,是應該的啊!
7、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 我沒能再夢見周公好久了!
8、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聰明得太厲害了 !
9、善哉,祁黃羊之論也! 祁黃羊的論說真好啊 !
10、甚矣,烏紗之橫,皂隸之俗 !
官員的橫暴,衙役的粗俗,實在太過分了!
11、誰欤,哭者? 哭的人是誰呢?
1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為别人的急難着急的精神表現在哪裡呢 ?
尋找竅門:
古代漢語同現代漢語一樣,為了更利于增強語氣、表達感情,在感歎句和疑問句中,常常出現主謂倒裝的現象,以突出強調謂語部分,閱讀時要高度關注,不然,不易理解。翻譯時,隻須把颠倒的主語、謂語的位置還原,注意做到銜接流暢就可以了。<待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