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身體為什麼容易出現缺血

身體為什麼容易出現缺血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4-17 20:54:49

來源: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醫師 陳 龍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神經内科副主任醫師 張正生

本報特約記者 王 倩

生活中,有些人生病時會聽到“缺血”這個概念,但臨床中并不存在這個詞,隻是有些疾病,如腦供血不足、心肌供血不足、貧血等,被賦予“缺血”表現。

身體為什麼容易出現缺血(身體缺血有什麼表現)1

腦供血不足:頭痛頭暈。不少人就診或感覺頭暈時,常會籠統地問“是不是腦供血不足”。實際上,腦供血不足并非嚴謹的醫學診斷,但可理解為腦部血流下降後造成的各種狀況,确實是大腦“缺血”了,常表現為頭痛頭暈、睡眠障礙等不适。

腦缺血:身體控制困難。腦缺血多見于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其他慢病者。肥胖、吸煙等可誘發或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頸椎病、頸動脈或腦動脈粥樣硬化均可能引發腦缺血。如果出現某側身體控制困難,手腳無力;語言表達困難,甚至無法說話;頭暈、眩暈;視力下降、複視甚至失明,意識模糊、暈厥,甚至休克、昏迷時,一定要盡快就醫。

心肌缺血:胸悶心慌。安靜狀态下,心肌的血氧攝取率約為70%;當心肌所需血液、氧氣、能量與供給之間出現不平衡,便會導緻心肌缺血。這常由多種因素導緻,比如血壓低、心瓣膜病、心肌本身疾病等因素,常出現胸悶氣短、心慌、心前區疼痛等臨床表現。

心髒“缺血”:心絞痛。心髒供血不足的常見症狀是心絞痛,多發病于心前區、胸後骨等位置。但其原因較複雜,比如以胸痛為主的心律失常,嚴重時可引發心髒供血不足等;上腹疼痛、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疾病反應,也與其病症有關。但急性胃腸炎、膽囊炎等胃腸道疾病的誤診率較高,必要時需到醫院就診。

貧血是外周血紅細胞容量低于正常值的臨床綜合征,也常被認作“缺血”。患者常感到乏力、憂郁、易怒,有時會畏寒、頭暈,甚至暈厥;一般可通過血常規檢查确診。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