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班尼路鞋服

班尼路鞋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02:39:41

班尼路鞋服(班尼路2.5億被賣了)1

說一則又被拿出來炒冷飯的新聞:

日前德永佳集團宣布以2.5億元的價格出售旗下附屬子公司上海班尼路服飾有限公司。

PS:德永佳集團旗下除了知名的班尼路,還有I.P.ZONE、ebase、S&K等品牌,曾經昌盛一時,現在卻靠出售子公司來變賣資本。

班尼路鞋服(班尼路2.5億被賣了)2

聽說起“班尼路”這三個字時,絕大部分80後和一部分90後是唏噓不已的。要知道,在我們的學生時代,身上穿有班尼路的那可意味有着呼風喚雨的潮流觸覺,而同樣讓我們穿了倍有面子的還有佐丹奴、以純、森馬、美特斯邦威等本土時尚品牌。

▲曾有好幾位大明星相繼代言

唏噓歸唏噓,情懷歸情懷,可現在随便上街抓個年輕人問通常去哪裡買衣服,都不會聽到以上出現的品牌名字了,事實是在中心商圈裡已經很少見到這些牌子的店面了,反而是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步行街苟延殘喘着,年輕群體為什麼更青睐優衣庫、ZARA、H&M、GAP這些快時尚國際品牌也就顯而易見了。

班尼路鞋服(班尼路2.5億被賣了)3

我們不看他們的開店數量财務報表,也能感受到這沒落背後的其中一二。

1.商品周期慢&設計落後

絲妹曾經看過ZARA的一個生産周期視頻非常帶感,諾大的生産間裡,衣服的款式數不勝數,還都是走在時尚前沿的,看着一件件産品從設計到生産再到上市,最後告訴你整個周期不超過20天,内心能不沖動麼就差沖去ZARA店裡剁手了。

班尼路鞋服(班尼路2.5億被賣了)4

年輕消費者對新鮮和時尚的追求是無限的,這在受歡迎的快時尚家族裡得到了印證,而在服裝行業的傳統模式中,新品開發從設計到生産最少都要經曆3個月以上的周期然後才能批量上市。

這就導緻了傳統服裝業的另一個緻命問題,産品叠代慢風格自然就單一,每當絲妹經過班尼路的店面時,是會瞄上一眼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啊,這幾十年前的款式還擺在這裡賣不是遭人嫌棄麼,跟你買件白T恤就算是給我們的青春面子了。

班尼路鞋服(班尼路2.5億被賣了)5

不撞衫、款式多樣、百搭、價格合适、質量過得去,這大概是年輕人購買服裝時的全部要求了,班尼路滿足不了消費者的心理和習慣,被潮流甩得越來越遠,也就隻能關店被賣。

2.企業定位模糊

據說班尼路早期的消費群體定位是18-40歲,絲妹有段時間确實是看到不同年齡層的人群都穿着班尼路,可它最火的階段明明是作為高中生的寵兒出生的,後來它的款式是給什麼年齡穿的,絲妹也是看得有點尴尬。

班尼路鞋服(班尼路2.5億被賣了)6

而且最明顯的一點,原以為快消品牌主要針對大學生和小白領群體,卻在F21店裡遇到越來越多穿着校服的弟弟妹妹,說白了,快時尚俘獲的群體是越來越年輕化了。

檔次的定位上也越來越不太懂,以前覺得款式簡單,質量好點還可以湊合,如今質量的下滑,款式還是那麼簡單,競争優勢沒有,隻能從中高端品牌向低端品牌靠攏。

3.電商轉型失敗

如果你有看過班尼路的官店,就會發現其一副無人打理的狀态,天貓旗艦店還相對好一些,也就38塊的純色T恤賣得不錯。其實這些起步早的品牌,早在很久之前就趕上電商時代了,人人都想建個O2O,卻不是每個人都有做起來的戰略。

班尼路鞋服(班尼路2.5億被賣了)7

所謂戰略,營銷的渠道和方式可以說是極其重要的,這幾年來絲妹沒有并接觸到班尼路的任何營銷渠道,傳統的大招牌宣傳、刻闆的打折促銷、震耳欲聾的大聲公,除了提高整條街的熱鬧程度還能帶來多少效果?還記得前段時間轟動一時的優衣庫試衣間事件麼,絲妹自身對此類事件營銷的态度是鄙視的,卻又無可否認它為品牌所帶來的名聲大噪。

除此之外,互聯網還催生了韓都衣舍、茵曼、七格格等淘品牌的興起,在幾次雙十一等大型的狂歡活動過後,消費者心理中已經形成了那這些淘品牌的依賴,就算沒有實體店,他們同樣會定期進行消費,填滿的購物車總計超過門店的刷卡金額也是再平常不過。

其實不單單是老牌服裝在沒落,傳統鞋業也同樣不好過,從前每個女人都要有的一雙達芙妮和百麗,如今也是百般虧損,原因大同小異,想想在這些鞋賣場裡逛街的體驗,絲妹并不覺得遺憾。

分析了這麼多,是不是就是要告訴我們老牌服裝業玩完了,隻能等着被賣豬仔?不,隻要把消費者需求放在第一位,及時轉型,最重要的是用一個讓你高效管理的進銷存軟件,比如秦絲,那還是有希望走出班尼路這種套路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