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同期校園行活動“智教慧學 迎面未來——第78屆教育裝備展示範校園觀摩行”在兩江新區星辰中學舉行。
此次活動通過主題報告、課程觀摩、校園參觀等形式,搭建起信息化工作者和應用者交流的平台,共同探索教育改革新思路,傳播智慧教育應用經驗。
觀摩行在兩江新區星辰中學舉行
重慶兩江新區教管中心副主任張榮慶表示,信息化的浪潮勢不可擋,人工智能技術正深刻地改變着人們的生産、生活和學習方式。而教育是國之大計,重慶兩江新區以“智慧教育”為突破口不斷拓展教育合作、引進教育資源,促進智慧教育在交流中成長。
此次活動中,重慶兩江新區星辰中學校長譚中勝帶來《智慧教育的整體規劃與實施》主題演講,從設計一體化、建設精細化、應用常态化、研究體系化等九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學校智慧教育生态體系。譚中勝表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給學校提供新的可能,學校在信息化的運用的過程當中,能夠通過海量數據的整理,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定制和進行個性化的指導。
星辰中學校長譚中勝作演講
“學校所發揮的功能仍是無法替代的,首先,智能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群體智慧,在校内經過教師共同研讨、學生相互交流,才能對人工智能使用形成完整體系,最大程度挖掘其效用;其次,學校提供的教學環境,更是其他任何地方無可比拟的,讓學生投入到學校教學環境和氛圍之中,做到虛拟和現實相融合,才能使教育和人工智能形成更好的配合,相得益彰。”譚中勝說。
作為兩江新區智慧教學示範學校,自2017年建校以來,星辰中學一直以面向未來、全面教育、優勢發展作為教學核心理念,并始終踐行“教育 人工智能”的教學指導方針,推動新區整體智能教育工作向前發展。
譚中勝說,基于此,學校獨創了“智能教育 新教育”的星辰特色智慧教育體系,打造了以智慧課堂、智慧課程、智慧研修、智慧評價、智慧管理為主的智慧教育新生态,完善了規劃未來化、定位特色化、設計一體化、建設精細化、培訓标準化、應用常态化、研究體系化、管理智效化、評價數據化為内容的“九化”理論,共同支撐學校智慧化建設,助力教育未來化變革。
“教育能夠助力因材施教,但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下,教師的智力和智慧的價值依然很大。”活動中,重慶複旦中學校長王兵表示,雖然教育教學數據是實現智慧教育的基礎,但是要确保定制化服務的精準篩選,教師的把關角色依然重要。
在科大訊飛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張羽看來,隻有将人工智能與老師的創造力真正融合才是真正的智慧教育。“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今天的老師和學生不生活在未來,明天的老師和學生就生活在過去。人工智能是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我們要發揮機器的優勢,把适合人的事情做好,适合人機合作的事情就讓人機協同,發揮好智慧教育的作用。”張羽說。
此外,此次校園行活動中還有物理實驗探究課、數學試卷講評課、英語聽說活動課、英語人機對話體驗課、智慧體育觀摩課、智慧書法觀摩課和創客編程體驗課等八節智慧課堂觀摩課。全方位展示了智慧教育背景下智慧校園建設成果和智慧教育上的探索與應用。
(記者 劉霞 學校供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