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食野,夏吃苦”,
春季正是吃野菜的季節。
棠梨花、金雀花、魚腥草、闆藍根等,
都是在春季非常常見的野菜。
馬上要到清明節了,
很多老人都在清明踏青的時候,
順便上山摘新鮮的野菜。
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野菜雖好但也不能随便吃,吃對了對身體有好處,但吃錯了反而會引起諸多身體不适。下面就跟大家具體聊聊,哪些野菜是可以吃的。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藥學部 主任藥師 高燕菁)
春天可以吃的野菜:馬齒苋
馬齒苋是我國各地極為常見的野菜,在農村田間地頭,甚至會被當做雜草清除掉,并非鮑魚海參那種昂貴之物,但就是這種極為普遍的野菜,确實有營養的好東西。
馬齒苋是衛生部劃定的78種藥食同源的野生植物之一,對降壓降糖有很好的食療效果。馬齒苋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中醫常用來治療痢疾和腹瀉,被稱為天然的抗生素。
食用前要先用熱水焯一下,做餡、熬湯都可以放點。
注意:脾虛便溏者和孕婦要慎食。
春天可以吃的野菜:穿心蓮
穿心蓮涼拌生吃的消炎去火功效最強,隻是稍微有點苦。穿心蓮又名一見喜,你可以理解為:身體有點小毛病,隻要穿心蓮一進入體内,就能讓人恢複精氣神。這種野外常見的小植物,卻被稱為中藥界的“抗生素”。性味苦寒,具有解熱抗炎,涼血燥濕等功能。
春天可以吃的野菜:蒲公英
蒲公英,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和利尿,它具有廣譜的抗菌作用,還能夠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達到利膽和護肝的作用。可以用來泡茶蘸醬,做湯都可以。
春天野菜雖好,但很多野菜或多或少有一點毒性,這些毒性要是不能控制好,是極其容易引起中毒的,一些注意事項,就需要大家多留意。
焯水不可少
野菜在制作的時候,最好用開水焯一下,在焯水的時候,能把其表面上的毒素去掉一點,需要對食用更加安全。
污染嚴重地方野菜不宜食用
出門采摘野菜時,一定要選對地方,一般來說,化工廠、水污染嚴重池塘邊上的野菜最好不要采摘,這些地方的野菜,很有可能會吸收污染物,造成化學物質、重金屬含量、毒素增多。即使這些地方的野菜,長得很茂盛,但是,也不要采摘了,以免造成中毒的發生。
不宜多吃
在生活中,野菜的味道一般來說苦味較重,苦味的野菜确實有解毒清火的作用,但是,不宜過多食用,吃多了,很有可能會損傷脾胃,造成較大危害。
放置時間不宜過長
每次采摘回來的野菜,最好現采現吃,盡量不要久放,放置時間長,很有可能會造成野菜不再新鮮,造成其中營養成分減少,味道也會變得很差,這些都是不太好的情況。
圖新穎亂吃野菜
有些人在吃野菜的時候,還會出現這個情況,認為野菜都是好的,卻不想,對于那些不認識的野菜,也會進行采摘,經常這樣做,其實會造成誤食,造成中毒。
過敏的人不宜多吃
體質不同,食用的食物也不同,野菜同樣如此,在采摘、食用野菜時,一定要注意,有些野菜中的光敏物質較多,這些物質在被身體吸收後,會發生化學反應,出現情況不一的過敏症狀,皮膚紅腫、瘙癢極其常見,情況嚴重時,還會造成皮膚壞死的發生。
收聽收看
廣播節目: 北京城市廣播 《健康加油站》
頻率FM1073/AM1026
直播時間 每日16:30—17:30
手機收看:今日頭條 網易新聞 新浪一直播
手機收聽:應用商店中下載APP—聽聽FM,搜索訂閱《健康加油站》欄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