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調制圖标準》GB/T50114-2010。
水、汽管道代号見表:
水、汽管道閥門和附件的圖例:
水、汽管道閥門和附件的繪制方法和過程:
由直線line或複合線pline命令繪制管線;
使用insert插入閥門圖塊;
使用打斷命令break沿閥門兩邊斷開管線。
風道:
1.風道系統一般以一個獨立的系統為代号。
2.風道、閥門及附件的圖例見表。
1)風道閥門及附件繪制,以序号6為例
經直線line加偏移offset命令繪制風道。
在需要添加碟閥處使用直線line命令繪制法蘭線,起點為最近點near,終點為垂足per。
使用偏移offset命令,偏移320(通常風閥的寬度或按實際尺寸)為第二法蘭線。
使用插入insert命令插入閥門開關塊。
2)各類風口繪制,以序号14為例
用直線和偏移命令繪制含有中心線的風道。
在對應圖層上,分别以1×1單位大小繪制正方形風口輪廓線與風口中心線,将其定義為風口塊,圖塊基點選為中心線交點。
使用插入insert命令插入風口塊,并用最近點nea捕捉中心線,按實際風口尺寸設置插入塊x、y比例。例如,插入400×400風口時,風口塊的插入比例為x=400、y=400。
序号1、2、5、14繪制時,類似繪制閥門,在圖中以圖例出現,不反映設備的實際大小;
其餘設備繪制時,在平面圖中繪制按設備尺寸,在系統圖繪制時,按設備相對尺寸繪制,反映設備的實際大小或相對大小。
表中所有裝置與儀表繪制時,類似繪制閥門(先按表中形式制作圖塊)在圖中以圖例出現;
不反映設備的實際大小。
暖通空調、燃氣工程中常用模塊:
專業常有模塊是在工程設計制圖中經常使用一系列組合設備,為了方便使用,經常把其集中定義為一個複合圖塊,以便實際使用。
例1:系統圖中水泵的前後接口和設備連接:
從左到右依次為截止閥、放水閥、止回閥、軟接頭、壓力表、水泵、壓力表、軟接頭、Y型過濾器、截止閥圖塊 (帶法蘭)。
例2:平面圖中H型風管的布置
實際繪制時隻需要繪制虛線中圖形,H形風管及風口由兩次鏡像來生成。
暖通空調、燃氣工程平面圖繪制:
準備工作:
1.收集整理建築圖;
2.删除建築圖中對門窗的小标注與類型标注等,主要留下建築柱網及主要的外部尺寸及房間名稱标高等,柱子改為空心柱,
3.删除不必要的圖層;
4.建立主要的圖層并設置屬性:
例:按功能特性:風管圖層、冷凍水管圖層、設備圖層、風管法蘭圖層、輔助圖層、标注圖層等。
繪制步驟:
1.按設計布置風口
按設計定位尺寸要求确定,切換到“設備圖層”,使用insert(插入塊)命令,插入第一個風口塊;使用array(陣列)或copy(複制)命令,按設計尺寸完成風口的全部插入;
2.依據風口,切換到“輔助圖層”按設計繪制風管中心線,本系統采用同程設計,可平衡氣流阻力,利于系統運行調整;
3.按設計産品樣本尺寸,切換到“設備圖層”,繪制主要設備構件如:空調機組、風機盤管等外輪廓;
按設計尺寸依據,切換到“風管圖層”,依據風管中心線,分段按尺寸完成風管的繪制;(注意由于采用H型布置,可先繪制完成一個H型圖中放大部分,再使用塊、複制、鏡像等完整其餘的部分)
4.連接設備和構件與風管;
5.完成細部風管;
6.核對圖紙比例;切換到“标注圖層”,按出圖比例設置所有标注文字大小,風管、設備定位尺寸标注方式。
标注文字一般為3.5(圖中标注密集時可使用2.5号字),标注樣式中的文字高度為3.5×出圖比例。主要使用DIM标注模式命令。
定位尺寸:平面圖上應注出設備、管道定位(中心、外輪廓、地腳螺栓孔中心)線與建築定位(牆邊、柱邊、柱中)線間的關系,平面圖上如需标注連續排列的設備或管道的定位尺寸或标高時,應至少有一個自由段。
标注風管尺寸的形式為:圓形風管的截面定型尺寸應以直徑符号“φ”後跟以毫米為單位的數值表示(例,φ1250mm)。矩形風管(風道)的截面定型尺寸應以“A×B”表示。“A”為該視圖投影面的邊長尺寸,“B”為另一邊尺寸。A、B單位均為毫米(例,1250×500 mm)。
7.設備材料表統計填寫。
8.設備編号标注。
9.其它标注。
10.圖紙打印、完成。
按圖層或顔色分别設置圖線的打印寬度,關閉輔助和臨時圖層,打印預覽仔細檢查,檢查完後,打印輸出。
打印線寬控制:空調風管為粗線、大設備輪廓線中粗線、其餘為細線。線寬可通過複合線繪制完成或者通過打印對應顔色設置寬度的方法。(參看打印設置)
暖通空調、燃氣工程系統圖繪制:
準備工作:
1.收集整理空調系統圖的主要設備和管線資料;
2.按自己需要建立主要的圖層并設置相應的屬性,主要有兩種方式:
繪制步驟:
1.插入标準圖框,一般設置為1:100的圖紙比例;
2.總體布局:切換到“設備圖層”先繪制初步繪制主要的設備:冷水機組、冷卻塔、水系統主要分區等的區域分布,繪制時在圖框中完成總體的協調。
3. 确定所有設備的相對位置,細化設備細節。
4.連接所有設備間的管線,繪制時注意切換到對應的水系統“水管圖層”。
5.必須再次核對出圖比例,切換到“水管閥門圖層”,在管線上按出圖比例插入相關的閥門和構件圖塊。
6.按制圖規範修剪圖中的所有管線交叉,交叉點兩邊預留總距離為200~300個單位(以1:100出圖比例計算)。
7.設備材料表統計填寫。
8.設備編号标注。
9.标注。
标注水管管徑的字高為3.5号。一般情況下,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管道規格應标注公稱通徑或壓力。公稱通徑的标記由字母“DN”後跟一個以毫米表示的數值組成,如 DN15、DN32。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螺旋縫或直縫焊接鋼管、銅管、不鏽鋼管,當需要注明外徑和壁厚時,用“D(或φ)外徑×壁厚”表示,如“D108× 4”。在不緻引起誤解時,也可采用公稱通徑表示。金屬或塑料管用“d”表示,如“d10”。水平管道的規格宜标注在管道的上方;豎向管道的規格宜标在管道的左側。雙線表示的管道,其規格可标注在管道輪廓線内。标注水管坡度的字高為3.5号,表示為i=0.003。圖名10号字,出圖比例注明5号字。
10.圖紙打印、完成。
按圖層或顔色分别設置圖線的打印寬度,關閉輔助和臨時圖層,打印預覽仔細檢查。
打印線寬控制:空調水管線為粗線、主要設備輪廓線中粗線、其餘為細線。線寬可通過複合線繪制完成或者通過打印對應顔色設置寬度的方法。
暖通空調、燃氣工程管網圖繪制:
準備工作:
1.收集整理地形圖(最好為dwg格式);
2.按自己需要建立主要的圖層并設置相應的屬性,主要有兩種方式:
按線型分:粗線圖層、中粗線圖層、細線圖層;
按功能特性:管網圖層、管網設備圖層、輔助圖圖層、标注圖層等,設置方法同前。
繪制步驟:
1.如果為dwg圖形可直接使用。如果為地形圖圖紙,采用掃描儀掃描地形圖。
2.掃描圖像使用步驟,使用專業掃描軟件或掃描儀配套軟件,分片掃描地形圖圖紙,掃描設置為灰度模式,掃描分辨率為100像素/厘米,此分辨率是為了方便在圖紙中方便比例換算。
3.在CAD中使用插入光栅圖像命令,插入掃描圖形,為了便于圖形繪制,使其轉化為了1:1的地形圖形。
4.按要求出圖比例插入對應圖紙圖幅。按圖紙出圖比例的倍數插入1:1圖紙塊。
(轉化比例算法為:圖像象素大小÷10×原始地形出圖比例)
5.按設計要求,切換到“管網圖層”。首先繪制管網幹線,再繪制支線。在繪制過程中可利用實際參考點(如街道中心線、建築輪廓等)作輔助線幫助定位,進行繪制。
6.再次核對出圖比例,切換到“管網設備圖層”在管線上插入相關的閥門和構件圖塊。
7.按制圖規範修剪圖中的所有管線交叉,交叉點兩邊預留總距離為1000~1500個單位(以1:500出圖比例計算)。
8.設備材料表統計填寫。
9.設備構件編号标注。
切換到“标注圖層”。設備編号标注字高5号,實際高度算法同前,标注位置盡量靠近對應設備構件。
10.标注。
管網管徑标注、 管網流向與坡度标注,字高3.5号;管網定位尺寸标注,一般采用m為單位。
11.圖紙打印、完成。
按圖層或顔色分别設置圖線的打印寬度,關閉輔助和臨時圖層,打印預覽仔細檢查,檢查完後。
打印線寬控制:管線為粗線、其餘為細線。線寬可通過複合線繪制完成或者通過打印對應顔色設置寬度的方法。
本文來源于互聯網,暖通南社整理編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