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朝時曾經稱雄于東北的勿吉,到了隋朝時,已經從中原的史料中消失。而在勿吉原來的活動區域,出現了一個新的族群——靺鞨。
“靺鞨”之名,最早見于《北齊書》:“……是歲,高麗契丹靺鞨并遣使朝貢”。史書中所記的這一年,是公元563年(武成帝河清二年)
在《隋書》的列傳《東夷·靺鞨》中,并沒有表明靺鞨與勿吉之間相互關系的記載。但是《唐會要》中開始記載:“靺鞨者,蓋肅慎之地也,後魏謂之勿吉”。《金史》卷一中也記着“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
靺鞨最初的活動區域基本與勿吉相同,這個區域最早是肅慎人生活的區域,因此被稱為“肅慎之地”。
有一些專家考證,“靺鞨”本字應為“靺羯”,其音轉自“勿吉”,并将此當作兩族相同的一個證據。
因此,很多人都認為,靺鞨即勿吉,都是肅慎的後人,兩者隻是在不同朝代對同一種族的不同稱呼。
唐人李延壽在參加撰寫《隋書》之後,又撰寫了《北史》,并将隋書中的“靺鞨七部”内容抄入“北史勿吉傳”中,改為“勿吉七部”。
這也成為“靺鞨即勿吉”的一個依據。
實際上,靺鞨的族群組成相當複雜,簡單地把靺鞨等同于勿吉,并不妥當。
581年,隋朝剛剛成立時,在與高句麗的沖突中落敗的靺鞨部便來朝貢求附。
這一個部落被記為“厥稽部”,其渠首突地稽率領八部歸附後,被任為右光祿大夫、遼西太守。其部衆被安置在柳城,并曾跟随隋軍出征高句麗。
唐朝成立後的武德初年,粟末首領突地稽來朝,被任為燕州(駐地在營州)總管,後又被封為蓍國公,整個部落被遷至幽州的昌平。貞觀初年,突地稽又被拜為右衛将軍,賜李姓。
此時,突地稽已經是粟末部的首領。由此可知,隋初突地稽所率的八部,為粟末八部,而非靺鞨七部。
向隋唐朝貢的突地稽,顯然根本代表不了靺鞨。
據《隋書》中記載,隋時的靺鞨共有七部:粟末部、伯咄部、安車骨部、拂涅部、室部、黑水部與白山部。
這七個部族名稱,都是以他們居住之地的河流或山脈為名。
唐朝之後,“靺鞨七部”的稱呼漸漸消失,但是卻出現了數十個稱為“靺鞨”的部族。
無論是靺鞨,還是靺鞨七部,都不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族群,在其内部也沒有歸屬意識。
他們更多的,是代表在某一個區域生活的人,而并非一個種族稱呼。
其實,與其他在東北之前出現的許多族群一樣,靺鞨并不能算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民族,而是中原王朝對生活在這個區域裡的族群,一種統一的稱呼。
這個族群,在長達三百多年的曆史中,受中原的隋唐、東北的高句麗與契丹、漠北的突厥,幾個勢力的共同影響,族群内部持續而不斷地發生着離散、重組與一次次的凝聚。
即便到最後,依然沒有形成一個完全統一的,稱為“靺鞨”的族群。
靺鞨各族,其活動區域北鄰室韋,南界高(句)麗,西接突厥,東至大海(今日本海)。其諸部彼此并不相統屬,各自的勢力也相差極大。
其中最強的,當屬生活于松花江中下遊的粟末部與黑龍江中下遊的黑水部。
粟末部
粟末部最早的生活區域在高句麗之北,以今吉林市為中心的松花江中遊地區,這是最早與高句麗發生沖突的靺鞨部族。
在隋唐與高句麗的多年戰争中,粟末内部發生了迅速的分化。最早歸附隋唐,居住于營州的一些粟末部族,加入了隋、唐軍隊對高句麗的征戰。
而居住于北部的另外一部則投靠高句麗。這部粟末人将姓氏改為“大”氏,應該就是後來渤海國的建立者。
696年(唐武後萬歲通天元年),契丹首領李盡忠與孫萬榮起兵反周時,居于遼西一帶的粟末靺鞨也加入了其反叛的隊伍之中,靺鞨的首領乞乞仲象還被李盡忠封為“大舍利”。
作為一個部族來說,粟末部實際早已走向了解體。
黑水部
黑水部,一直居住在黑龍江(黑水)中下遊地區。
其活動的區域,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庫頁島,東臨日本海,南達嫩江下遊和松花江北地,西至嫩江和精奇裡江流域。
黑水部,實際上也是對生活在這個區域,諸多小部族的統稱。其中包括思慕部、郡利部、鐵利部等等。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唐安東都護薛泰曾在黑水部内征招部民,設置黑水軍。開元十四年,唐玄宗在此地設置黑水都督府,以其首領為都督,賜李氏,名獻誠。此後,黑水部對唐朝貢不絕。
直到渤海國建立之後,部分南下的黑水部大多融入渤海國内。渤海亡于契丹之後,依然留于北部的黑水靺鞨轉附遼國,開始被稱為“女直”。
白山部
其生活于以今延吉、珲春為中心的長白山地區,因此而得名。
貞觀二年時,白山部曾經降唐,但是在唐太宗征高句麗時,大部分的白山部部族選擇了與高句麗聯合,對抗唐軍。
唐總章元年(668年),高句麗被滅國之後,白山大部分部族被遷至唐王朝的直管地區,之後便從曆史上消失。
靺鞨諸部中,黑水部居于最北,白山部居于最南。後世的女真乃至滿清,以這兩個部族的名字,來代表其“先祖”曾經生活的區域。
這“白山黑水”,指的當然不僅僅隻是東三省。
扶餘靺鞨
高句麗被唐滅亡之後,除了一些遠離高句麗控制區域的黑水部與拂涅部之外,其他地方的靺鞨部族迅速消失。
遼西、遼東,一些原先投靠唐朝的靺鞨族群,成為唐朝平定高句麗殘餘勢力的主要力量。這些部族,有些居留于原處,有些被編入唐朝的部落兵,有些則随高句麗遺民内徒。
當原有的靺鞨部族漸漸分化解體之後,幾大部族的稱号,也開始漸漸消失。為了标示依然生活于原地的靺鞨族群,唐王朝将這些人統稱為“扶餘(浮渝)靺鞨”。意思是居住于扶餘故地的靺鞨人。
這些人包括一部分内附的粟末靺鞨,一些歸附于高句麗的粟末部與安居骨部、烏素固部、白山部,以及周邊一些離散的族群。
這支靺鞨人,以今伊退河中下遊為中心,形成相對穩定的聚居群體,并成為唐朝中後期勢力最為強大的靺鞨部族。
契丹建立遼國之後,東北的“女直”,有大多數人,就是來源于這支“扶餘靺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