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黃鶴樓的古詩崔颢

關于黃鶴樓的古詩崔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7 09:03:14

唐詩七律第一之争,由來已久。雖然大家一直說着“文無第一”,但事實上用比較的方式來品讀詩歌,本身就是一種極好的品詩方式。所以筆者先強調,本期把杜甫的《登高》和崔颢《黃鶴樓》拿來一筆,并非是一定要分出哪首才是七律第一,而是希望我們在比較中,能對這兩首七律巅峰之作,有更深的認識。我們先來看這兩首詩:

關于黃鶴樓的古詩崔颢(唐詩七律第一之争)1

《黃鶴樓》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 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濁酒杯。

關于黃鶴樓的古詩崔颢(唐詩七律第一之争)2

這樣兩首千古名作,要比較誰是七律第一,是很有難度的,所以筆者從:詩壇名家的認可度,對後世的影響力,詩本身的技術,3個角度來分析它。

1、名家對這“第一”的認可度:崔颢勝

杜甫比崔颢小8歲,屬于同一時期的詩人,雖然崔颢寫《黃鶴樓》具體時間不明,但想來兩首作品問世的時間也不會相差太久。在史書記載中,第一個說《登黃鶴樓》是七律第一的是南宋著名詩評家嚴羽,他在《滄浪詩話》中表示:“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颢《黃鶴樓》為第一”,他的這一觀點得到了宋、元、明、清不少名家的支持。這些人裡包括元代著名詩評家方回,明代文人高棅等。而更讓此詩被“神化”的是其令李白擱筆的傳聞,雖然這一傳言目前有人認為并不真實,但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确有模仿痕迹這是不假的。

關于黃鶴樓的古詩崔颢(唐詩七律第一之争)3

再看《登高》,從典籍上來看,在明代以前并沒有找到名家稱其為七律第一,直到明代詩評家胡應麟在《詩薮》一書中稱:“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不過胡應麟這一說法,并沒有得到太多人的認可,哪怕是杜甫的鐵杆粉絲清代名家楊倫在《杜詩鏡铨》中也隻是稱此詩“當為杜集七言律詩第一”,不敢說它是唐詩七律第一。

關于黃鶴樓的古詩崔颢(唐詩七律第一之争)4

2、對後世的影響力:崔颢勝

對後世的影響力這一點,2011年中華書局專門出了本《唐詩排行榜》,讨論唐代名篇的影響力。書的作者是大教授王兆鵬等人,他們用統計學的方法,評出了唐詩影響力排名的前100名,這也是第一次有人就此做出排行。在這次排名中,《黃鶴樓》排在了唐詩第一名,而《登高》列在了第15名。具體的,大家可以看看這些數據:

關于黃鶴樓的古詩崔颢(唐詩七律第一之争)5

從這張圖中,我們能看到本次排名有幾個重要數據來源:古代選本中收錄此詩的次數指數,現代詩集收錄它的次數指數,曆代文人點評指數,相關論文指數,全錄和摘錄量,文學史收錄次數,以及網絡總數。通過這些數據,給打了一個綜合指數,結果《黃鶴樓》遠勝于《登高》。雖然這個數據不一定盡善盡美,但這是王教授等人花了17年時間統計的結果,至少是有一定參照意義的。

關于黃鶴樓的古詩崔颢(唐詩七律第一之争)6

3、詩本身的技術水平,個人認為:杜甫勝

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從第2點中的數據中,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端倪。《登高》的數據中,論文篇數的指數達到了10,而黃鶴樓隻有1,這說明從專業性論文更願意讨論《登高》。

《登高》是杜甫晚年之作,他的妙處在于“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更在于其8句皆對仗,這是《黃鶴樓》在技術上沒有達到的。至于意境本身,《登高》首聯14個字無一虛設,這也是一般七律做不到的。次聯的兩次出神入化的疊字,更是不用說了,光是一句“無邊落木蕭蕭下”用“落木”不用“落葉”就非一般人能比。

關于黃鶴樓的古詩崔颢(唐詩七律第一之争)7

頸聯“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寫愁,14個字共寫了多種愁:“萬裡”是離家太遠的鄉愁,你“悲秋”是感懷歲月之愁,“常作客”是多年漂泊之愁,“百年”是年過半百的暮年之愁,“多病”是愁身傷,“獨”是孤獨之愁,“登台”是登高詠古之愁。不用一個“愁”字,寫了這麼多愁苦,這就是詩聖的妙筆。因此,個人覺得論詩技本身,《登高》是勝出的。

筆者僅從3個角度,對這兩首詩進行了對比,肯定是不夠全面的。畢竟詩的好壞,還有精神内核、格局、意境等評判标準。不過僅從這3個角度,咱們就已經明白,這兩首詩确實是各有千秋的,算得上是七律雙璧。品詩是見仁見智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比較隻是為了更深刻的了解本身,對這兩首詩大家怎麼看?歡迎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