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也是國慶小長假的最後一天。
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1989年,農曆九月九日也被定為“敬老節”。
重陽節登高祈福為人們所熟知,但還有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吃燒豬:
燒豬寄托着粵人慎終追遠的情懷。《博物志》說,“生嶺南”的豬“白而極肥”。清明、重陽,廣東人的習俗一定要用的就是拿“燒豬”供奉祖先。廣東曆來有崇拜祖先的風氣,長期流行着金豬祭祖的習俗。所謂金豬,就是在燒豬頭部插上金花(即簪花,尖形,用金色的紙制成),用作祭品。以金豬象征家族興旺,事業紅火,告慰先人在天之靈,以此向先祖表示孝心以及敬意。
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重陽節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時,以片糕搭兒女頭額,口中念念有詞,祝願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
放風筝:
“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鸢,線愛長“,紙鹞亦現在的風筝。據史料記載與古詩的描述,北方人放風筝多集中在清明時節,而南方人則多集中在重陽,廣東、福州等地一直保留着重陽放風筝的民俗。
飲菊花酒: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樸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掃墓注意防火禁火
重陽節不少市民掃墓向先人緻敬獻孝。
預計今天東莞有陣雨,未來幾天以多雲天氣為主,天氣仍較幹燥,森林火險等級為三級,林内可燃物較易燃燒,東莞市氣象台于10月7日00時50分将森林火險紅色預警降級為黃色。
但依舊要注意防火禁火!
在森林高火險期和森林高火險區域内,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凡進入森林高火險區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禁止下列行為:
①上墳燒紙、燒香點燭等;
②燃放煙花爆竹、孔明燈等;
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
④吸煙、野炊、燒烤、烤火取暖;
⑤燒黃蜂、熏蛇鼠、燒山狩獵;
⑥煉山、燒雜、燒灰積肥、燒荒燒炭或者燒田基草、甘蔗葉、稻草、果園草等;
⑦其他容易引起森林火災的用火行為。
部分墓園停車指引
【整理】馮文美
綜合自東莞天氣、虎門太平、厚街政法等
【作者】 馮文美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南方号~東莞市~東莞自營号~莞有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