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上海垃圾分類的基本成效

上海垃圾分類的基本成效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6 09:13:55

上海垃圾分類的基本成效?上海先後出台《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關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增強垃圾綜合治理實效,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建立完善的垃圾全程分類體系,促進生态文明和社會文明建設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上海垃圾分類的基本成效?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上海垃圾分類的基本成效(上海市垃圾分類工作的經驗做法)1

上海垃圾分類的基本成效

上海先後出台《上海市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辦法》《關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文件,增強垃圾綜合治理實效,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建立完善的垃圾全程分類體系,促進生态文明和社會文明建設。

一、垃圾分類的主要原則

一是政府推動,全民參與。落實市、區、街鎮三級管理職責,加強部門屬地聯動,強化宣傳、引導、監管職能,逐步形成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及廣大居民自覺參與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良好氛圍。

二是全程分類,整體推進。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全程分類體系。建立整區域推進機制,提升綜合實效。統籌發揮政府、企業、社會、居民等各方作用,強化社會共治。

三是政策支撐,法制保障。建立健全垃圾分類配套政策體系,為形成環環相扣利益機制提供必要支撐。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管理地方立法,建立“軟引導”與“硬約束”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機制。

四是城鄉統籌,因地制宜。堅持城鄉一體化,因地制宜推進生活垃圾全程分類。按照全市總體規劃布局,結合各區實際,統籌布局各類垃圾中轉、處理設施建設。鼓勵街鎮、社區(村)因地制宜,探索促進生活垃圾分類的新機制、新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1、明确生活垃圾分類标準。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實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濕垃圾和幹垃圾”四分類标準。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舊紡織物、廢玻璃、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廢紙塑鋁複合包裝等适宜回收循環利用和資源化利用類的廢棄物。濕垃圾主要包括:日常生活食物殘餘和食物加工廢料等易腐性垃圾;蔬菜瓜果垃圾、腐肉、碎骨、蛋殼、畜禽産品内髒等易腐性垃圾;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的食物殘餘和食品加工廢料等餐廚垃圾。幹垃圾主要包括:不宜回收利用的包裝物、餐巾紙、廁紙、尿不濕、竹木和陶瓷碎片等。

2、規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設置。在該市範圍内的居住小區、單位、公共場所設置分類收集和存儲容器。根據居住小區實際,科學合理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收集容器設置符合四類垃圾投放需要。在辦公和經營場所設置有害垃圾、幹垃圾收集容器及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投放點。在道路、廣場、公園、公共綠地、機場、客運站、軌道交通站點以及旅遊、文化、體育、娛樂、商業等公共場所設置可回收物及其他類别垃圾“兩桶式”收集容器。

3、穩步拓展強制分類實施範圍。按照“先黨政機關及公共機構,後全面覆蓋企事業單位”的安排,分步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堅持黨政機關及公共機構率先實施,加快推行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2018年,實現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覆蓋。

(二)着力提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質量

1、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結合住宅小區建設“美麗家園”行動,鼓勵居住小區推行生活垃圾“定時定點”投放。以幹濕垃圾分類投放為主要内容,根據不同類型居住小區實際,因地制宜确定定時定點投放的分類投放點設置、投放時間安排及分類投放規範等。

2、深化綠色賬戶正向激勵機制。以“自主申領、自助積分、自由兌換”為方向,堅持完善綠色賬戶激勵機制。拓展綠色賬戶開通渠道,不斷拓展綠色賬戶覆蓋面,完善綠色賬戶積分規則,發揮綠色賬戶在促進幹濕分類、可回收物回收方面的激勵作用。加大政府采購力度,引進第三方參與垃圾分類的宣傳、指導、監督工作。完善綠色賬戶監管模式,提升綠色賬戶第三方服務質量。探索綠色賬戶市場化運作方式,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參與,多渠道募集資源,增強綠色賬戶影響力和吸引力。

3、加快推進“兩網融合”。按照“有分有合,分類分段”的原則,進一步厘清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職責,加快推進居住區再生資源回收體系與生活垃圾分類收運體系的“兩網融合”。推進源頭垃圾分類投放點和再生資源交投點的融合,促進環衛垃圾箱房、小壓站複合再生資源回收功能。

4、不斷完善“大分流”體系。堅持“大分流、小分類”的基本路徑,不斷完善“大分流”體系。加強裝修垃圾管理,規範居住小區裝修垃圾堆放點設置,引導居民對裝修垃圾開展源頭分類及袋裝堆放。鼓勵通過交換、翻新等措施,實現木質家具等大件垃圾再利用;鼓勵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回收利用大件垃圾。結合建築垃圾中轉分揀設施建設,逐步建立大件垃圾破碎拆解體系。促進枯枝落葉的資源化利用,完善枯枝落葉單獨收集體系。完善集貿市場垃圾分流體系,強化集貿市場垃圾的源頭分類,鼓勵有條件的集貿市場設置濕垃圾源頭減量設施。

(三)嚴格執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運

1、全面實行分類駁運收運。明确各類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要求,分類後的各類生活垃圾實行分類收運。有害垃圾交由環保部門許可的危險廢棄物收運企業或環衛收運企業專用車輛進行分類收運。可回收物采取預約或定期協議方式,由經商務部門備案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或環衛收運企業收運後,進行再生循環利用。濕垃圾由環衛收運企業采用密閉專用車輛收運,嚴格落實作業規範,避免收集點對周邊環境影響,避免運輸過程滴漏、遺撒和惡臭。幹垃圾由環衛收運企業采用專用車輛收運。

2、建立完善分類轉運系統。以确保全程分類為目标,建立和完善分類後各類生活垃圾轉運系統。強化幹垃圾轉運系統,提升市屬生活垃圾水陸集裝聯運系統能力。完善濕垃圾中轉系統,推進市、區兩級中轉設施改造,配置濕垃圾專用轉運設備及泊位。建設可回收物轉運系統,合理布局建設可回收物中轉站、集散場。

(四)大力增強生活垃圾末端分類處理能力

1、加強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規劃保障。結合空間規劃總體布局,對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設施提早布局、明确廠址,破解“鄰避”困局。按照“統籌功能、合理布局、節約土地”的原則,做好各類垃圾處理設施的總體規劃布局,充分挖掘已建成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周邊空間潛力。

2、加快提升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能力。建立完善垃圾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體系,形成生活垃圾全市“大循環”、區内“中循環”、鎮(鄉)“小循環”有機結合、良性互動的分類處理體系。建設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推進上海各區新建或擴建垃圾處理設施,滿足無害化處置需求。堅持“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布局,加快推進濕垃圾處理利用建設。積極推進建立全市性的可回收物集散中心,在依托全國市場的基礎上,結合循環利用産業園區建設,布局再生資源産業,提升資源利用水平。(整理/通訊員 謝琳琳 記者 楊柳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