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水果被簡單分為涼性、熱性和溫性這三類,顧名思義,溫性的水果比較無害,但是熱性和涼性就不那麼令人省心了。若是内熱人群,吃了熱性水果,就可能産生火上澆油的狀況,咽喉腫痛、内熱更重;同樣的道理,體質虛寒的人不适宜吃涼性水果。
容易引起人體上火的基本都被歸為熱性水果,比如之前提到的荔枝,它使人上火的原因在于它貯藏大量的果糖,進而影響葡萄糖的攝入,導緻其熱性。還有一些水果是因為其他原因而染上火氣,比如橘子裡面的維生素C以及胡蘿蔔素就是隐藏的火氣,大量攝入維生素C導緻惡心、嘔吐等中毒症狀,過量的胡蘿蔔素會讓鼻尖和手掌變黃,産生病态。
雪蓮果
那麼,涼性水果有怎樣的特征呢?一說起“涼”來,多多少少就聯系上“拉肚子”,比如雪蓮果,它是涼性水果的代表。雪蓮果之所以能去火,是因為它們的塊根中含有大量的低聚果糖,看,又是果糖,但是帶來的效果卻不同于荔枝裡面的果糖。這種低聚果糖占果實幹重的60%~70%,而對于含量如此之多的它,人的腸胃沒有能處理這種低聚果糖的酶,即無法被消化吸收,自然會引起腹瀉,就跟沒有乳糖酶的人喝了添加乳糖的奶,就會拉肚子的道理一樣。
根據相生相克的邏輯,既然熱性水果會讓人發熱,那再吃點涼性水果,是不是就能壓制住火氣了呢?其實并非如此,所謂的“火氣”也隻是中醫提出的一個概念而已,并沒有很精确的定義,而且更多是由于食用過多而導緻的,大部分水果隻要是适量攝入,都沒什麼害處,所以也無需去在意它們的屬性,更沒必要思考是否彼此相克。
吃一口荔枝,再一口雪蓮果,這是個什麼狀态,估計沒病也給折騰出病來了吧?這樣還不如無論怎樣的美味,都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為了一時之快,日啖荔枝三百顆或日啖雪蓮果幾十個,這樣就不會有什麼問題。
參考文獻:《專家揭示導緻水果涼熱屬性的秘密》,《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11-06-1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