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總是多有顧慮,首先帝王也會厚此薄彼,其次帝王需要考慮到江山。這樣的煩惱曹操也體會過,在傳世子之位時,曹操當時考慮過兩個人選,其中之一就是曹丕,而另一個就是曹丕的弟弟曹植。
後來曹操想要改立曹植的心意越發堅決,可是他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個好辦法讓曹植能夠順理成章的繼承世子之位。所以曹操找到了賈诩,此事曹操正值晚年,心裡所顧忌的事情開始多了起來,多疑的曹操對于賈诩非常信任,所以他認為賈诩能夠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
可是曹操在問過賈诩以後,卻因為賈诩的一句話驚得一身汗,随後就笃定了心意。
01
廢長立幼
其實在古代,很多帝王都曾經動過廢長立幼的心思,有的甚至還做出了實際行動。在封建社會,禮教、等級森嚴,很多決定不能随意而定,即便是皇帝,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也要考慮很多因素。
曹操本來已經決定将世子傳給曹丕,可是後來曹操發現曹植更加聰穎,曹操對曹植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在建安19年,曹操封曹植為臨淄侯,這個舉動可以看作是曹操改立曹植的前奏。
其實曹操喜愛曹植也無可厚非,曹植天資聰穎,剛滿十歲已經出口成章,他的才華在衆多兄弟當中出類拔萃,曹操愛才人盡皆知,自然會對曹植有所偏愛。可是當曹操真的動了廢長立幼的心思以後,就已經動了曹丕的奶酪,隻不過此時曹丕還被蒙在鼓裡,所以賈诩的意見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當時曹操問賈诩:“我想立曹植,你認為如何?”
據《智囊》記載:當中對于這一段的記載如下【時臨淄侯植才名方盛,操嘗欲廢丕立植】
這句話的大意是,曹植才華橫溢,曹操想要廢掉曹丕改立曹植。可見當時曹操确實更加屬意于曹植,而且曹丕雖然比曹植年長,但他們二人都是卞夫人所生,所以曹操認為這樣做或許可行。
02
旁敲側擊
賈诩為人聰慧,他自然很快就讀懂了曹操的心思。可是賈诩也明白一個道理,從古至今,凡是廢長立幼必生大事,所以賈诩的回答至關重要,這直接決定着曹丕、曹植未來的命運。更加重要的是,這也關乎到賈诩的性命。
讓曹操感到不解的是,在他問話以後,賈诩竟然沉默不語。
這裡《智囊》記載:【曹操還為此感到心急,并詢問道:“與卿言,不答,何也?”】
簡單來說,就是曹操有些急了,他不知道賈诩為什麼不回答。
随後賈诩才說出了緣由,他告訴曹操,剛才自己想到了一些事情。在曹操的再次逼問下,賈诩才說,他想到的正是“袁本初、劉景升父子”。
賈诩當時隻說了上半句,卻沒有說結局,賈诩所隐藏的結局正是“灰飛煙滅”。曹操聽後驚得一身冷汗,這句話如醍醐灌頂一般,讓曹操頓時醒悟。
其實賈诩所提到的那兩個人正是袁紹和劉表,他們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結局潦倒。袁紹和劉表雖然都是當時的豪傑,可是他們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都走過同樣的道路,他們二人都經曆過廢長立幼。袁紹廢掉了袁譚改立袁尚,而劉表廢掉了劉琦改立劉琮。他們都不約而同的冊立了自己更加屬意的人選,可是卻徹底斷送了未來。如果不是當初袁紹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曹操也不會趁虛而入。
03
賈诩的本意
其實賈诩說出前半句的時候,曹操已經領會到他真正的意圖,他怎麼會不知道這其中的厲害關系。雖然曹操确實很喜歡曹植,可是卻不得不考慮長遠,所以那一刻曹操已經做好了決定,曹丕會繼承自己的世子之位。
在《智囊》當中,關于曹操當時的表現有如下記載:【操大笑,丕位遂定】
這個故事記錄在《智囊》中,那麼曹操的這個決定賈诩是否早就想到了呢?與其說他已經料想到曹操會做出什麼決定,不如說賈诩原本支持的人就是曹丕。可是賈诩卻沒有直接表明自己的心意,如果他當時直接和曹操說,不應該廢長立幼,就等同于告訴曹操,自己是站在曹丕這一方的。這樣一來,非但無法起到擁護曹丕的作用,反而可能害了曹丕。況且賈诩也深知這件事的厲害程度,這是國事,也是家事,所以賈诩必須要有分寸。
思前想後最好的方法就是顧左右而言他,賈诩沒有直接回答曹操的問話,卻已經為曹操指明了道路。所以賈诩的做法相當高明,既達到了目的,也保全了自己。
其實賈诩為人處世相當小心謹慎,他甚至沒有在曹丕面前表明自己的立場,他隻是建議曹丕踏實做事,對曹操盡孝。曹丕當時也聽從了賈诩的建議,一直在曹操面前表現得很孝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