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字博大精深,這裡面有很多約定俗成的句子,最常見的就是口口相傳的俗語。所謂的俗語就是在廣大人民群衆口中廣為流傳,它們具有口語性和通俗性。這些俗語往往都是老百姓創造出來的,集中反映了日常生活經驗等。
據考證,“俗語”一詞最早見于史學家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附褚少孫補寫的《西門豹治邺》一文,裡面有“民人俗語日:‘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這裡的俗語,是指民間流傳的說法。
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則俗語,“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長久以來,很多人把這則俗語當作迷信對待,這是最大的誤解,“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是一則有真正有哲理的俗語,根本不是所謂的迷信。
那麼,這則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明朝徐應秋在《玉芝堂談荟·龍生九子》寫道,“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是其遺像。睚眦,平生好殺,金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蒲牢,生平好鳴,今鐘上獸鈕是其遺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霸下,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遺像。狴犴,平生好訟,今獄門上獅子是其遺像。負屃,平生好文,今碑兩旁文龍是其遺像。螭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是其遺像。”
意思是說,即便是華夏圖騰龍,所生的九個孩子性格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取得的成就更是迥異。所以,“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這句話就可以理解為,“在多個孩子家庭,父母如果偏向誰,那麼這個孩子很容易堕落,難成大器。”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想到一個詞語,“溺愛”。古人有雲:“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愛之,其實仇之。”《詩經》有言:“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對于父母們來說,辛苦勞累不算什麼。最為悲哀的是,對孩子掏心掏肺,結果卻把孩子養成了狼心狗肺。之所以這樣,很大原因都是父母溺愛造成的。關于溺愛,曆史上有很多真實案例。
古典小說《紅樓夢》裡的薛蟠,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任性弄氣,诨号呆霸王”。薛蟠的母親是薛姨媽,喪父後攜孩子寄居在賈府的梨香院。由于喪父,對于這個兒子,薛姨媽無比溺愛,結果養成了飛揚跋扈的性格。
小說原文是這樣描述的,“雖也上過學,不過略識幾字,終日惟有鬥雞走馬,遊山玩水而已。雖是皇商,一應經濟世事,全然不知,不過賴祖父之舊情分,戶部挂虛名,支領錢糧,其餘事體,自有夥計老家人等措辦。”曆史上類似薛蟠的例子還有很多,這足以證明“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絕非封建迷信。所以,“老人是條龍,向誰誰家窮”不是迷信。
參考資料:《中國俗語大全》、《紅樓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